仔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材料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孝顺的媳妇工作一天后,打来一盆洗脚水,为婆婆洗脚。年幼的孩子见了妈妈的这一举动,也打了一盆洗脚水.一颠一颠地端到妈妈面前,说:“我也要给你洗脚。”
要求:
(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第1题:
有一次许广平写了一篇题为《罗素的话》的论文,请鲁迅先生批阅。鲁迅读完后,写了如
下评语:“拟给90分,其中给你5分(抄工3分,末尾几句议论2分),其余85分给罗素。”显然
,鲁迅先生是委婉地批评了许广平。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
歌外,文体不限。
答案:一类卷(26~30分)
A.内容:中心突出、见解深刻
B.语言:行文流畅、语言准确
C.篇章:结构谨严、层次明晰
【评分标准】以28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二类卷标
准的,获得基准分;b.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项突出的,获得满分);c.具备上
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二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二类卷(21~25分)
A.内容: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B.语言:文从字顺、语言基本准确
C.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评分标准】以23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
准的,获得基准分;b.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项比较好的,获得本类卷最高分
);c.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三类卷(16~20分)
A.内容:中心明确、内容尚充实
B.语言:语言通顺、有个别病句
C.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楚
【评分标准】以18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基本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b.其中
B项比较好一些,酌情加分;c.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
四类卷(10~15分)
A.内容: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
B.语言:语言不通顺、病句较多
C.篇章:结构不完整、层次不清
【评分标准】以13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凡属上述情况之一者,评为四类卷,获得基准分
;b.另两项稍好一些,酌情加分;c.另两项稍差一点的,酌情减分。
五类卷(10分以下)
A.内容:文不对题,内容贫乏
B.语言:文理不通
C.篇章:结构层次混乱
【评分标准】以8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凡属上述情况之一者,评为五类卷,获得基准分
;b.另两项尚可的,酌情加分;c.兼有上述两项以上情况的,酌情减分。
第2题:
A.朋友
B.亲戚
C.父母
D.老人
第3题:
孟郊在《游子吟》中这样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现在有一首新编的《游子吟》又这样写道: “老爸手中钱,儿子身上花;临行迟迟给,意恐进网吧。”
(1)仔细阅读新、旧两首《游子吟》,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对幸福有哪些感受?(2分)
(2)尽管父母无微不至地关怀我们,但是,进入青春期的我们仍然会与父母发生冲突,其主要原因在哪里?实际生活中,我们应当怎样化解与父母的冲突?(4分)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诗句出自()
第9题: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游子吟》深深地牵动着无数海内外游子爱国爱家的情感,形成了中国的游子文化。游子文化体现了()。
第10题: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亲切感人,催人泪下,能唤起普天下儿女的亲切联想和真挚思念。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年轻的妈妈将孩子哄上床后,端起洗脚水帮婆婆洗脚,正好这一切被还未入睡的孩子看见,当这位妈妈再次回房时,看见自己的儿子正吃力地端着一盆水向她走来,并说:“妈妈,洗脚!”听着儿子这稚气未脱的声音和他满脸的水珠,这位妈妈会心地笑了。 请运用教育教学知识评析这一材料。
第14题:
文题:请以“____________,太棒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③避开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④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⑤不少于600字。
第15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或者需要他人的帮助,或者帮助他人。人们风雨同舟,战胜困难,活出精彩的人生。请根据材料,以“请让我走近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4)不少于600字。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游子吟》,生动表达了中国人深厚的家庭情结。今天我们仍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是因为()。 ①传承传统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②中华传统家庭文化的具体内涵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消逝 ③良好家风对人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家庭教育是传递社会规范、培养良好风尚的根本途径
第21题:
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句,在抒情上运用了化虚为实的手法。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李白《梁甫吟》
B.孟郊《游子吟》
杜甫《出前寨》
D.辛弃疾《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