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在关闭TCP连接的四次释放中,第四次释放是由主机A向主机B发送一个TCP报文,该报文应将()。A.ACK置为1B.SYN置为1C.FIN置为1D.CLS置为1

题目

3 在关闭TCP连接的四次释放中,第四次释放是由主机A向主机B发送一个TCP报文,该报文应将()。

A.ACK置为1

B.SYN置为1

C.FIN置为1

D.CLS置为1


相似考题
更多“3 在关闭TCP连接的四次释放中,第四次释放是由主机A向主机B发送一个TCP报文,该报文应将()。”相关问题
  • 第1题:

    主机A向主机B连续发送了两个TCP报文段,其字节序号分别为50和80。假设此前发送的数据报已正确接收


    答案:

    (1)第一个报文段携带了30个字节的数据

    (2)主机B收到第一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号是80

    (3)数据有80个字节

    (4)确认号是50

    解析:

    1. 第一个报文段发送的字节序号是从50到79,共有30个字节,也可以用80-50=30。

    2. 发回的确认号是第一个报文段最后一个字节序号+1,即79+1=80。

    3. 如果主机B收到第二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号是160,那么主机A发送的数据的字节序号是从80到159,则有160-80=80个字节。

    4. 由于没有收到第一个报文,则确认号应为50,这是因为tcp是可靠传输,会进行超时重传。


  • 第2题:

    基于TCP/IP的互联网服务中,IP协议提供主机之间的(31)分组传输服务。 TCP协议提供端口之间的(32)报文传输服务;为了实现可靠的服务,采用超时重传、确认捎带技术。传输中的协议规定,在确认信息中捎带(33)的序号以减少通信量。TCP使用 3次握手协议来建立连接,设甲乙双方发送报文的初始序号分别为X和Y,甲方发送(34)的报文给乙方,乙方接收报文后发送(35)的报文给甲方,然后甲方发送一个确认报文给乙方便建立了连接。

    A.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B.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C.可靠的无连接的

    D.不可靠的无连接的


    正确答案:D

  • 第3题:

    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一个TCP连接建立请求,主机乙给主机甲的响应报文中,标志字段正确的是( )。

    A. SYN=1,ACK=1,FIN=0

    B. SYN=1,ACK=1,FIN=1

    C. SYN=0,ACK=1,FIN=0

    D. SYN=1,ACK=0,FIN=0


    答案: A:
    对TCP链接请求的响应应答,ACK=1、SYN=1、FIN=0(代表终止TCP连接)。

  • 第4题:

    TCP协议在工作过程中存在死锁的可能,其发生的原因是( )。

    A.多个进程请求未被释放的资源
    B.一个连接还未释放,又请求新的连接
    C.接收方发送0窗口的应答报文后,所发送的非0窗口应答报文丢失
    D.定义RTT值为2倍的测量值不恰当

    答案:C
    解析:
    TCP协议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发送死锁的原因是:接收方为暂缓接收数据而向发送方发送窗口为0的应答报文,发送方收到后暂停发送,等待接收到非0窗口的应答报文后继续发送新的报文。如果接收方在发送0窗口的应答报文后,所发送的非0窗口应答报文丢失,则发送方会一直等待下去

  • 第5题:

    TCP会话通过( )次握手来建立连接。其中第一次握手:源主机发送一个同步标志位SYN=( )的TCP数据段。源主机进入( )状态。第二次握手:目标主机接收到SYN包后发回确认数据报文。该数据报文ACK=( )。此时目标主机进入( )状态,源主机进入( )状态。而TCP释放连接可以分为( )次断开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C
    解析:
    TCP会话通过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三次握手的目标是使数据段的发送和接收同步,同时也向其他主机表明其一次可接收的数据量(窗口大小)并建立逻辑连接。这三次握手的过程可以简述如下:双方通信之前均处于CLOSED状态。(1)第一次握手源主机发送一个同步标志位SYN=1的TCP数据段。此段中同时标明初始序号(Initial Sequence Number,ISN)。ISN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随机值,即SYN=1,SEQ=x。源主机进入SYN-SENT状态。(2)第二次握手目标主机接收到SYN包后发回确认数据报文。该数据报文ACK=1,同时确认序号字段表明目标主机期待收到源主机下一个数据段的序号,即ACK=x+1(表明前一个数据段已收到且没有错误)。此外,在此段中设置SYN=1,并包含目标主机的段初始序号y,即ACK=1,确认序号ACK=x+1,SYN=1,自身序号SEQ=y。此时目标主机进入SYN-RCVD状态,源主机进入ESTABLISHED 状态。(3)第三次握手源主机再回送一个确认数据段,同样带有递增的发送序号和确认序号(ACK=1,确认序号ACK=y+1,自身序号SEQ),TCP会话的三次握手完成。接下来,源主机和目标主机可以互相收发数据。三次握手的过程如图 4所示。

  • 第6题:

    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TCP报文段,SYN字段为“1”,序列号字段的值为2000, 若主机乙同意建立连接,则发送给主机甲的报文段可能为。

    A.(SYN=1,ACK=1, seq=2001 ack=2001)
    B.(SYN=1 ,ACK=0,seq=2000 ack=2000)
    C.(SYN=1,ACK=0, seq=2001 ack=2001)
    D.(SYN=0,ACK=1, seq=2000 ack=2000)

    答案:A
    解析:

  • 第7题:

    在TCP/IP参考模型中负责将源主机的报文分组发送到目的主机的是()。

    • A、应用层
    • B、传输层
    • C、互联层
    • D、主机一网络层

    正确答案:C

  • 第8题:

    主机A向主机B连续发送了两个TCP报文段,其序号分别为70和100。试问:(1)第一个报文段携带了多少个字节的数据?(2)主机B收到第一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应当是多少?(3)如果主机B收到第二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是180,试问A发送的第二个报文段中的数据有多少字节?(4)如果A发送的第一个报文段丢失了,但第二个报文段到达了B。B在第二个报文段到达后向A发送确认。试问这个确认号应为多少?


    正确答案: (1)第一个报文段的数据序号是70到99,共30字节的数据。
    (2)确认号应为100.
    (3)80字节。
    (4)70

  • 第9题:

    如果目的网络、目的主机都对,但是IP分组携带的是TCP报文,而目的主机使用的是UDP协议,那么目的主机在丢弃该分组之后,向源主机发送的ICMP报文的类型是()

    • A、网络不可到达
    • B、主机不可到达
    • C、协议不可到达
    • D、端口不可到达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下列关于TCP/IP关闭连接的流程,说法正确的是()。

    • A、主机A在完成数据发送任务后,会主动向主机B发送释放连接请求报文段。该报文段的首部中终止位FIN和确认为ACK均为1
    • B、主机B受到主机A发送的释放连接请求包后,将主机A发送确认报文,以关闭该向上的TCP连接
    • C、主机B在完成数据发送任务后也会向主机A发送一个释放连接请求报文,请求关闭B到A这个方向上的TCP连接
    • D、主机A在受到主机B发送的释放连接请求报文后,将对主机B发送确认信息,以关闭该方向上的TCP连接

    正确答案:A,B,C,D

  • 第11题:

    单选题
    在采用TCP连接的数据传输阶段,如果发送端的发送窗口由1000变为2000,那么发送端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
    A

    2000个TCP报文段

    B

    2000个字节

    C

    1000个字节

    D

    1000个TCP报文段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Smurf攻击为了达到攻击的目的,采用的攻击手段是()。
    A

    伪造一个SYN报文,其源地址是伪造的不存在的地址,向受害主机发起连接。

    B

    向同一个子网的主机发送ICMP重定向报文,请求主机改变路由。

    C

    发送ICMP应答请求报文,该请求的目的地址设置为受害网络的广播地址。

    D

    利用那些在TCP/IP堆栈实现中信任IP碎片中的报文头所包含的信息来实现自己的攻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基于TCP/IP的互联网服务中,传输层的UDP协议提供进程之间(6)报文传输服务,TCP协议提供进程之间(7)报文传送服务。TCP使用三次握手协议建立连接、传输报文,使用修改的三次握手协议来关闭连接。关闭连接时,设甲乙两方发送报文的序号分别为X和Y,甲方发送(8)的报文给乙方,乙方先发送一个(9)确认报文给甲方,并通知应用指示后再发送一个(10)的报文给甲方,最后甲方回送一个ACKY+1确认报文。

    A.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B.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C.可靠的、五连接的

    D.不可靠的、无连接的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在TCP/IP的网路体系结构中,各个层次提供不同可靠性的网络服务,其中,IP协议提供主机之间的(312)分组传输服务。TCP协议提供端口之间的(313)报文传输服务;为了实现可靠的服务,采用超时重传、确认捎带技术。传输中的协议规定,在确认信息中捎带(314)的序号以减少通信量。TCP使用三次握手协议来建立连接,设甲乙双方发送报文的初始序号分别为X和Y,甲方发送(315)的报文给乙方,乙方接收报文后发送(316)的报文给甲方,然后甲方发送一个确认报文给乙方便建立了连接。

    A.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B.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C.可靠的无连接的

    D.不可靠的无连接的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当出现拥塞时路由器会丢失报文,同时向该报文的源主机发送( )类型的报文

    A.TCP 请求
    B.TCP 响应
    C.ICMP 请求与响应
    D.ICMP 源点抑制

    答案:D
    解析:
    当出现拥塞时路由器会丢失报文,同时向该报文的源主机发送ICMP 源点抑制类型的报文。

  • 第16题:

    TCP会话通过3次握手来建立连接。其中第一次握手:源主机发送一个同步标志位SYN=( )的TCP数据段。源主机进入SYN_SENT状态。第二次握手:目标主机接收到SYN包后发回确认数据报文。该数据报文ACK=1。

    A.0
    B.1
    C.2
    D.3

    答案:B
    解析:
    TCP会话通过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三次握手的目标是使数据段的发送和接收同步,同时也向其他主机表明其一次可接收的数据量(窗口大小)并建立逻辑连接。这三次握手的过程可以简述如下:双方通信之前均处于CLOSED状态。(1)第一次握手源主机发送一个同步标志位SYN=1的TCP数据段。此段中同时标明初始序号(Initial Sequence Number,ISN)。ISN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随机值,即SYN=1,SEQ=x。源主机进入SYN-SENT状态。(2)第二次握手目标主机接收到SYN包后发回确认数据报文。该数据报文ACK=1,同时确认序号字段表明目标主机期待收到源主机下一个数据段的序号,即ACK=x+1(表明前一个数据段已收到且没有错误)。此外,在此段中设置SYN=1,并包含目标主机的段初始序号y,即ACK=1,确认序号ACK=x+1,SYN=1,自身序号SEQ=y。此时目标主机进入SYN-RCVD状态,源主机进入ESTABLISHED 状态。(3)第三次握手源主机再回送一个确认数据段,同样带有递增的发送序号和确认序号(ACK=1,确认序号ACK=y+1,自身序号SEQ),TCP会话的三次握手完成。接下来,源主机和目标主机可以互相收发数据。三次握手的过程如图 4所示。

  • 第17题:

    TCP会话通过3次握手来建立连接。其中第一次握手:源主机发送一个同步标志位SYN=1的TCP数据段。源主机进入SYN-SENT状态。第二次握手:目标主机接收到SYN包后发回确认数据报文。该数据报文ACK=1。此时目标主机进入(SYN-RCVD)状态,源主机进入( )状态。

    A.SYN-SENT
    B.SYN-RCVD
    C.ESTABLISHED
    D.CLOSE-WAIT

    答案:C
    解析:
    TCP会话通过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三次握手的目标是使数据段的发送和接收同步,同时也向其他主机表明其一次可接收的数据量(窗口大小)并建立逻辑连接。这三次握手的过程可以简述如下:双方通信之前均处于CLOSED状态。(1)第一次握手源主机发送一个同步标志位SYN=1的TCP数据段。此段中同时标明初始序号(Initial Sequence Number,ISN)。ISN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随机值,即SYN=1,SEQ=x。源主机进入SYN-SENT状态。(2)第二次握手目标主机接收到SYN包后发回确认数据报文。该数据报文ACK=1,同时确认序号字段表明目标主机期待收到源主机下一个数据段的序号,即ACK=x+1(表明前一个数据段已收到且没有错误)。此外,在此段中设置SYN=1,并包含目标主机的段初始序号y,即ACK=1,确认序号ACK=x+1,SYN=1,自身序号SEQ=y。此时目标主机进入SYN-RCVD状态,源主机进入ESTABLISHED 状态。(3)第三次握手源主机再回送一个确认数据段,同样带有递增的发送序号和确认序号(ACK=1,确认序号ACK=y+1,自身序号SEQ),TCP会话的三次握手完成。接下来,源主机和目标主机可以互相收发数据。三次握手的过程如图 4所示。

  • 第18题:

    TCP会话通过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其中第一次握手:源主机发送一个同步标志位SYN=1的TCP数据段。源主机进入SYN-SENT 状态。第二次握手:目标主机接收到SYN包后发回确认数据报文。该数据报文ACK=1。此时目标主机进入( )状态。

    A.SYN-SENT
    B.SYN-RCVD
    C.ESTABLISHED
    D.CLOSE-WAIT

    答案:B
    解析:
    TCP会话通过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三次握手的目标是使数据段的发送和接收同步,同时也向其他主机表明其一次可接收的数据量(窗口大小)并建立逻辑连接。这三次握手的过程可以简述如下:双方通信之前均处于CLOSED状态。(1)第一次握手源主机发送一个同步标志位SYN=1的TCP数据段。此段中同时标明初始序号(Initial Sequence Number,ISN)。ISN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随机值,即SYN=1,SEQ=x。源主机进入SYN-SENT状态。(2)第二次握手目标主机接收到SYN包后发回确认数据报文。该数据报文ACK=1,同时确认序号字段表明目标主机期待收到源主机下一个数据段的序号,即ACK=x+1(表明前一个数据段已收到且没有错误)。此外,在此段中设置SYN=1,并包含目标主机的段初始序号y,即ACK=1,确认序号ACK=x+1,SYN=1,自身序号SEQ=y。此时目标主机进入SYN-RCVD状态,源主机进入ESTABLISHED 状态。(3)第三次握手源主机再回送一个确认数据段,同样带有递增的发送序号和确认序号(ACK=1,确认序号ACK=y+1,自身序号SEQ),TCP会话的三次握手完成。接下来,源主机和目标主机可以互相收发数据。三次握手的过程如图 4所示。

  • 第19题:

    主机A向主机B发送TCP报文段,首部中的源端口是m而目的端口是n。当B向A发送回信时,其TCP报文段的首部中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分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分别是n和m。

  • 第20题:

    在采用TCP连接的数据传输阶段,如果发送端的发送窗口由1000变为2000,那么发送端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

    • A、2000个TCP报文段
    • B、2000个字节
    • C、1000个字节
    • D、1000个TCP报文段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主机A与主机B的TCP连接的MSS=1000B。主机A当前的拥塞窗口为4000B,主机A连续发送了2个最大报文段后,主机B返回了对第1个报文的确认,确认段中通知的接收窗口大小为2000B。那么,这时主机A最多还能够发送多少个字节?


    正确答案:主机A最多还能够发送1000B

  • 第22题:

    单选题
    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SYN=1,seq=11220)的TCP段,期望与主机乙建立TCP连接,若主机乙接受该连接请求,则主机乙向主机甲发送的正确的TCP段可能是(  )。
    A

    (SYN=0,ACK=0,seq=11221,ack=11221)

    B

    (SYN=1,ACK=1,seq=11220,ack=11220)

    C

    (SYN=1,ACK=1,seq=11221,ack=11221)

    D

    (SYN=0,ACK=0,seq=11220,ack=11220)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主机乙收到连接请求报文后,如同意连接,则向甲发送确认。在确认报文段中应把SYN位和ACK位都置1,确认号是甲发送的TCP段的初始序号seq=11220加1,即ack=11221,同时也要选择并消耗一个初始序号seq,seq值由主机乙的TCP进程确定,本题取seq=11221与确认号、甲请求报文段的序号没有任何关系。

  • 第23题:

    单选题
    攻击者向目标主机发送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均为该主机地址的TCP SYN报文,并以此来达到攻击目的,这种攻击的名称是()。
    A

    Smurf

    B

    Land

    C

    Fraggle

    D

    IP Spoofing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主机A向主机B发送TCP报文段,首部中的源端口是m而目的端口是n。当B向A发送回信时,其TCP报文段的首部中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分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分别是n和m。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