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将从水稻主茎上发生的分蘖称为第()次分蘖。
A.1
B.2
C.3
D.4
第1题:
小麦某一叶龄分蘖数(含主茎)等于()分蘖数之和。
第2题:
在水稻主茎或分蘖上点油膝作标记,均可观察记录叶龄。
第3题:
水稻主茎第6叶抽出过程中,不包括分蘖鞘分蘖,此时同时生长的茎蘖数有()个。
第4题:
水稻返青后分蘖开始发生,直到开始拔节时分蘖停止,一部分分蘖具有一定量的根系,以后能抽穗结实,称为();一部分出生较迟的分蘖以后不能抽穗结实或渐渐死亡,这部分分蘖称为()。
第5题:
水稻分蘖发生最快的时期称为()。
第6题:
水稻的叶片和分蘖具有同伸现象,一般分蘖的抽出比主茎出叶低()个节位。
第7题:
正常分蘖发生的规律是当主茎伸出长7片叶时,主茎长出()
第8题:
正常分蘖发生的规律是当主茎长出第7片叶时,主茎长出()。
第9题:
当主茎第12叶抽出时,最多有()个1次分蘖。
第10题:
根据水稻的叶龄模式,水稻的n叶抽出,()叶节分蘖开始发生。主茎总叶数为N叶,伸长节间数为n时,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一般为()、拨节期为()。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根据叶蘖同伸关系,当水稻主茎n叶抽出时,与之同时长出的分蘖是()
第14题:
理论上,水稻植株在第4叶抽出时,第()叶叶腋中长出第1个分蘖;主茎第8叶抽出时,植株上最多可有()个分蘖;第8叶展开后,其合成的光合产物优先供给()叶叶腋中的分蘖发育(生长)。
第15题:
由主茎长出的分蘖称为()分蘖,由第一次分蘖上长出的分蘖称为()分蘖。
第16题:
当水稻主茎(母蘖)拔节时,因养分供应分蘖充分,分蘖仍继续。
第17题:
水稻生产上常把主茎拔节前()天作为有效分蘖终止期。
第18题:
通常将从水稻主茎上发生的分蘖称为第()分蘖。
第19题:
一般情况下,水稻早发生的分蘖都可成穗,这样的分蘖称为().
第20题:
小麦分蘖是穗数的组成之一,通常将能够成穗的分蘖称为()分蘖,不能成穗的分蘖称为()分蘖。
第21题:
在水稻大田生产上,理论上的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指(N指主茎总叶片数,n指主茎节间数)()。
第22题:
小麦从主茎叶腋长出的分蘖称为首级分蘖
第23题:
3
2.8
3.8
5
第24题:
n节的分蘖
n-1节的分蘖
n-2节的分蘖
n-3节的分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