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根据抽样方案和样本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数,可以对批做出( )的检验结论。
A.对C类判不接收
B.对A类判接收
C.对B类判接收
D.对B、C类均判不接收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检验中出现任一检验项目不合格时,判该终端为不合格,应重新进行调换或修理。
A对
B错
第6题:
关于监督抽样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第7题:
检验中出现任一检验项目不合格时,判该终端为不合格,应重新进行调换或修理。
第8题:
抽样程序指使用()判断批合格与否的过程。
第9题:
有一计点抽样检验方案为(13,21),判别批合格的规则是:从批中随机抽取13个单位产品,若d≤21个(),则判该产品合格。
第10题:
关于连续抽样方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11题:
批退
待判
特采
返工
第12题:
不合格品数
每单位产品不合格数
不合格数
每百单位不合格数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脂肪族聚氨酯面层进场检验若有一项及以上技术要求不合格时,应双倍抽样检验该项目,若仍有一项不合格()。
第18题:
计数值标准型二次抽样检验方案是规定在一定样本容量n时的最高允许的批合格判定数c,记作(n,c),并在二次抽检后给出判断检验批是否合格的结论。
第19题:
抽样方案中预先规定判定批产品不合格的样本中最小不合格数称为()。
第20题:
铝合金检验结果的尺寸偏差不合格时,判该批不合格,但允许逐根检验,合格者交货。
第21题:
样本中检验不合格品数达到不合格判定数时即判()。
第22题:
则判该批不合格
则判整批不合格
则判样品不合格
则判为废品
第23题:
最初为全数检验
合格品连续出现一定个数后转为抽样检验
当出现一定数目的不合格品后再转为全数检验
大多适用于具有破坏性的检验
可保证产品不合格品率不超过平均检出质量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