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
A.平等地保护法益
B.平等地认定犯罪,不因当事人地位、身份、职业、财产状况等的不同而予以区别对待
C.平等地裁量刑罚,对实施了相同犯罪的人必须判处相同的刑罚
D.对犯罪危害程度和人身危险性相同的犯罪行为,应依据行为人财产状况的不同而判处不同的罚金
第1题: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 )
第2题:
第3题:
按照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要求,对任何人犯罪,适用(),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4题:
对于任何人犯罪,不论其社会地位、职业、财产状况如何,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5题:
按照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要求,对任何人犯罪,在 ()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的特权。
第6题: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句话体现了《刑法》的()原则。
第7题:
根据我国《刑法》第4条规定,刑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准确含义是指,对任何人犯罪,在()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8题:
罪责自负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相适应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第9题:
第10题:
定罪
行刑
适用法律
量刑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我国《刑法》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A.平等地保护法益,反对地方保护主义
B.平等地认定犯罪,不因当事人地位、身份、职业、金钱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C.对犯罪危害程度和人身危险性相同的犯罪行为,应依据行为人财产状况的不同而判处不同的罚金
D.平等地裁量刑罚,对实施了相同犯罪的人必须判处相同的法定刑
第14题: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中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句话体现了《刑法》的()原则
第15题: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含义包括下列选项中哪些内容?()
第16题:
对任何人犯罪,在法律适用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17题:
对于任何人犯罪,不论其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如何,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18题:
关于法律责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9题:
定罪
行刑
适用法律
量刑
第20题: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第21题:
制定刑法
解释刑法
执行刑罚
适用刑法
第22题:
罪责自负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相适应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平等地予以追究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和守法上都一律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