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基于学科知识和学生经验选题
B.确定方便学生的信息收集方法
C.指导学生在探究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D.引导学生阐释自己的理解
E.凭借学生探究的过程和程序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学生对主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倡导学生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应处理好学生自主活动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是什么?
第9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分析探究戊戌变法的得与失及其在近代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下列行为可取的是()。
第10题:
移动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学生在引导下通过移动设备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
第11题:
探究时给学生提供将要研究的问题
提供或不提供材料
独立完成所有的探究任务
学生自己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概括
第12题:
在学生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中提供支持
引导学生对证据进行解释和评价
组织并提供交流的机会
告知学生实验的步骤和实验方法
第13题:
A.讲授式
B.问题探究式
C.基于现代信息技术
D.班级讨论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互动的目的包括()。
第20题:
下列属于引导型探究特点的有()。
第21题:
通过提供()和()的音乐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的探究过程。
第22题: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观察、归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设计实验、调查研究、动手实验的能力,逐步形成收集和分析数据、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等。教师应结合探究活动的全过程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案例:"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活动中,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种子萌发可能需要的环境条件,例如水、空气、温度、阳光、肥料、土壤等。然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和资料。最后总结出种子萌发必需的环境条件。 在以上案例中,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的科学能力进行评价?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