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合作者
B.参与者
C.旁观者
D.引导者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某教师在上语文写作课时,外面飞进来一只小鸟吸引了学生的大部分注意力,该教师灵机一动,临时决定进行过程为赏鸟、说鸟、写鸟的活动体验课,并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对该教师的教学评价不恰当的是()。
第5题:
某教师在上语文写作课时,外面飞进来一只小鸟,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该教师灵机一动,临时决定进行题为“赏鸟、说鸟、写鸟”的活动体验课,并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对该教师的教学评价不恰当的是()。
第6题: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可分为四个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定向;()、();教师批改,学生参与;交流评改,互相沟通。
第7题: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决策者。
第8题:
以下是一位教师在作文评改中进行的教学尝试,阅读并按要求答题。某位教师在作文评改中进行了名为“给自己的作文找读者”的尝试。学生完成作文后,作文不是当堂收上来而是让学生保留两天,在这两天里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文给同学写评语(内容不限,字数不限)。两天后作文收上来,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了评价,这项活动学生参与热情极高。对上述教师作文评改尝试的评价,哪项是错误的?()
第9题:
某教师设计一堂作文课,他想让学生依据给定材料练习作文写作,下列做法没达到其目的的一项是()
第10题:
不同学段的写作教学应当按照统一标准进行
写作教学应当根据学生的困难适时提供指导
写作评价结果必须采用书面方式分等级呈现
写作评价过程应该以教师的全面批改为中心
第11题:
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学生学习的执行者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不属于教师在美术教学行为中的角色是()。
第17题:
以下教师对语文课程评价的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第18题: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
第19题:
不属于教师在美术教学行为中的角色的是()。
第20题:
某中学语文教师常在她的写作课上为学生们推荐符合高中生心理及阅读习惯的优秀文选,并建议学生们将个人课余时间搜集的精美读本带到课堂与大家分享。同时在作文讲评课上,该老师常将课堂设计作为学生互评环节、集体点评环节、教师总评环节等,她同时挑选优秀学生习作为大家朗读,为学生练习写作提供范本。如此以来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请问该老师的做法是为了()。
第21题:
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学生学习的操作者
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第22题: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交流自己的体验,从中提炼写作话题
指导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和资料查阅获得信息,积累写作素材
倡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代替手工写作,运用计算机编辑文稿
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中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
第23题:
为学生写作提供范例
提供更多练习写作的机会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