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化血红蛋白(GHb)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GHb可作为糖尿病长期控制的指标 B.糖尿病病情控制后GHb浓度缓慢下降,此时血糖虽然正确,但GHb仍较高 C.GHb是HbA与已糖缓慢并连续的非酶促反应产物 D.用于早期糖尿病的诊断 E.GHb形成多少取决于血糖浓度和作用时间

题目
关于糖化血红蛋白(GHb)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GHb可作为糖尿病长期控制的指标
B.糖尿病病情控制后GHb浓度缓慢下降,此时血糖虽然正确,但GHb仍较高
C.GHb是HbA与已糖缓慢并连续的非酶促反应产物
D.用于早期糖尿病的诊断
E.GHb形成多少取决于血糖浓度和作用时间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糖化血红蛋白(GHb)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糖化血红蛋白描述,错误的是

    A、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与红细胞寿命有关

    B、不受每天葡萄糖波动的影响

    C、有溶血性疾病时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减少

    D、反映的是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浓度

    E、短期反映血糖控制效果上比糖化清蛋白敏感


    参考答案:E

  • 第2题:

    关于果糖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要测定糖化清蛋白
    B.糖化血清蛋白又称果糖胺
    C.反应过去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D.可替代糖化血红蛋白
    E.是糖尿病近期控制水平的监测指标

    答案:D
    解析:
    果糖胺也即糖化血清蛋白反映的是2~3周前的血糖控制情况,而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6~8周左右的血糖控制情况,二者不可互相替代。

  • 第3题:

    不同生化指标可以反映血糖水平的时间长短不同,根据反映血糖水平的时间由长到短排列正确的是()

    • A、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糖化终末产物>血糖
    • B、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终末产物>果糖胺>血糖
    • C、糖化终末产物>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血糖
    • D、糖化终末产物>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血糖
    • E、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终末产物>血糖

    正确答案:D

  • 第4题:

    关于糖化血红蛋白,不正确的是()

    • A、可以了解取血前2~3个月平均血糖控制情况
    • B、是目前判断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的最好指标之一
    • C、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13链N端非酶糖化而成,是可逆反应
    • D、目前还没有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E、OGTT正常但糖化血红蛋白高于正常者,更应该定期复查血糖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关于糖化血红蛋白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A.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映5~6周前的血糖水平

    B.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映7~10周前的血糖水平

    C.用于早期糖尿病的诊断

    D.GHB可作为糖尿病长期控制的指标

    E.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ACE

  • 第6题:

    有关糖化血红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包括HbA和HbA
    B.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是不可逆的
    C.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D.是较长期的糖尿病控制指标
    E.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常规检测指标

    答案:B
    解析:
    考查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糖化作用的反应是可逆的。

  • 第7题:

    关于糖化血红蛋白不正确的是( )

    • A、可以了解取血前2~3个月平均血糖控制情况
    • B、是目前判断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的最好指标之一
    • C、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β链N端非酶糖化而成,是可逆反应
    • D、其量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
    • E、糖化血红蛋白AL正常值为8%~10%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单选题
    有关糖化血红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包括HbA1a、HbA1b、HbA1c和HbA1d

    B

    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是不可逆的

    C

    反映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D

    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常规检测指标

    E

    是最长期的糖尿病控制指标


    正确答案: C
    解析:
    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和蛋白质发生缓慢的不可逆的非酶促反应,形成糖基化蛋白。糖化Hb可分为HbA1a、HbA1b、HbA1c和HbA1d四类。由于糖化蛋白是反映测定前一段时间内血糖的总体水平,所以不能反映血糖浓度的急性或瞬间变化,与血糖测定配合应用,便于我们更好地评价病人的糖代谢状况。又由于糖化蛋白与糖尿病血管合并症有正相关,所以可用此指标估计血管合并症发生的危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