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包括三个结构形式与建造规模完全一样的单体建筑,施工过程共由五个施工过程组成,分别为: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地上结构、二次砌筑、装饰装修。根据施工工艺要求,地上结构施工完毕后,需等待 2 周后才能进行二次砌筑。 该工程采用五个专业工作队组织施工,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见表基础施工 5、6、7 三个月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统计数据的直方图如图 3—1 所示。【问题】 (1)本题目组织的属于何种形式的流水施工,流水施工的组织形式还有哪些? (2)绘制其流水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每两周为一个单位),计算总工期。 (3

题目
某工程包括三个结构形式与建造规模完全一样的单体建筑,施工过程共由五个施工过程组成,分别为: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地上结构、二次砌筑、装饰装修。根据施工工艺要求,地上结构施工完毕后,需等待 2 周后才能进行二次砌筑。
该工程采用五个专业工作队组织施工,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见表


基础施工 5、6、7 三个月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统计数据的直方图如图 3—1 所示。

【问题】
(1)本题目组织的属于何种形式的流水施工,流水施工的组织形式还有哪些?
(2)绘制其流水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每两周为一个单位),计算总工期。
(3)如果要求加合理快工期,应组织何种流水?应需要增加那些专业施工队伍?工期是多少?
(4)针对基础施工,指出 5、6、7 三个月的直方图分别属于哪种类型,并分别说明其形成原因。


相似考题
更多“某工程包括三个结构形式与建造规模完全一样的单体建筑,施工过程共由五个施工过程组成,分别为: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地上结构、二次砌筑、装饰装修。根据施工工艺要求,地上结构施工完毕后,需等待 2 周后才能进行二次砌筑。 ”相关问题
  • 第1题:

    【背景资料】哈尔滨某商场工程,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4210m2。筏板基础,框架结构,
    现浇混凝土楼板,办公区有部分砌体构造。砌筑砂浆、混凝土现场搅拌。质量标准
    :合格。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组建了项目部。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进场后组织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了全面部署

    事件二:地下室结构完成后,建设单位对地上结构进行了重大修改。致使现场停工2
    个月,地上结构50%工程量进人冬期施工。
    问题:
    1.事件一中,项目部进行施工部署应充分了解拟建工程的哪些内容?
    2.围绕施工部署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组成内容有哪些?
    3.事件二中,对砌体工程冬期施工材料有哪些规定和措施?
    4.事件二中,冬期施工现浇混凝土板的测温与频次有哪些规定?


    答案:
    解析:
    1.应充分了解拟建工程的内容有:
    (1)工程情况;(2)建设要求;(3)施工条件。
    2.组成内容有:
    (1)施工进度计划;
    (2)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3)施工方法;
    (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5)主要施工管理计划。
    3.冬期施工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和措施:
    (1)砖、砌块在砌筑前,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
    (2)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冻后表面结冰、污染的砖或砌块;
    (3)砌筑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不得使用无水泥拌制的砂浆;
    (4)现场拌制砂浆所用砂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Omm的冻结块或冰块;
    (5)石灰膏、电石渣膏等材料应有保温措施,遭冻结时应经融化后方可使用;
    (6)砂浆拌合水温不宜超过80,砂加热温度不宜超过40且水泥不得与80
    以上热水直接接触;
    (7)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且不得二次加水调整砂浆和易性。
    4.测温的规定有:
    (1)室外气温测量最高、最低气温;
    (2)环境温度每昼夜不少于4次;
    (3)搅拌机棚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4)混凝土出机、浇筑、入模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5)水、水泥、矿物掺合料、砂、石及外加剂溶液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砂加热温度不宜超过40且水泥不得与80
    以上热水直接接触;
    (7)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且不得二次加水调整砂浆和易性。
    4.测温的规定有:
    (1)室外气温测量最高、最低气温;
    (2)环境温度每昼夜不少于4次;
    (3)搅拌机棚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4)混凝土出机、浇筑、入模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5)水、水泥、矿物掺合料、砂、石及外加剂溶液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且水泥不得与80
    以上热水直接接触;
    (7)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且不得二次加水调整砂浆和易性。
    4.测温的规定有:
    (1)室外气温测量最高、最低气温;
    (2)环境温度每昼夜不少于4次;
    (3)搅拌机棚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4)混凝土出机、浇筑、入模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5)水、水泥、矿物掺合料、砂、石及外加剂溶液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以上热水直接接触;
    (7)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且不得二次加水调整砂浆和易性。
    4.测温的规定有:
    (1)室外气温测量最高、最低气温;
    (2)环境温度每昼夜不少于4次;
    (3)搅拌机棚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4)混凝土出机、浇筑、入模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5)水、水泥、矿物掺合料、砂、石及外加剂溶液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 第2题:

    (一)某工程包括四栋完全相同的混合结构的住宅楼,以每个单栋为一个施工流水段组织单位工程流水施工。已知:
    (1)地下工程有四个施工过程:土方开挖、基础施工、结构施工、回填土,四个施工过程流水节拍均为2周。
    (2)地上工程有三个施工过程: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室外工程,三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4、4、2周。
    问题:
    1.地下工程适合采用哪种形式的流水施工方式 常见流水施工方式还有哪些
    2.地上工程采用哪种形式流水施工其工期较短 并计算其流水施工工期。
    3.如果地上工程和地下工程作为一个流水施工对象,绘制该工程工期较短的施工总进度计划横道图,并计算流水施工工期。


    答案:
    解析:
    1.(1)适合采用等节奏流水施工。
    (2)常见流水施工方式还有无节奏流水施工、异步距异节奏流水施工、等步距异节奏流水施工。
    2.(1)等步距异节奏流水施工(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2)施工过程n=3;施工段数m=4;
    流水步距K=min(4、4、2)=2 周
    专业队数=4/2+4/2+2/2=5 个
    工期=(5-1)×2+4×2=16 周
    3.



    @##

  • 第3题:

    某基础工程包括挖基槽、做垫层、砌基础和回填土4个施工过程,分为4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的流水节拍(如表所示,时间单位:天)。根据施工工艺要求,在砌筑基础与回填土之间的间歇时间为2天。

    <1> 、试确定相邻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及流水施工工期,并绘制进度计划。


    答案:
    解析:
    1. 根据流水节拍表的相关内容可以确定:
    (1)确定施工段数目:n=4;
    (2)确定施工过程数:m=4;
    (3)根据“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求流水步距:
    ①施工段①累加数列:2,4,7,10
    ②施工段②累加数列:1,2,4,6
    ③施工段③累加数列:3,6,10,14
    ④施工段④累加数列:1,2,4,6
    施工段①与施工段②的流水步距:

    故K1,2=6(天);
    施工段②与施工段③的流水步距:

    故K2,3=1(天);
    施工段③与施工段④的流水步距:

    故K3,4=10(天)。
    (4)计算流水施工工期
    T=ΣK+Σtn+ΣG+ΣZ–ΣC
    =6+1+10+6+2+0-0
    =25(天)
    (5)绘制流水施工进度图

  • 第4题:

    背景某工程包括四幢完全相同的砖混住宅楼,以每个单幢为一个施工流水段组织单位工程流水施工。已知:
    (1)地面±0.00m以下部分有四个施工过程: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底层预制板安装、回填土,四个施工过程流水节拍均为2周。
    (2)地上部分有三个施工过程: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室外工程,三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4周、4周、2周。
    问题(1)地下主体工程适合采用何种形式的流水施工方式?并计算流水施工工期。
    (2)地上工程适合采用何种形式的流水施工形式?并计算流水施工工期。
    (3)如果地上、地下均采用相应适合的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现在要求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最大限度地搭接,各施工过程间均没有间歇时间,计算最大限度搭接时间。
    (4)试按第3问的条件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并计算总工期。


    答案:
    解析:


    (3)最大限度的搭接时间,即最早的施工段地下部分最后一个施工过程完成后,迅速开始此施工段地上部分后续施工。此时其他施工段地下部分仍继续施工,这一段时间即为最大限度的搭接时间。地下部分最后的施工过程为回填土,回填土施工过程在四个流水段上的流水节拍为:2、2、2、2周,其中第一个施工段施工2周结束后,即开始进入地上部分施工,故最大限度搭接时间为剩余三个施工段施工时间:2+2+2=6周。
    (4)当第一幢地下工程完成后即可进行地上工程,则总工期应按如下式计算:



  • 第5题:

    某工程包括四幢完全相同的砖混住宅楼,以每个单幢为一个施工流水段组织单位工程流水施工。已知: (1)地面±0.00m以下部分有四个施工过程: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底层管沟预制板安装、回填土,四个施工过程流水节拍均为2周。 (2)地上部分有三个施工过程: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室外工程,三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4周、4周、2周。 地上工程适合采用何种形式的流水施工?该流水形式的特点有哪些并计算流水施工工期。


    正确答案: 地上部分适合采用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成倍节拍流水施工的特点:同一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流水段上的流水节拍彼此相等,不同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之间存在一个最大公约数。流水步距等于各个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每个专业工作队都能连续作业,施工段间都没有间歇时间。专业工作队数目大于施工过程数目。
    施工过程:N=3;
    施工段数:M=4;
    流水步距:K=min(4,4,2)=2;
    专业队数:b1=4/2=2,
    B.2=4/2=2,
    B.3=2/2=1;
    总队数N’=2+2+1=5;
    工期T地上=(M+N’-1)×K=(4+5-1)×2=16周。

  • 第6题:

    哈尔滨某商场工程,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4210m2。筏板基础,框架结构,现浇混凝土楼板办公区有部分砌体工程。砌筑砂浆、混凝土现场搅拌。质量标准:合格。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组建了项目部。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进场后组织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了全面部署。 事件二:地下室结构完成后,建设单位对地上结构进行了重大修改。致使现场停工2个月,地上结构50%工程量进入冬期施工。 围绕施工部署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组成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组成内容有:
    (1)施工进度计划;
    (2)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3)施工方法;
    (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5)主要施工管理计划。

  • 第7题:

    某工程包括四幢完全相同的砖混住宅楼,以每个单幢为一个施工流水段组织单位工程流水施工。已知: (1)地面±0.00m以下部分有四个施工过程: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底层管沟预制板安装、回填土,四个施工过程流水节拍均为2周。 (2)地上部分有三个施工过程: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室外工程,三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4周、4周、2周。 地下工程适合采用何种形式的流水施工方式?简要描述组织过程并计算流水施工工期。


    正确答案: 地下部分适合采用等节奏流水施工。组织过程:第一、把项目划分为若干个施工过程;第二、把项目划分为若干个施工段;第三、组建专业工作队,并确定其在每一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第四、各专业工作队依次连续地在各施工段上完成同样的作业;第五、各专业工作队的工作适当地搭接起来。
    施工过程:N=4;
    施工段数:M=4;
    流水步距:K=2;
    工期T地下=(M+N-1)×K=(4+4-1)×2=14周。

  • 第8题:

    问答题
    某工程包括四幢完全相同的砖混住宅楼,以每个单幢为一个施工流水段组织单位工程流水施工。已知: (1)地面±0.00m以下部分有四个施工过程: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底层管沟预制板安装、回填土,四个施工过程流水节拍均为2周。 (2)地上部分有三个施工过程: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室外工程,三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4周、4周、2周。 如果地上、地下均采用相适合的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现在要求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最大限度地搭接,各施工过程间均没有间歇时间,计算最大限度搭接时间。

    正确答案: 最大限度搭接时间,即最早的施工段地下部分最后一个施工过程完成后,迅速开始此施工段地上部分后续施工。此时其他施工段地下部分仍继续施工,这一段时间即为最大限度搭接时间。
    地下部分最后的施工过程为回填土,回填土施工过程在四个流水段上的流水节拍为:2周、2周、2周、2周,其中第一个施工段施工2周结束后,即开始进入地上部分施工,故最大限度搭接时问为剩余三个施工段施工时间:2+2+2=6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哈尔滨某商场工程,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4210m2。筏板基础,框架结构,现浇混凝土楼板办公区有部分砌体工程。砌筑砂浆、混凝土现场搅拌。质量标准:合格。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组建了项目部。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进场后组织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了全面部署。 事件二:地下室结构完成后,建设单位对地上结构进行了重大修改。致使现场停工2个月,地上结构50%工程量进入冬期施工。 事件一中,项目部进行施工部署应充分了解拟建工程的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应充分了解拟建工程的内容有:
    (1)工程情况;(2)建设要求;(3)施工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哈尔滨某商场工程,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4210m2。筏板基础,框架结构,现浇混凝土楼板办公区有部分砌体工程。砌筑砂浆、混凝土现场搅拌。质量标准:合格。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组建了项目部。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进场后组织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了全面部署。 事件二:地下室结构完成后,建设单位对地上结构进行了重大修改。致使现场停工2个月,地上结构50%工程量进入冬期施工。 事件二中,对砌体工程冬期施工材料有哪些规定和措施?

    正确答案: 冬期施工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和措施:
    (1)砖、砌块在砌筑前,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
    (2)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冻后表面结冰、污染的砖或砌块;
    (3)砌筑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不得使用无水泥拌制的砂浆;
    (4)现场拌制砂浆所用砂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Omm的冻结块或冰块;
    (5)如果使用石灰膏、电石渣膏等材料应有保温措施,遭冻结时应经融化后方可使用;
    (6)砂浆拌合水温不宜超过80℃,砂加热温度不宜超过40℃且水泥不得与80℃以上热水直接接触;
    (7)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且不得二次加水调整砂浆和易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某工程包括四幢完全相同的砖混住宅楼,以每个单幢为一个施工流水段组织单位工程流水施工。已知: (1)地面±0.00m以下部分有四个施工过程: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底层管沟预制板安装、回填土,四个施工过程流水节拍均为2周。 (2)地上部分有三个施工过程: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室外工程,三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4周、4周、2周。 地下工程适合采用何种形式的流水施工方式?简要描述组织过程并计算流水施工工期。

    正确答案: 地下部分适合采用等节奏流水施工。组织过程:第一、把项目划分为若干个施工过程;第二、把项目划分为若干个施工段;第三、组建专业工作队,并确定其在每一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第四、各专业工作队依次连续地在各施工段上完成同样的作业;第五、各专业工作队的工作适当地搭接起来。
    施工过程:N=4;
    施工段数:M=4;
    流水步距:K=2;
    工期T地下=(M+N-1)×K=(4+4-1)×2=14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1.背景 某工程包括四幢完全相同的砖混住宅楼,以每个单幢为一个施工流水段组织单位工程流水施工。已知: (1)地面±0.00m以下部分有四个施工过程: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底层预制板安装、回填土,四个施工过程流水节拍均为2周。 (2)地上部分有三个施工过程: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室外工程,三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4周、4周、2周。 2.问题 (1)地下主体工程适合采用何种形式的流水施工方式?并计算流水施工工期。 (2)地上工程适合采用何种形式的流水施工形式?并计算流水施工工期。 (3)如果地上、地下均采用相应适合的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现在要求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最大限度地搭接,各施工过程间均没有间歇时间,计算最大限度搭接时间。 (4)试按第3问的条件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并计算总工期。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2013年案例一)
    【背景资料】
    某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6000m2,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填充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建设单位分别与中标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二:监理工程师巡视第四层填充墙砌筑施工现场时,发现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墙体直接从结构楼面开始砌筑,砌筑到梁底并间歇2天后立即将其补砌挤紧。
    【问题】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指事件二中填充墙砌筑过程中的错误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的做法。


    答案:
    解析:
    错误之处一: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体直接从结构楼面开始砌筑。
    正确做法:根据相关要求,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时,墙底部宜现浇混凝土坎台等,其高度宜为150mm。
    错误之处二:砌筑到梁底并间歇2d后立即将其补齐挤紧。
    正确做法:该项工作应在间歇不少于14d后,采用黏土砖或灰砂砖45°~60°斜砌顶紧。

  • 第14题:

    某学校扩建三栋教学楼,针对三栋楼的地基与基础施工,共由四个施工过程组成,根据施工工艺要求,施工过程Ⅱ完成后需等待1 周才能进行Ⅲ施工过程,现在拟采用四个专业工作队组织施工,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见下表:
    流水节拍表(周)

    【问题】1、该流水节拍表属于何种形式的流水施工,流水施工组织形式还有哪些?
    2.根据流水节拍表计算三栋教学楼的总工期,并绘制横道图。


    答案:
    解析:
    1.属于无节奏流水施工。流水施工组织形式还有:
    等节奏流水施工、异节奏流水施工。
    2.1)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累加数列:
    Ⅰ:2 5 9
    Ⅱ:3 5 8
    Ⅲ:5 9 13
    Ⅳ:1 3 5
    2)错位相减, 取最大值得流水步距:


  • 第15题:

    背景某群体工程由三个独立的单体建筑组成,每个单体均有如下四个施工过程:基础、主体结构、二次砌筑、装饰装修。现拟考虑以每个单体作为一个施工段,四个施工过程采用四个作业队组织无节奏流水施工。各单体结构形式、工程体量设计均不同,根据施工产量定额计算出三个单体各施工过程所需施工时间如下表所示。单体施工时间表



    问题(1)三个单体施工先后顺序没有其他条件限制,请找出总工期最短时其施工先后顺序。(2)按此方案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计划。


    答案:
    解析:
    (1)可能的施工顺序有:Ⅰ→Ⅱ→Ⅲ;Ⅰ→Ⅲ→Ⅱ;Ⅱ→Ⅰ→Ⅲ;Ⅱ→Ⅲ→Ⅰ;Ⅲ→Ⅰ→Ⅱ;Ⅲ→Ⅱ→Ⅰ等6种可能情况。计算每一种可能情况的工期:1)顺序一:Ⅰ→Ⅱ→Ⅲ;K1,2=2;K2,3=7;K3,4=2;则工期T1=(3+2+4)+2+7+2=20月。
    2)顺序二:Ⅰ→Ⅲ→Ⅱ;K1.2=2;K2,3=6;K3,4=2;则工期T1=(3+4+2)+2+6+2=19月。
    3)顺序三:Ⅱ→Ⅰ→Ⅲ;K1.2=4;K2,3=7;K3,4=2;则工期T1=(2+3+4)+4+7+2=22月。
    4)顺序四:Ⅱ→Ⅲ→Ⅰ;K1.2=4;K2,3=6;K3,4=3;则工期T1=(2+4+3)+4+6+3=22月。
    5)顺序五:Ⅲ→Ⅰ→Ⅱ;K1,2=2;K2,3=6;K3,4=3;则工期Tl=(4+3+2)+2+6+3=20月。
    6)顺序六:Ⅲ→Ⅱ→Ⅰ;K1,2=3;K2,3=6;K3,4=3;则工期T1=(4+2+3)+3+6+3=21月。
    由此可见,总工期19个月时工期最短,其施工先后顺序为:Ⅰ→Ⅲ→Ⅱ(2)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如下:



  • 第16题:

    某学校新建四栋结构形式与规模完全相同的职工宿舍。每栋楼的施工过程为:土方开挖、做基础、地上结构三个施工过程。按照施工过程持续时间分别为3周、3周、6周。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层高7层,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合同。合同约定装饰装修工程由建设单位指定分包。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在施工前,主体结构设计方应建设单位要求发生重大修改。现场监理机构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重新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事件2:该工程屋面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毕持续淋水1h后进行检查,并进行了蓄水试验,蓄水时间12h。厨房防水层完成后,蓄水试验时间为12h。
    事件3: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完成,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总承包单位未参加。验收后装饰装修工程单位将工程有关资料移交给建设单位。
    问题:
    1.事件一中,除了设计修改的情况外,还有哪些情况发生后也需要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并重新审批?
    2.绘制该工程工期较短的施工总进度计划横道图,并计算流水施工工期。
    3.判断事件2对屋面防水层进行的淋水试验和蓄水试验的做法是否符合要求?并说明理由。
    4.指出事件3中的错误之处,并分别给出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1.除了设计修改的情况外,还需要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并重新审批:
    (1)主要施工方法有重大调整;
    (2)主要施工资源配置有重大调整;
    (3)施工环境有重大改变;
    (4)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的实施和废止。
    2.流水步距:K=min(3,3,6)=3
    确定专业队数:bI=3/3=1
    BII=3/3=1
    BIII=6/3=2
    故:专业队总数N=2+1+1=4。
    流水施工工期:T=(M+N-1)K=(4+4-1)×3=21周

    3.(1)对屋面防水层进行的淋水试验和蓄水试验的做法不符合要求。
    理由:检查屋面有无渗漏、积水和排水系统是否畅通,应在雨后或持续淋水2h后进行。作蓄水检验的屋面,其蓄水时间不应少于24h。
    (2)厨房防水层完成后,蓄水试验时间为12h。
    厨房、厕浴间防水层完成后,应做24h蓄水试验,确认无渗漏时再做保护层和面层。设备与饰面层施工完后还应在其上继续做第二次24h蓄水试验,达到最终无渗漏和排水畅通为合格,方可进行正式验收。
    4.事件3中错误之处及其正确做法如下:
    (1)错误之处1:装饰装修工程验收总承包单位未参加。
    正确做法:装饰装修工程验收总承包单位应派人参加。
    (2)错误之处2:验收后装饰装修工程单位将工程有关资料移交给建设单位。
    正确做法:应将装饰装修工程有关资料移交给总承包单位。

  • 第17题:

    绿色施工评价按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 A、地基工程,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
    • B、基础工程,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
    • C、地基与基础工程,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
    • D、地基与基础工程,土方工程,结构工程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某工程包括四幢完全相同的砖混住宅楼,以每个单幢为一个施工流水段组织单位工程流水施工。已知: (1)地面±0.00m以下部分有四个施工过程: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底层管沟预制板安装、回填土,四个施工过程流水节拍均为2周。 (2)地上部分有三个施工过程: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室外工程,三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4周、4周、2周。 如果地上、地下均采用相适合的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现在要求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最大限度地搭接,各施工过程间均没有间歇时间,计算最大限度搭接时间。


    正确答案: 最大限度搭接时间,即最早的施工段地下部分最后一个施工过程完成后,迅速开始此施工段地上部分后续施工。此时其他施工段地下部分仍继续施工,这一段时间即为最大限度搭接时间。
    地下部分最后的施工过程为回填土,回填土施工过程在四个流水段上的流水节拍为:2周、2周、2周、2周,其中第一个施工段施工2周结束后,即开始进入地上部分施工,故最大限度搭接时问为剩余三个施工段施工时间:2+2+2=6周。

  • 第19题:

    盖挖逆作法的施工顺序()。

    • A、构筑围护结构之地下连续墙和结构中间桩柱→回填顶板以上土方→开挖施工结构顶板→往上施工地上建筑
    • B、开挖施工结构顶板→回填顶板以上土方→构筑围护结构之地下连续墙和结构中间桩柱→往上施工地上建筑
    • C、构筑围护结构之地下连续墙和结构中间桩柱→开挖施工结构顶板→回填顶板以上土方→往上施工地上建筑
    • D、开挖施工结构顶板→构筑围护结构之地下连续墙和结构中间桩柱→回填顶板以上土方→往上施工地上建筑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问答题
    哈尔滨某商场工程,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4210m2。筏板基础,框架结构,现浇混凝土楼板办公区有部分砌体工程。砌筑砂浆、混凝土现场搅拌。质量标准:合格。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组建了项目部。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进场后组织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了全面部署。 事件二:地下室结构完成后,建设单位对地上结构进行了重大修改。致使现场停工2个月,地上结构50%工程量进入冬期施工。 围绕施工部署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组成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组成内容有:
    (1)施工进度计划;
    (2)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3)施工方法;
    (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5)主要施工管理计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哈尔滨某商场工程,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4210m2。筏板基础,框架结构,现浇混凝土楼板办公区有部分砌体工程。砌筑砂浆、混凝土现场搅拌。质量标准:合格。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组建了项目部。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进场后组织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了全面部署。 事件二:地下室结构完成后,建设单位对地上结构进行了重大修改。致使现场停工2个月,地上结构50%工程量进入冬期施工。 事件二中,冬期施工现浇混凝土板时对测温与频次有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 测温与频次的规定有:
    (1)室外气温测量最高、最低气温;
    (2)环境温度每昼夜不少于4次;
    (3)搅拌机棚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4)混凝土出机、浇筑、入模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5)水、水泥、矿物掺合料、砂、石及外加剂溶液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背景 某工程包括三个结构形式与建造规模完全一样的单体建筑,共由五个施工过程组成,分别为: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地上结构、二次砌筑、装饰装修。根据施工工艺要求,地上结构施工完毕后,需等待2周后才能进行二次砌筑。 现在拟采用五个专业工作队组织施工,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见表1A420011。 施工过程编号施工过程流水节拍(周) I土方开挖2 II基础施工2 III地上结构6 IV二次砌筑4 V装饰装修4 问题 (1)按上述五个专业工作队组织流水施工属于何种形式的流水施工,绘制其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图,并计算总工期。 (2)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本工程比较适合采用何种形式的流水施工形式,并简述理由。 如果采用第二问的方式,重新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并计算总工期。

    正确答案: 分析与答案
    (1)按上述五个专业工作队组织的流水施工属于无节奏流水施工。根据表1A420011中数据,采用"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简称'大差法'),'计算流水步距:
    ①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累加数列:
    施工过程1:246
    施工过程II:246
    施工过程III:61218
    施工过程IV:4812
    施工过程V:4812
    ②错位相减,取最大值得流水步距KI,II:=2
    KII,III:=2
    KIII,IV:=10
    KIV,V:=4
    总工期T=∑Ki+Tn+∑tg(Tn为流水施工最后一个施工过程的流水持续时间总和)
    =(2+2+10+4)+(4+4+4)+2=32周
    (2)本工程比较适合采用成倍节拍流水施工。理由:因五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2、2、6、4、4,存在最大公约数,且最大公约数为2,所以本工程组织成倍节拍流水施工最理想。
    (3)如采用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则应增加相应的专业队。
    流水步距:K=min(2,2,6,4,4)=2周
    确定专业队数:B=t/k
    BI=2/2=1
    BII=2/2=1
    BIII=6/2=3
    BIV=4/2=2
    BV=4/2=2
    故专业总队数为N=1+1+3+2+2=9
    流水施工工期:T=(M+N-1)*K+tg=(3+9-1)*2+2=24(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某工程包括四幢完全相同的砖混住宅楼,以每个单幢为一个施工流水段组织单位工程流水施工。已知: (1)地面±0.00m以下部分有四个施工过程: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底层管沟预制板安装、回填土,四个施工过程流水节拍均为2周。 (2)地上部分有三个施工过程: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室外工程,三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4周、4周、2周。 地上工程适合采用何种形式的流水施工?该流水形式的特点有哪些并计算流水施工工期。

    正确答案: 地上部分适合采用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成倍节拍流水施工的特点:同一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流水段上的流水节拍彼此相等,不同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之间存在一个最大公约数。流水步距等于各个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每个专业工作队都能连续作业,施工段间都没有间歇时间。专业工作队数目大于施工过程数目。
    施工过程:N=3;
    施工段数:M=4;
    流水步距:K=min(4,4,2)=2;
    专业队数:b1=4/2=2,
    B.2=4/2=2,
    B.3=2/2=1;
    总队数N’=2+2+1=5;
    工期T地上=(M+N’-1)×K=(4+5-1)×2=16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