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外形
B、尺寸
C、重要
D、要求
第2题:
A、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建造方式
B、装配式建筑只是单纯地将现浇构件改为预制构件
C、装配式建筑强调建造节能、保护环境
D、装配式建筑强调建筑产品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的变革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的质量应检查哪些内容?
第8题:
装配式施工图设计中,下面哪几项不应包括在内:()
第9题:
在PC工法中,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吊装是及其重要的一环,预制构件生产完成后,运送到施工现场可直接进行吊装,不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PC构件堆放场地。
第10题:
预制构件出厂强度
预制构件混凝土养护
预制构件吊装位置
预制构件运输
预制构件预留孔洞
第11题:
应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含预制构件深化设计)、施工等单位。
应将施工图设计文件涉及结构安全、主要使用功能、建筑节能、预制装配率等方面的重大变更委托原施工图审查机构重新进行审查,并报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重新备案。
应组织首批预制构件产品质量验收、施工现场首层或首个有代表性施工段预制构件试拼装验收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工程质量验收可分阶段进行。
应向建设(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等相关单位进行设计交底。
第12题:
组织首批预制构件产品质量验收、施工现场首层或首个有代表性施工段预制构件试拼装验收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工程质量验收可分阶段进行。
应向建设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等相关单位进行设计交底。
参加首批预制构件产品、首层或首个有代表性施工段预制构件试拼装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参与工程质量事故及有关结构安全、主要使用功能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并参与相应技术处理措施的制定。
第13题:
A、PC结构成品生产、构件制作、现场装配等各环节流程,应用建全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
B、每块出厂的预制构件都应有产品合格证明
C、运输到现场的PC构件应具备完整的质量控制资料
D、PC构件的预制不具有重复性
第14题:
A、施工组织难度大
B、预制构件的自重大
C、预制构件种类少
D、预制构件节点施工
E、总平面管理要求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依据湖南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质量管理技术导则》3页3.1.2条,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前,应与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沟通按照要求和标准制定制作方案并进行交底,制作方案应包括()。
第19题:
依据《湖南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导则》第九条,建设单位()。
第20题:
依据《湖南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导则》第八条,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预制构件安装,()在施工现场以首层或首个有代表性施工段为样板,按试拼装方案进行试拼装,根据试拼装情况研究确定后续施工方案、明确质量控制措施及其关键控制点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
第21题:
应
必须
宜
可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验收分为预制构件的质量验收和安装连接质量验收
混凝土预制构件出场时的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设计强度的60%
混凝土预制构件调运,吊索水平夹角不宜小于60°,不应小于45°
关于危险性较大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相关施工机械在安装前应编制专项安装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