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外毒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也可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其成分为脂多糖 C.可经甲醛脱毒成类毒素 D.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E.具有特异的组织亲和性

题目
有关外毒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也可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其成分为脂多糖
C.可经甲醛脱毒成类毒素
D.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E.具有特异的组织亲和性

相似考题
更多“有关外毒素的说法错误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破伤风梭菌,错误的是

    A、专性厌氧

    B、可形成芽胞

    C、皮肤破损伤口传染

    D、与食物中毒有关

    E、产生外毒素


    参考答案:D

  • 第2题:

    有关细菌外毒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某些外毒素由前噬菌体编码
    • B、无组织选择性
    • C、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 D、可制成类毒素
    • E、来源于革兰氏阳性菌和少数革兰氏阴性菌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对外毒素特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耐热

  • 第4题:

    关于致病菌致病因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黏附因子与致病有关
    • B、荚膜、微荚膜与致病有关
    • C、细菌的胞外酶可致病
    • D、内、外毒素与致病有关
    • E、细菌侵入数量与致病无密切关系

    正确答案:E

  • 第5题:

    关于伤寒杆菌,说法错误的是()

    • A、革兰染色阴性
    • B、属于沙门菌属的C群
    • C、不形成芽孢
    • D、不产生外毒素
    • E、菌体裂解产生内毒素

    正确答案:B

  • 第6题:

    下列关于类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外毒素经处理而成
    • B、主要成分为脂多糖
    • C、抗原性与外毒素相似
    • D、毒性与外毒素相似
    • E、是细菌分泌的

    正确答案:A,C

  • 第7题:

    关于病菌的致病因素,错误的是()。

    • A、病菌有黏附因子
    • B、病菌有荚膜、微荚膜
    • C、与病菌的胞外酶有关
    • D、与病菌的内、外毒素有关
    • E、与病菌侵入的数量并无密切关系

    正确答案:E

  • 第8题:

    单选题
    有关外毒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B

    也可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C

    具有特异的组织亲和性

    D

    其成分为脂多糖

    E

    可经甲醛脱毒成类毒素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有关抗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

    B

    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C

    可中和已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D

    由细菌内毒素刺激机体产生

    E

    为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对外毒素特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耐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关于伤寒杆菌说法错误的是()
    A

    属于沙门菌属D组

    B

    主要通过产生外毒素致病

    C

    不产生外毒素,主要通过细菌裂解释放内毒素致病

    D

    革兰染色成阳性

    E

    细菌有鞭毛,能运动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类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外毒素经处理而成

    B

    主要成分为脂多糖

    C

    抗原性与外毒素相似

    D

    毒性与外毒素相似

    E

    是细菌分泌的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有关维生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A
    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在体内既不是构成身体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来源,而是一类调节物质,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这类物质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所以虽然需要量很少(每日仅以mg或μg计算),但必须经常由食物供给。

  • 第14题:

    关于伤寒杆菌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沙门菌属D组
    • B、主要通过产生外毒素致病
    • C、不产生外毒素,主要通过细菌裂解释放内毒素致病
    • D、革兰染色成阳性
    • E、细菌有鞭毛,能运动

    正确答案:B,D

  • 第15题:

    有关外毒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 B、也可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 C、具有特异的组织亲和性
    • D、其成分为脂多糖
    • E、可经甲醛脱毒成类毒素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有关内毒素与外毒素的错误描述是()。

    • A、外毒素免疫原性强,易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 B、外毒素稳定性强,在60~80℃30分钟也不能破坏
    • C、内毒素在160℃2~4小时被破坏
    • D、内毒素免疫原性较弱,不能制成类毒素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有关细菌毒素正确说法是()

    • A、只有G-菌产生内毒素
    • B、外毒素主要由G+菌产生,其毒性作用大致相同
    • C、多数外毒素均有毒性亚单位和无毒亚单位
    • D、外毒素对热不稳定,60℃30分钟可被破坏
    • E、内毒素可用鲎试验进行检测

    正确答案:A,C,D,E

  • 第18题:

    有关外毒素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

    • A、由大多数革兰阳性菌与少数革兰阴性菌产生
    • B、主要成分为脂多糖
    • C、毒性强,有抗原性
    • D、用甲醛脱毒后可制成类毒素
    • E、毒性具有选择性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单选题
    有关细菌外毒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某些外毒素由前噬菌体编码

    B

    无组织选择性

    C

    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D

    可制成类毒素

    E

    来源于革兰氏阳性菌和少数革兰氏阴性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有关内毒素与外毒素的错误描述是()。
    A

    外毒素免疫原性强,易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B

    外毒素稳定性强,在60~80℃30分钟也不能破坏

    C

    内毒素在160℃2~4小时被破坏

    D

    内毒素免疫原性较弱,不能制成类毒素


    正确答案: D
    解析: 外毒素的毒性作用在60℃~80℃、30分钟将被破坏。

  • 第21题:

    单选题
    关于致病菌致病因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黏附因子与致病有关

    B

    荚膜、微荚膜与致病有关

    C

    细菌的胞外酶可致病

    D

    内、外毒素与致病有关

    E

    细菌侵入数量与致病无密切关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有关外毒素的说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由大多数革兰阳性菌与少数革兰阴性菌产生

    B

    主要成分为脂多糖

    C

    毒性强,有抗原性

    D

    用甲醛脱毒后可制成类毒素

    E

    毒性具有选择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外毒素主要由苹兰阳性菌产生,但少数革兰阴性菌也能产生。外毒素的毒性较强,大多为多肽,不同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对组织细胞有高度选择性,并能引起特殊的病变和症状。外毒素的化学性质为蛋白质,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在0.3%~0.4%甲醛液的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可使其脱毒,而仍保留外毒素的免疫原性,称为类毒素。

  • 第23题:

    单选题
    有关“细菌毒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外毒素可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

    内毒素的主要毒性组分是脂质A

    C

    外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D

    内毒素对组织器官无选择性毒性效应

    E

    外毒素均不耐热,60~80℃30分钟被破坏


    正确答案: E
    解析: 外毒素主要是革兰阳性菌与少数革兰阴性菌产生并分泌于菌体外的蛋白,少数存在于细胞内,只有在菌体溶解后才释放至胞外。外毒素多数不耐热,但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例外,能耐100℃30min。外毒素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经甲醛脱毒后成为类毒素。外毒素对机体的组织器官有选择作用,引起不同的特殊病变和临床症状。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只有当菌体死亡破裂后才释放,耐热,抗原性弱,不能经甲醛脱毒成为类毒素。内毒素对人体组织无选择性毒性作用,各种细菌内毒素对人体引起基本相同的反应,如发热、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Shwartzman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