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集水井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0.6~0.8m,其深度随着挖土的加深而加深。()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沟槽支撑的施工要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支撑要牢固可靠,符合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B. 采用排水沟的沟槽,应从两座相邻排水井的分水岭向两端延伸拆除。
    C. 支撑应随着挖土的加深及时安装,在软土或其他不稳定土层中,开始支撑的沟槽 开挖深度不得超过1. 5m,以后开挖与支撑交替进行,每次交替的深度宜为0.4?0.8m
    D. 多层支撑的沟槽,应待下层回填完成后再拆除其上层的支撑


    答案:C
    解析:
    支撑应随着挖土的加深及时安装,在软土或其他不稳定土层中,开始支撑的沟槽 开挖深度不得超过1. 0m,以后开挖与支撑交替进行,每次交替的深度宜为0.4?0.8m

  • 第2题:

    关于明排水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明排水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坑底设置集水坑,并沿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坑,然后用水栗抽走。抽出的水应及时排除,以防倒流。所用的水泵主要有离心泵、潜水泵和软抽水泵。
    B. 明排水法由于设备简单和排水方便,因而被普遍采用。宜用于粗粒土层,也用于渗水量小的黏土层。但当土为细砂和粉砂时,地下水渗出会带走细粒,发生流砂现象,导致边坡坍塌、坑底涌砂,难以施工,此时应采用井点降水法
    C. 集水坑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的上游。根据地下水量大小、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集水坑每隔30~50 m 设置一个
    D. 集水坑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0.6~0 . 8 m。其深度,随着挖土的加深而加深,要保持低于挖土面0.7~1 . 0 m。坑壁可用竹、木或钢筋笼等简易加固。当基础挖至设计标高后,坑底应低于基础底面标高1~2 m,并铺设碎石滤水层,以免在抽水时间较长时将泥砂抽出,并防止坑底的土被扰动

    答案:C
    解析:
    集水坑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的上游。根据地下水量大小、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集水坑每隔20~40m 设置一个。

  • 第3题:

    路基工作区深度随着车辆荷载的加大而加深。


    正确

  • 第4题:

    在集水井降水法中,集水井应每隔20~40m设置一个,其深度随着挖土深度加深而加深,但要始终低于挖土面( )m。

    A.0.5~1.0
    B.0.7~1.0
    C.0.5~0.7
    D.0.7~1.2

    答案:B
    解析:
    在基坑(槽)开挖时,集水井每隔20~40m设置一个,其直径和宽度一般为0.6~0.8m,其深度随着挖土深度加深而加深,要始终低于挖土面0.7~1.0m。

  • 第5题:

    2、液面上方的压强对静止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影响随着液体深度的加深而加重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