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对于消息缓冲队列通信机制,应在消息接收者进程控制块中设立一个互斥信号量以控制相关进程对消息缓冲队列的互斥访问,该信号量的初始值通常置为()。
A.N
B.-1
C.0
D.1
第1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图,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在并发系统设计中,通过对信号量S的P、V操作实现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控制。
P(S):S:=S-1,若S≥0,则执行P操作的进程继续执行:若S<0,则置该进程为阻塞状态,并将其插入阻塞队列。
V(S):S:=S+1,若S>0,则执行V操作的进程继续执行;若S≤0,则从阻塞队列唤醒一个进程,并将其插入就绪队列,然后执行V操作的进程继续执行。
在某并发系统中,有一个发送进程A、一个接收进程B、一个环形缓冲区BUFFER、信号量S1和S2。发送进程不断地产生消息并写入缓冲区BUFFER,接收进程不断地从缓冲区BUFFER取消息。假设发送进程和接收进程可以并发地执行,那么,当缓冲区的容量为N时,如何使用P、V操作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发送进程A和接收进程B的工作流程如图4-1所示。请在图4-1中的空(1)~(4)处填入正确的内容。
第2题:
进程间的通信方式不能传递大量信息的是( )。
A)共享内存
B)消息缓冲
C)信箱通信
D)信号量及P、V操作
第3题:
进程P通过缓冲区K不断向n个进程Qi(1≤i≤n)发送消息,消息大小与缓冲区K一样。为了使每个接收进程都应该接收到与发送次序一样的消息序列,需要配置(23)。
A.2个信号量,初值分别为1,0
B.2个信号量,初值分别为1,n,
C.3个信号量,初值分别为1,0,0
D.3个信号量,初值分别为1,1,0
第4题:
众多进程对临界资源的访问应采用( ),以实现资源的共享。
A.进程通信
B.同步互斥
C.信号量
D.原语
第5题:
m个进程(Pi,0≤i≤m-1)通过k个等长的缓冲区(Bi,0≤i≤k-1)向n个进程(Qi,0≤i≤m-1)发送消息。每个进程Pi发送消息的顺序与数量不受限制,每个进程Qi接收消息的顺序与数量也不受限制,但发送进程与接收进程作为两个分别的整体,要求消息发送与接收的整体次序相同。为保证消息发送与接收的充分并行,需要设置(24)。
A.3个信号量,初值分别为1,1,0
B.4个信号量,初值分别为1,0,1,0
C.3个信号量,初值分别为k,1,0
D.4个信号量,初值分别为k,1,0,1
第6题:
A.信号量传递
B.缓冲区通信
C.管道通信
D.信箱通信
E.消息通信
第7题:
利用内存中若干公共缓冲区组织成队列,以实现进程之间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称为
A.共享内存
B.消息机制
C.管道通信
D.套接字
第8题:
消息缓冲通信中的临界资源是()。
第9题:
PV过程使用的进程间通信的方式是()。
第10题:
利用内存中若干公共缓冲区组织成队列,以实现进程之间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称为()
第11题:
共享内存
消息缓冲
信箱通信
信号量及P、V操作
第12题:
消息队列
消息缓冲区
发送区
接收区
第13题:
若系统中有多个发送进程和接收进程,进程间的工作流程如图4-2所示,其中空 (1)~(4)的内容与图4-1相同。发送进程产生消息并顺序地写入环形缓冲区BUFFER,接收者进程顺序地从BUFFER中取消息,且每条消息只能读取一次。为了保证进程间的正常通信,增加了信号量SA和SB。
①请说明信号量SA和SB的物理意义,并在图4-2中的空(5)和空(6)处填入正确的内容。
②请从图4-2的(a)~(1)中选择四个位置正确地插入P(SA)、V(SA)、P(SB)、V(SB)。
第14题:
A 发送进程
B 消息队列
C 接收进程
D 信箱
第15题:
______进程间的通信方式不能传递大量信息。
A.共享内存
B.消息缓冲
C.信箱通信
D.信号量及P、V操作
第16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进程之间同步,主要源于进程之间的资源竞争,是指对多个相关进程在执行次序上的协调
B.信号量机制是一种有效的实现进程同步与互斥的工具。信号量只能由P\V.操作来改变
C.V操作是对信号量执行加1操作,意味着释放一个单位资源,加1后如果信号量的值小于等于0,则从等待队列中唤醒一个进程,现进程变为等待状态;否则现进程继续进行
D.临界区是指每次仅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
第17题:
如下选项中不属于进程通信机制的是( )。
A.消息
B.共享内存
C.信号量
D.原语
第18题:
s=0表示满缓冲的数量、即多少缓冲区里有消息
m=1表示互斥信号量
A:P(m)B:V(m)C:P(s)D:P(m)
由题意,m用于实现进程互斥,初值应为1,并应成对出现,由接收者进程的V(m)操作可知,m用于实现消息链存、取缓冲区操作的互斥,故D为P(m)。相应的,A为P(m),B为V(m)。
由发送者进程可知,当发送者将一个消息放入消息链尾后,执行V(s)操作,故s表示接收者可取消息的数量,又因s用于实现进程同步,所以接收者接受消息前,应判断是否有消息可以取,需对s执行P操作,所以C为P(s),发送者发送消息前,接收者无消息可取,s的初值应为0。
第19题:
进程间的通信方式不能传递大量信息()。
第20题:
有m个进程共享同一临界资源,若使用信号量机制实现对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则信号量值的变化范围是()。
第21题:
消息缓冲通信中的临界资源是()
第22题:
实现进程互斥时,用()对应,对同一个信号量调用PV操作实现互斥。
第23题:
消息缓冲队列
接收区
发送区
消息缓冲区
第24题:
信号量传递
缓冲区通信
管道通信
信箱通信
消息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