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自动生化分析仪根据测定方法的不同而应采用不同的读数方式。自动生化分析仪中连续监测法的读数方式为A、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连续读取吸光度值
B、反应尚未开始和反应终点时各读取吸光度值
C、终点附近读取两点取均值
D、在终点附近读取两点,计算两点吸光度的差值
E、每经过比色窗口即读取一个吸光度值
自动生化分析仪两点终点法的读数方式为A、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连续读取吸光度值
B、反应尚未开始和反应终点时各读取吸光度值
C、终点附近读取两点取均值
D、在终点附近读取两点,计算两点吸光度的差值
E、每经过比色窗口即读取一个吸光度值
自动生化分析仪一点终点法的读数方式为A、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连续读取吸光度值
B、反应尚未开始和反应终点时各读取吸光度值
C、终点附近读取两点取均值
D、在终点附近读取两点,计算两点吸光度的差值
E、每经过比色窗口即读取一个吸光度值
第2题:
不去蛋白的碱性苦味酸两点动力学法测定血肌酐时,应准确地读取反应后吸光度的两个时间点是
A.10秒和20秒
B.20秒和100秒
C.20秒和80秒
D.60秒和100秒
E.60秒和120秒
第3题:
不去蛋白的碱性苦味酸两点动力学法测定血肌酐时,应准确地读取反应后哪两个时间点的吸光度
A.10s和20s
B.20s和80s
C.60s和120s
D.20s和100s
E.60s和100s
8.B。基于肌酐和非肌酐色原在反应速度上的差异,即后者与苦味酸发生反应比前者要慢,利用这一点来避开非特异反应的干扰(但不能根本消除)。
第4题:
关于固定时间法说法错误的是
A、固定时间法是特殊的终点法
B、苦味酸法测定肌酐时可采用
C、苦味酸与肌酐反应的时间在30~80秒内
D、2个计算结果的测光点均在苦味酸与肌酐反应的平衡期内
E、固定时间法能有效去除干扰物的影响
第5题:
自动生化分析仪两点终点法的读数方式为
A、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连续读取各吸光度值
B、反应尚未开始和反应终点时各读取吸光度值
C、终点附近读2个检测点取均值
D、在终点附近读取两点,计算两点吸光度值的差值
E、每经过比色窗口即读取1个吸光度
第6题:
碱性苦味酸两点动力学法测定血肌酐时,应准确地读取反应后哪两个时间点的吸光度()
第7题:
用碱性苦味酸试剂测定血Cr,应准确地读取反应后哪两个时间点的吸光度()。
第8题:
终点法
速率A
两点终点
两点速率
一点速率
第9题:
10秒和20秒
20秒和100秒
20秒和80秒
60秒和100秒
60秒和120秒
第10题:
10秒和20秒
20秒和100秒
20秒和80秒
60秒和100秒
60秒和120秒
第11题:
可完全去除非肌酐物质的影响
可去除大多(90%以上)非肌酐物质的影响
胆红素对测定无影响
乳糜血对测定无影响
不推荐作为测定的常规方法
第12题:
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血肌酐不会受到下列哪种物质的影响
A、丙酮
B、丙酮酸
C、叶酸
D、乙酰乙酸
E、尿素
第13题:
不去蛋白的碱性苦味酸动力学法测定肌酐
A、可完全去除非肌酐物质的影响
B、可去除大多(90%以上)非肌酐物质的影响
C、胆红素对测定无影响
D、乳糜血对测定无影响
E、不推荐作为测定的常规方法
第14题:
碱性苦味酸测定肌酐选用
A.一点终点法
B.两点终点法
C.固定时间两点法
D.连续监测法
E.透射比浊法
第15题:
自动生化分析仪用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时采用
A、一点终点法
B、两点终点法
C、定时两点法
D、连续检测法
E、透射比浊法
第16题:
第17题:
在分析仪上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血肌酐方法类型应选择()
第18题:
10s和20s
20s和80s
20s和150s
10s和100s
60s和120s
第19题:
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连续读取吸光度值
反应尚未开始和反应终点时各读取吸光度值
终点附近读取两点取均值
在终点附近读取两点,计算两点吸光度的差值
每经过比色窗口即读取一个吸光度值
第20题:
10s和20s
20s和100s
20s和80s
60s和100s
60s和120s
第21题:
10秒和20秒
20秒和100秒
20秒和80秒
60秒和100秒
60秒和1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