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治疗时间最多为1周
B.适用于HbA1c≥9.0%或FPG≥11.1mmol/L
C.治疗目标为血糖越低越好
D.以HbA1c达标作为短期治疗目标
第2题:
第3题:
患者进行()是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HbA1c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而()和()是上述监测方法的有效补充。
第4题:
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运动及最大量口服降糖药治疗后,HbA1c仍大于多少时,就应用胰岛素治疗()
第5题:
关于高血压患者的降糖治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6题:
有关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叙述正确的是()
第7题:
第8题:
随HbA1c水平升高,餐后血糖漂移曲线下面积逐渐增加
随HbA1c水平升高,基础高血糖曲线下面积逐渐增加
随HbA1c水平升高,基础高血糖曲线下面积变化甚微
餐后血糖漂移曲线下面积与HbA1c水平变化相关性更显著
第9题:
需要患者空腹采血测量
可用于对调整治疗后的评估,能够精确反映患者低血糖的风险
较静脉血糖更能反映长期的血糖情况,且不受短期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
在我国暂不推荐应用HbA1c诊断糖尿病
第10题:
两组HbA1c、FPG、2hPPG改善相似
两组FPG、2hPPG改善相似,艾倍得组HbA1c更优
两组FPG、HbA1c改善相似,艾倍得组2hPPG更优
两组HbA1c、2hPPG改善相似,艾倍得组FPG更优
第11题:
HbA1c是评价长期血糖控制的指标,也是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标准检测方法下的HbA1c正常值为4%-7%
治疗之初建议每6个月检查一次
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年检查一次
第12题:
2种OAD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起始甘精胰岛素治疗24周后,连续两次HbA1c≤7.0%的患者比例是继续调整OAD组的1.75倍
起始甘精胰岛素HbA1c降幅显著优于继续调整OAD
与继续调整OAD治疗的T2DM患者相比,起始甘精胰岛素组严重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
所有选项均正确
第13题:
关于HbA1c的测定方法问题。目前认为最好的方法是A、化学比色法
B、离子交换层析法
C、亲和层析法
D、免疫化学法
E、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该法的检测原理是A、试剂可特异性地结合HbA1c分子上葡萄糖的顺位二醇基
B、HbA1c与其他Hb带电荷量的差异
C、特异性抗体可识别并检测HbA1c
D、HbA1c与其他Hb的分子量差异
E、HbA1c与其他Hb化学结构的差异
第14题:
关于HbA1c的测定方法问题。该法的检测原理是()
第15题:
对糖尿病患者随访正确的是()
第16题: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第17题:
临床上作为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金标准的指标是()
第18题:
糖化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是()
第19题:
试剂可特异性地结合HbA1c分子上葡萄糖的顺位二醇基
HbA1c与其他Hb带电荷量的差异
特异性抗体可识别并检测HbA1c
HbA1c与其他Hb的分子量差异
HbA1c与其他Hb化学结构的差异
第20题:
空腹血糖不宜作为常规的筛查方法,因其有漏诊的可能。
空腹血糖宜作为常规的筛查方法。
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行OGTT。
目前HbA1c检查作为常规的筛查方法。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FPG和HbA1c降幅存在差异;餐后注射组体重增加较少,但无显著差异
FPG和HbA1c降幅无差异;餐后注射组体重增加较少,但无显著差异
FPG和HbA1c降幅存在差异;但餐后注射组体重显著增加
FPG和HbA1c降幅无差异;但餐后注射组体重显著增加
第23题:
查看患者血糖记录手册,分析化验结果,如空腹、餐后血糖和HbA1c。
讨论饮食及运动方案的实施情况,询问药物的使用剂量、方法及副作用。确定下一步要达到的目标和治疗方案。
对于血糖控制平稳并达标的患者建议每半年测定一次HbA1c;对于治疗方案改变或血糖控制未能达标的患者,建议HbA1c每年测定1次。
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每次随访都要测量血压,根据血压水平调整治疗方案,要注意降压药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