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锆在硝酸介质中的主要形态是Zr(NO3)2·5H2O,ZrO(NO3)2·2H2O。”相关问题
  • 第1题:

    把铁和铜的混合物放入稀硝酸中,反应完全后铜有剩余,则此溶液中存在(  )

    A.Fe(NO3)3
    B.Fe(NO3)2
    C.Fe(NO3)2和Cu(NO3)2
    D.Fe(NO3)3和Cu(NO3)2

    答案:C
    解析:
    首先应了解此题涉及的化学反应. 铁和铜在稀硝酸中分别发生下列反应:

    因Cu有剩余,所以Fe(NO3),与Cu还要发生反应:

    因最后Cu仍有剩余,所以上述反应进行得很完全,即溶液中无Fe(NO3)3存在.溶液含有的
    是Fe(NO3)2和Cu(NO3)2.

  • 第2题:

    浓硝酸镁中不含有(),其含量为零。

    • A、H2O
    • B、Ca
    • C、HNO3
    • D、Mg(NO32

    正确答案:C

  • 第3题:

    在含有Zn(NO32和Hg2(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产生灰色沉淀(),生成()离子仍存在于溶液中


    正确答案:HgNH2NO3+Hg;Zn(NH342+

  • 第4题:

    下列热分解产物中没有亚硝酸盐的有()

    • A、Ca(NO32
    • B、NaNO3
    • C、Ba(NO32
    • D、AgNO3
    • E、Pb(NO32

    正确答案:D,E

  • 第5题:

    欲将溶液中的Cl、CO32–、S2–分别沉淀出来,可采用AgNO3、Ba(NO32、Cu(NO32试剂,其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为()

    • A、Ba(NO32   AgNO3    Cu(NO32
    • B、AgNO3     Ba(NO32    Cu(NO32
    • C、Ba(NO32    Cu(NO32    AgNO3
    • D、Cu(NO32    Ba(NO32   AgNO3

    正确答案:D

  • 第6题:

    配制Bi(NO3)2溶液时必须()。

    • A、加少量盐酸
    • B、加热至微沸
    • C、加上适量NaOH
    • D、加适量硝酸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可以作为间接法制取浓硝酸的脱水剂有()。

    • A、HCI
    • B、H2SO4
    • C、Mg(NO32
    • D、干冰

    正确答案:B,C

  • 第8题:

    下列物质与微酸性K2Cr2O7溶液反应没有沉淀生成的是()

    • A、KBr
    • B、H2S
    • C、Ba(NO3)2
    • D、Pb(NO3)2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基准物质NaCl常用于标定的物质是()

    • A、Pb(NO32溶液
    • B、AgNO3溶液
    • C、Bi(NO33溶液
    • D、间接标定NH4SCN溶液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单选题
    在含有Cu(NO3)2、Mg(NO3)2和AgN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
    A

    Mg

    B

    Cu

    C

    Ag

    D

    H2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强酸性介质中,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测定ZnEDTA配合物的EDTA组分,需使用的标准溶液是()。
    A

    Pb(NO3)2

    B

    Bi(NO3)3

    C

    CdSO4

    D

    CaCl2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以下实验能确定某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的是(  ).
    A

    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

    加入硫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

    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

    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或硝酸,无反应现象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硝酸有强氧化性,能把SO32氧化成SO42,而产生BaSO4沉淀;B项若用硫酸酸化,则引入了SO42;C项,用盐酸酸化时,若溶液中不含SO42,但含Ag也会产生白色沉淀;D项,只有先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或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第13题:

    成品酸脱硝是指除去硝酸中的()。

    • A、HNO3
    • B、空气
    • C、Mg(NO32
    • D、HNO2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Mg(NO32·6H2O晶体溶解后其Mg(NO32溶液最大浓度约为()。

    • A、33%
    • B、43%
    • C、57%
    • D、63%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用硝酸,水,加热等方法将AgNO3,Cu(NO32固体混合物分离


    正确答案:把硝酸银和硝酸铜固体分别加热到300℃得到的产物分别为硝酸银和氧化铜将它们用水溶解过滤得到硝酸银溶液和氧化铜固体.硝酸银溶液重结晶得.氧化铜用硝酸溶得硝酸铜溶液,重结晶得

  • 第16题:

    在Hg(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开始有()色()生成


    正确答案:桔红;HgI2

  • 第17题:

    对下列各组物质加热,同组的两种物质均产生红棕色气体的是()

    • A、NH4NO3;NaNO3
    • B、NaNO3;HNO3
    • C、AgNO3;Pb(NO3)2
    • D、Pb(NO32;NH4NO2
    • E、Cu(NO32;HNO3

    正确答案:C,E

  • 第18题:

    有一混合固体试样,在进行定性鉴定时,发生下列反应和现象: (1)在水中基本溶解,得到无色混浊液体; (2)加入稀HCl时有气体冒出;该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浊; (3)调节[H+]=0.3mol/L,通入H2S,出现黑色沉淀; (4)分离黑色沉淀后赶除H2S,加入NH3-NH4CL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继而消失; (5)取残液进行焰色反应时,呈紫色火焰。 由此可判断该固体混合物为()。

    • A、Al(NO3)2+Zn(NO3)2+少量K2CO3;
    • B、CuSO4+Zn(NO3)2+少量Na2CO3;
    • C、Pb(NO3)2+Zn(NO3)2+少量K2CO3;
    • D、Hg(NO3)2+Al(NO3)3+少量Na2CO3;
    • E、以上全不对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间接法制取浓硝酸采用的脱水剂是()。

    • A、Mg(NO32
    • B、Fe2(SO42
    • C、CO
    • D、Mn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加热分解可以得到金属单质的是()

    • A、Hg(NO32
    • B、Cu(NO32
    • C、KNO3
    • D、Mg(NO32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在H3AsO3的稀溶液中,通入过量的H2S气体,生成 As2S33溶胶。用下列物质聚沉,其聚沉值大小顺序是:()

    • A、Al(NO33> MgSO4> K3Fe(CN)6
    • B、K3Fe(CN)6> MgSO4> Al(NO33
    • C、MgSO4> Al(NO33> K3Fe(CN)6
    • D、MgSO4> K3Fe(CN)6> Al(NO33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用煤气灯加热,分解产物类型不同的一组是()。
    A

    NaNO3,KNO3

    B

    Ca(NO32,NaNO3

    C

    Ca(NO32,Mg(NO32

    D

    AgNO3,Cu(NO32


    正确答案: D
    解析: 硝酸盐热分解:钾、钙、钠的硝酸盐分解生成亚硝酸盐;镁、铝等的硝酸盐分解生成氧化物:活动性小于汞的金属的硝酸盐分解生成单质。

  • 第23题:

    问答题
    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硝酸钙液态转化生产硝酸铵Ca(NO3)2+(NH4)2CO3--à

    正确答案: 硝酸钙液态转化生产硝酸铵Ca(NO32+(NH42CO3--à2NH4NO3+ CaCO3(s)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已知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g)+2H2O,若有4.00mol HNO3被还原,则产生的NO2气体在273℃,202kPa下所占的体积为(  )。
    A

    22.4L

    B

    44.9L

    C

    89.9L

    D

    180L


    正确答案: A
    解析:
    4.00mol HNO3被还原生成2.00mol NO2,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即可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