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下列各项叙述错误的是
A、瑞氏(Wright)染色过程中染液固定血细胞的时间一般为1min左右
B、瑞氏染色时,如染色标本颜色偏红,则多见于染色时间短或缓冲液的pH偏酸
C、吉姆萨染色法与瑞氏法相比,前者嗜碱性颗粒易于着色
D、血涂片染色时,常用pH为6.4~6.8的磷酸盐缓冲液
E、可用pH为6.4的缓冲液进行瑞氏染色
第2题:
下列有关瑞氏染料说法,正确的是
A.新鲜配制的染料偏酸
B.瑞氏染料由伊红和天青组成
C.储存时间愈久,染色效果愈好
D.新鲜配制的染料染色效果更好
E.瑞氏染液储存过程中可不必加盖
第3题:
A、染色时间与细胞多少、室温有关
B、可以复染
C、冲洗时应先倒掉染液后再以流水冲洗
D、血片着色偏红时应适当调高缓冲液pH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下列关于瑞氏染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第8题:
白细胞形态检查中一般采用的染色方法有()。
第9题:
新鲜配制的染液偏酸性
瑞氏染液由伊红和天青组成
储存时间愈久,染色效果愈好
新鲜配制的染液染色效果更好
瑞氏染液储存过程中可不必加盖
第10题:
新鲜配制的染液染色效果更好
新鲜配制的染液偏酸性
储存时间愈久,染色效果愈好
瑞氏染液由伊红和天青组成
瑞氏染液储存过程中可不必加盖
第11题:
瑞氏染料包括酸性染料亚甲蓝和碱性染料伊红
进行瑞氏染色的最适宜pH为7.35~7.45
瑞氏染液配制后储存时间愈久,染色效果愈好
新鲜配制的瑞氏染液染色效果更好
染色时间不受血涂片厚度的影响
第12题:
瑞氏染色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瑞氏染色法对细胞质染色的效果不及吉姆萨染色法
瑞氏染色液中的伊红为碱性染料,亚甲蓝为酸性染料
吉姆萨染色法对细胞核和寄生虫着色较差
吉姆萨染色法为最常用的染色方法
第13题:
下列有关瑞氏染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鲜配制的染料偏酸
B、瑞氏染料由伊红和天青组成
C、储存时间愈久,染色效果愈好
D、新鲜配制的染料染色效果更好
E、瑞氏染液储存过程中可不必加盖
第14题:
关于血液细胞染色的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瑞氏染色液固定血细胞时间一般为20min左右
B、瑞氏染色结果偏红,多见于缓冲液的pH偏碱性
C、吉姆萨染色法对细胞核着色较好
D、血涂片染色时,常用的缓冲液pH为7.0~7.2
E、pH为6.4的缓冲液可使瑞氏染色结果偏蓝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有关瑞氏染液,下列正确的是()
第19题:
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白细胞核不着色或着色浅,而胞质着色尚可,最可能的原因是()
第20题:
关于血细胞染色,正确的叙述是()
第21题:
瑞氏(Wright)染色过程中染液固定血细胞的时间一般为1min左右
瑞氏染色时,如染色标本颜色偏红,则多见于染色时间短或缓冲液的pH偏酸
吉姆萨染色法与瑞氏法相比,前者嗜碱性颗粒易于着色
血涂片染色时,常用pH为6.4~6.8的磷酸盐缓冲液
可用pH为6.4的缓冲液进行瑞氏染色
第22题:
瑞氏染液放置过久
缓冲液偏酸
缓冲液偏碱
冲洗时间太久
染液浓度低
第23题:
瑞氏(Wright)染色过程中染液固定血细胞的时间一般为1分钟左右
瑞氏染色时,如染色标本颜色偏红,则多见于染色时间短或缓冲液的pH偏酸
吉姆萨染色法与瑞氏法相比,前者嗜碱性颗粒易于着色
血涂片染色时,常用pH6.4~6.8的磷酸盐缓冲液
瑞氏染液储存的时间愈久,染色效果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