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办公楼工程,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础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收工作。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桩基工程分包给一家专业施工单位。竣工验收时,总承包单位完成了自查、自评工作,填写了工程竣工报验单,并将全部竣工资料报送项目监理机构,申请竣工验收。总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过程中均按要求进行了验收,即签署了竣工报验

题目
某办公楼工程,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础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收工作。
  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桩基工程分包给一家专业施工单位。竣工验收时,总承包单位完成了自查、自评工作,填写了工程竣工报验单,并将全部竣工资料报送项目监理机构,申请竣工验收。总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过程中均按要求进行了验收,即签署了竣工报验单,并向建设单位提交了质量评估报告。建设单位收到监理单位提交的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后,即将该工程正式投入使用。
  问题:
  1.验槽的组织方式是否妥当?
  2.基坑验槽还包括哪些内容?
  3.该综合楼达到什么条件后方可竣工验收?
  4.指出工程竣工验收时,总监理工程师在执行验收程序方面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5.建设单位收到监理单位提交的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即将该工程正式投入使用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相似考题

3.【背景资料】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12层,总建筑面积26800㎡,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其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孔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二: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了适当空隙,间隔48h后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总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但还缺少部分建筑工程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问题】 1.事件一中,验槽的组织方式是否妥当?基坑验槽还应包括哪些内容(至少列出四项)?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列出筋复验的主要内容。 3.事件三中,判断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是否合理,并给出理由。 4.事件四中,根据《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2009的规定,指出建筑工程资料分为哪几类?建设单位对工程资料的安排是否妥当?并给出理由。

4.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12层,总建筑面积26800m2,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其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一: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孔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事件二: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入了使用。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了适当空隙,间隔48h后用斜砖补砌挤紧。事件四:总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的资料。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问题:1.事件一中,验槽的组织方式是否妥当?基坑验槽还应包括哪些内容(至少列出四项)?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列出钢筋质量验证时材质复验的主要内容。3.事件三中,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指出此工序下填充墙每验收批的抽检数量。判断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是否合理,并给出理由。4.事件四中,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指出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哪些竣工验收资料?建设单位对工程资料的安排是否妥当?并给出理由。

更多“某办公楼工程,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础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收工作。 ”相关问题
  • 第1题:

    背景资料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总建筑面积26800m2,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难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难槽工作。
    事件二: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的适当空隙,间隔了48小时即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总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资料。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1.事件一中,验槽的组织方式是否妥当?基坑验槽还包括哪些内容?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列出钢筋质量验证时材质复验的主要内容
    3.事件三中,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指出此工序下填充墙片每验收批的抽检数量。判断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4.事件四中,根据《建设工程先是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指出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哪些竣工验收资料?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竣工资料移交的要求是否妥当?并给出正确的做法


    答案:
    解析:
    1.事件一中,验槽的组织方式不妥当,验槽应该先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自检,自检合格后向监理机构提出验收申请,由总监组织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共同进行验槽。验槽还应该包括下列内容
    :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槽的开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检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开挖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
    3)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
    4)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物稳定是否有影响;
    5)检查核实分析钎探资料,对存在的异常点位进行复核检查。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做法不妥,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品种、同一类型、同一生产批次的进场材料应根据相应建筑材料质量标准与管理规程、规范要求的代表数量确定取样批次,抽取样品进行复试。钢筋质量验证时材质复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之比不应小于1.25,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之比不应大于1.3)。

    3.此工序下填充墙片抽检数量为每验收批的10%墙片(每两柱间的填充墙为一墙片)且不少于3片墙。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不妥,当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等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14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4.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的竣工验收资料为:
    1)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实验报告;
    2)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竣工资料移交的要求不妥当。装饰装修工程属于分包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各专业承包单位应向施工总承包单位移交施工资料,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向建设单位移交施工资料,监理机构向建设单位移交资料。

  • 第2题: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总建筑面积26800m2 ,筏
    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
    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
    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
    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
    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难槽。首
    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
    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
    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难槽工作。
    事件二:
    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
    准使用的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
    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
    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
    留下的适当空隙,间隔了48 小时即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
    总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
    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
    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
    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
    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身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
    建设单位移交。

    3. 事件三中,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指
    出此工序下填充墙片每验收批的抽检数量。判断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
    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3. 此工序下填充墙片抽检数量为每验收批的10%墙片(每两柱间的
    填充墙为一墙片)且不少于3 片墙。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不妥,当填
    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等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
    隔14d 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 第3题: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总建筑面积26800m2 ,筏
    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
    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
    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
    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
    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难槽。首
    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
    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
    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难槽工作。
    事件二:
    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
    准使用的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
    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
    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
    留下的适当空隙,间隔了48 小时即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
    总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
    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
    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
    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
    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身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
    建设单位移交。

    2. 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列出钢筋质量验证时材质
    复验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2. 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做法不妥,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品种、
    同一类型、同一生产批次的进场材料应根据相应建筑材料质量标准与管
    理规程、规范要求的代表数量确定取样批次,抽取样品进行复试。
    钢筋质量验证时材质复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伸长率和冷弯。(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抗拉强度
    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之比不应小于1.25,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
    度标准值之比不应大于1.3)。

  • 第4题: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98000m2,劲性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地下3层,地上46层,建筑高度约203m。基坑深度15m,桩基为人工挖孔桩,桩长18m。首层大堂高度为12m,跨度为24m。外墙为玻璃幕墙。吊装施工垂直运输采用内爬式塔吊,单个构件吊装最大重量为12t。总承包施工单位将劳务作业分包给A劳务公司。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附着式整体提升脚手架等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事件二: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孔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对钢柱进行施工质量检查中,发现对接焊缝存在夹渣、形状缺陷等质量问题,向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了整改要求。 事件四:由于工期较紧,施工总承包单位于晚上11点后安排了劲性钢结构构件进场和焊接作业施工。附近居民以施工作业影响夜间休息为由进行了投诉。当地相关主管部门在查处时发现:施工总承包单位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检测夜间施工场界噪声值达到60dB。 事件五:结构施工到30层时,开始插入二次结构施工,工期严重滞后,劳动力明显不足。为保证工期,A劳务公司将部分工作分包给了另一家有相应资质的B劳务公司,B劳务公司进场工人100人。因现场场地狭小,B劳务公司将工人安排在本工程地下室居住。工人上岗前,总承包单位项目部安全员向新进场的施工作业班组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双方签字确认。 除事件一中的外,该工程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还应有哪些项(至少列出4项)?


    正确答案: 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还有:
    (1)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2)土方开挖工程;
    (3),人工挖孔桩工程;
    (4)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或高大支撑模架工程);
    (5)玻璃幕墙工程;
    (6)内爬式塔吊拆除工程;
    (7)起重吊装工程。
    根据背景材料,既然是地下3层,证明基坑深度肯定超过5m,那么要论证方案的肯定有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
    有18m深的人工挖孔桩,超过16m深的人工挖孔桩必须专家论证。
    首层大堂高度为12m,跨度为24m,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也需要专家论证。
    建筑高度约203m,外墙为玻璃幕墙,施工高度超过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墙安装需要专家论证。
    垂直运输采用内爬式塔吊,高度在200m及以上内爬起重设备的拆除工程也需组织专家论证。
    单个构件吊装最大重量为12t,单件起吊重量在10O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需专家论证。
    注意:背景材料中没有涉及的,如拆除、爆破、爬模什么的,明显不会涉及的内容,建议不要在答题时哆嗦了。

  • 第5题: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98000m2,劲性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地下3层,地上46层,建筑高度约203m。基坑深度15m,桩基为人工挖孔桩,桩长18m。首层大堂高度为12m,跨度为24m。外墙为玻璃幕墙。吊装施工垂直运输采用内爬式塔吊,单个构件吊装最大重量为12t。总承包施工单位将劳务作业分包给A劳务公司。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附着式整体提升脚手架等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事件二: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孔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对钢柱进行施工质量检查中,发现对接焊缝存在夹渣、形状缺陷等质量问题,向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了整改要求。 事件四:由于工期较紧,施工总承包单位于晚上11点后安排了劲性钢结构构件进场和焊接作业施工。附近居民以施工作业影响夜间休息为由进行了投诉。当地相关主管部门在查处时发现:施工总承包单位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检测夜间施工场界噪声值达到60dB。 事件五:结构施工到30层时,开始插入二次结构施工,工期严重滞后,劳动力明显不足。为保证工期,A劳务公司将部分工作分包给了另一家有相应资质的B劳务公司,B劳务公司进场工人100人。因现场场地狭小,B劳务公司将工人安排在本工程地下室居住。工人上岗前,总承包单位项目部安全员向新进场的施工作业班组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双方签字确认。 写出事件四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所查处问题应采取的正确做法,并说明施工现场避免或减少光污染的防护措施。


    正确答案: (1)对所查处问题的正确做法为: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公告附近社区居民。
    (2)施工现场避免或减少光污染的防治措施有:
    1)夜间室外强光照明应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
    2)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63条规定:“夜间”是指晚22时至晨6时之间。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在第3.8款中对此规定进一步进行阐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昼间”是指6:00至22:00之间的时段;“夜间”是指22:00至次日6:00之间的时段。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需要(如考虑时差、作息习惯差异等)而对昼间、夜间的划分另有规定的,应按其规定执行。
    但作为全国统一的考试,只能按国家法律或规定作答,即:22:00至次日6:00之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30条规定:
    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
    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前款规定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
    夜间施工的证明,也就是业界通常所说的夜间施工许可证。
    故考试用书上进行如下阐述:
    (1)施工期间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制定降噪措施。确需夜间施工的,应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明,并公告附近社区居民。
    (2)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应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最后再仔细审下题,提问:写出对所查处问题的正确做法,不要再判断是否正确,也不需要过多地说原因,直接写正确做法。

  • 第6题:

    问答题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2层。总建筑面积26800m2,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其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孔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二: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了适当空隙,间隔48h后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总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的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事件一中,验槽的组织方式是否妥当?基坑验槽还应包括哪些内容(至少列出四项)?

    正确答案: 验槽组织方式:妥当。
    基坑验槽还应包括如下内容:1)基槽尺寸,2)槽底深度(坑底标高、开挖深度),3)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4)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5)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6)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或发生较大的土质扰动现象,7)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8)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2层,总建筑面积25800m2,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2: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人了使用。 事件3: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8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的适当空隙,间隔了48h即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4:总监理工程师在验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的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裝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事件3中,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指出此工序下填充墙片每验收批的抽检数量。判断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事件3中,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的规定,此工序下填充墙片每验收批的抽检数量:每验收批抽10%填充墙片(每两柱间的填充墙为1片墙),且不应少于3片墙。
    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不妥当。
    理由: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等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日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2层,总建筑面积25800m2,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2: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人了使用。 事件3: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8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的适当空隙,间隔了48h即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4:总监理工程师在验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的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裝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事件2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列出钢筋质量验证时材质复验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事件2中,施工单位的做法不妥当。
    钢筋质量验证时材质复验的主要内容: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2层,总建筑面积25800m2,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2: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人了使用。 事件3: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8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的适当空隙,间隔了48h即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4:总监理工程师在验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的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裝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事件1中,验槽的组织方式是否妥当?基坑验槽还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事件1中,验槽的组织方式不妥当。
    基坑验槽还应包括的内容:
    (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槽的开挖尺寸、槽底深度,检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开挖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
    (3)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地下人防工程等;
    (4)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
    (5)检查核实分析钎探资料,对存在的异常点位进行复核检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98000m2,劲性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地下3层,地上46层,建筑高度约203m。基坑深度15m,桩基为人工挖孔桩,桩长18m。首层大堂高度为12m,跨度为24m。外墙为玻璃幕墙。吊装施工垂直运输采用内爬式塔吊,单个构件吊装最大重量为12t。总承包施工单位将劳务作业分包给A劳务公司。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附着式整体提升脚手架等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事件二: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孔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对钢柱进行施工质量检查中,发现对接焊缝存在夹渣、形状缺陷等质量问题,向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了整改要求。 事件四:由于工期较紧,施工总承包单位于晚上11点后安排了劲性钢结构构件进场和焊接作业施工。附近居民以施工作业影响夜间休息为由进行了投诉。当地相关主管部门在查处时发现:施工总承包单位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检测夜间施工场界噪声值达到60dB。 事件五:结构施工到30层时,开始插入二次结构施工,工期严重滞后,劳动力明显不足。为保证工期,A劳务公司将部分工作分包给了另一家有相应资质的B劳务公司,B劳务公司进场工人100人。因现场场地狭小,B劳务公司将工人安排在本工程地下室居住。工人上岗前,总承包单位项目部安全员向新进场的施工作业班组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双方签字确认。 事件三中,焊缝产生夹渣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至少列出3项)?其处理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焊缝产生夹渣的原因可能有:
    (1)焊接材料质量不好;
    (2)焊接电流太小;
    (3)焊接速度太快;
    (4)熔渣密度太大;
    (5)阻碍熔渣上浮;
    (6)多层焊时熔渣未清除干净等。
    处理方法:先铲除夹渣处的焊缝金属,然后焊补。
    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焊缝易产生缺陷,为质量通病之一。焊缝缺陷通常分为六类:裂纹、孔穴、固体夹杂、未熔合、未焊透、形状缺陷和上述以外的其他缺陷。
    其中:固体夹杂有夹渣和夹钨两种缺陷。产生夹渣的主要原因是焊接材料质量不好、焊接电流太小、焊接速度太快、熔渣密度太大、阻碍熔渣上浮、多层焊时熔渣未清除干净等,其处理方法是铲除夹渣处的焊缝金属,然后焊补。产生夹钨的主要原因是氩弧焊时钨极与熔池金属接触,其处理方法是挖去夹钨处缺陷金属,重新焊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总建筑面积26800m2,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一: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事件二: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入了使用。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烧结空心砖)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的适当空隙,间隔了48小时即用斜砖补砌挤紧。事件四:总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资料。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问题1.事件一中,验槽的组织方式是否妥当?基坑验槽还包括哪些内容?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列出钢筋质量验证时材质复验的主要内容。3.事件三中,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指出此工序下填充墙片每验收批的抽检数量。判断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4.事件四中,根据《建设工程档案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指出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哪些竣工验收资料?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竣工资料移交的要求是否妥当?并给出正确的做法。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案例】某办公楼工程,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础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收工作。问题1:验槽的组织方式是否妥当?问题2:基坑验槽还包括哪些内容?问题3:该综合楼达到什么条件后方可竣工验收?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总建筑面积26800m2 ,筏
    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
    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
    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
    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
    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难槽。首
    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
    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
    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难槽工作。
    事件二:
    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
    准使用的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
    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
    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
    留下的适当空隙,间隔了48 小时即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
    总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
    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
    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
    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
    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身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
    建设单位移交。

    1. 事件一中,验槽的组织方式是否妥当?基坑验槽还包括哪些内
    容?

    答案:
    解析:
    1. 事件一中,验槽的组织方式不妥当,验槽应该先由施工总承包
    单位自检,自检合格后向监理机构提出验收申请,由总监组织勘察、设
    计、施工单位共同进行验槽。
    验槽还应该包括下列内容:
    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槽的开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检查
    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开挖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
    在,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
    3)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
    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
    4)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物稳定是否
    有影响;
    5)检查核实分析钎探资料,对存在的异常点位进行复核检查。

  • 第14题: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总建筑面积25800m2,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 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查,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 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查单位项目负责人的 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二: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的适当空隙,间隔了 48小时即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总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以及勘查、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的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 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1.事件一中,验槽的方式是否妥当?基坑验槽还包括哪些内容?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列出钢筋质量验证时材质复验的主要内容
    3.事件三中,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指出此工程填充墙片每验收批的抽检数量,判断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4.事件四中,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328),指出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哪些竣工验收资料?建设单位提出工程竣工资料移交的要求是否妥当?并给出正确的做法。


    答案:
    解析:
    1.不妥当,基坑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并清理后,施工单位必须会同勘察、设计、建设(或监理)等单位共同进行验槽。 基坑验槽还包括的内容:
    ①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槽的开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检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开挖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②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
    ③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
    ④检查基槽边坡边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
    ⑤检查核实分析钎探资料,对存在的异常点位进行复核检查。
    2.不妥当。钢筋进场应检验: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钢筋质量验证时材质复验的主要内容: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之比不应小于1.25 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之比不应大于1.3。
    3.抽检数量:每验收批抽10%填充墙片(每两柱间的填充墙为一墙片),且不应少于3片墙。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不妥当,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等填充墙砌筑完并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4.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的竣工验收资料有:
    (1)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2)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3)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4)有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5)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建设单位提出工程竣工资料移交的要求不妥当。
    正确做法: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移交施工资料;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各专业承包单位应向施工总承包单位移交施工资料;监理单位应向建设单位移交监理资料;工程资料移交时应及时办理相关移交手续,填写工程资料移交书、移交目录;建设单位应按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向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工程档案,并办理相关手续。有条件时,向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移交的工程档案应为 原件。

  • 第15题: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总建筑面积26800m2 ,筏
    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
    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
    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
    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
    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难槽。首
    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
    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
    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难槽工作。
    事件二:
    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
    准使用的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
    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
    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
    留下的适当空隙,间隔了48 小时即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
    总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
    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
    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
    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
    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身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
    建设单位移交。

    4. 事件四中,根据《建设工程先是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文件
    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指出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哪些竣工
    验收资料?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竣工资料移交的要求是否妥当?并给出
    正确的做法。

    答案:
    解析:
    4. 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的竣工验收资料为:
    1)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实验报告;
    2)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竣工资料移交的要求不妥当。装饰装修工程属
    于分包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各专业承包单位应向施工总承包单位
    移交施工资料,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向建设单位移交施工资料,监理机构
    向建设单位移交资料。

  • 第16题: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2层。总建筑面积26800m2,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其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孔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二: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了适当空隙,间隔48h后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总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的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事件四中,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GB/T50328-2014,指出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哪些竣工验收资料?建设单位对工程资料的安排是否妥当?并给出理由。


    正确答案: 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的资料为:
    ①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②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建设单位对工程资料的安排不妥当;
    理由:装饰装修工程属于专业分包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各专业承包单位应向施工总承包单位移交施工资料。施工总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移交施工资料。监理机构向建设单位移交监理资料。

  • 第17题:

    问答题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2层。总建筑面积26800m2,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其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孔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二: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了适当空隙,间隔48h后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总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的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事件四中,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GB/T50328-2014,指出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哪些竣工验收资料?建设单位对工程资料的安排是否妥当?并给出理由。

    正确答案: 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的资料为:
    ①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②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建设单位对工程资料的安排不妥当;
    理由:装饰装修工程属于专业分包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各专业承包单位应向施工总承包单位移交施工资料。施工总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移交施工资料。监理机构向建设单位移交监理资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2层。总建筑面积26800m2,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其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孔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二: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了适当空隙,间隔48h后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总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的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列出钢筋质量验证时材质复验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施工单位的做法:不妥。
    在钢筋质量验证时材质复验的内容有: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性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98000m2,劲性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地下3层,地上46层,建筑高度约203m。基坑深度15m,桩基为人工挖孔桩,桩长18m。首层大堂高度为12m,跨度为24m。外墙为玻璃幕墙。吊装施工垂直运输采用内爬式塔吊,单个构件吊装最大重量为12t。总承包施工单位将劳务作业分包给A劳务公司。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附着式整体提升脚手架等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事件二: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孔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对钢柱进行施工质量检查中,发现对接焊缝存在夹渣、形状缺陷等质量问题,向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了整改要求。 事件四:由于工期较紧,施工总承包单位于晚上11点后安排了劲性钢结构构件进场和焊接作业施工。附近居民以施工作业影响夜间休息为由进行了投诉。当地相关主管部门在查处时发现:施工总承包单位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检测夜间施工场界噪声值达到60dB。 事件五:结构施工到30层时,开始插入二次结构施工,工期严重滞后,劳动力明显不足。为保证工期,A劳务公司将部分工作分包给了另一家有相应资质的B劳务公司,B劳务公司进场工人100人。因现场场地狭小,B劳务公司将工人安排在本工程地下室居住。工人上岗前,总承包单位项目部安全员向新进场的施工作业班组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双方签字确认。 除事件一中的外,该工程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还应有哪些项(至少列出4项)?

    正确答案: 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还有:
    (1)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2)土方开挖工程;
    (3),人工挖孔桩工程;
    (4)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或高大支撑模架工程);
    (5)玻璃幕墙工程;
    (6)内爬式塔吊拆除工程;
    (7)起重吊装工程。
    根据背景材料,既然是地下3层,证明基坑深度肯定超过5m,那么要论证方案的肯定有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
    有18m深的人工挖孔桩,超过16m深的人工挖孔桩必须专家论证。
    首层大堂高度为12m,跨度为24m,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也需要专家论证。
    建筑高度约203m,外墙为玻璃幕墙,施工高度超过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墙安装需要专家论证。
    垂直运输采用内爬式塔吊,高度在200m及以上内爬起重设备的拆除工程也需组织专家论证。
    单个构件吊装最大重量为12t,单件起吊重量在10O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需专家论证。
    注意:背景材料中没有涉及的,如拆除、爆破、爬模什么的,明显不会涉及的内容,建议不要在答题时哆嗦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2层,总建筑面积25800m2,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2: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人了使用。 事件3: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8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的适当空隙,间隔了48h即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4:总监理工程师在验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的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裝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事件4中,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50328),指出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哪些竣工验收资料。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竣工资料移交的要求是否妥当,并给出正确的做法。

    正确答案: 事件4中,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50328),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的竣工验收资料:
    (1)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2)有施工总承包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竣工资料移交的要求不妥当。
    正确的做法:分包单位将自己的工程资料移交施工总承包单位,由施工总承包单位汇总整理后移交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工程资料单独整理移交建设单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98000m2,劲性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地下3层,地上46层,建筑高度约203m。基坑深度15m,桩基为人工挖孔桩,桩长18m。首层大堂高度为12m,跨度为24m。外墙为玻璃幕墙。吊装施工垂直运输采用内爬式塔吊,单个构件吊装最大重量为12t。总承包施工单位将劳务作业分包给A劳务公司。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附着式整体提升脚手架等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事件二: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孔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对钢柱进行施工质量检查中,发现对接焊缝存在夹渣、形状缺陷等质量问题,向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了整改要求。 事件四:由于工期较紧,施工总承包单位于晚上11点后安排了劲性钢结构构件进场和焊接作业施工。附近居民以施工作业影响夜间休息为由进行了投诉。当地相关主管部门在查处时发现:施工总承包单位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检测夜间施工场界噪声值达到60dB。 事件五:结构施工到30层时,开始插入二次结构施工,工期严重滞后,劳动力明显不足。为保证工期,A劳务公司将部分工作分包给了另一家有相应资质的B劳务公司,B劳务公司进场工人100人。因现场场地狭小,B劳务公司将工人安排在本工程地下室居住。工人上岗前,总承包单位项目部安全员向新进场的施工作业班组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双方签字确认。 事件二中,验槽的组织方式是否妥当?基坑验槽还应包括哪些内容(至少列出4项)?

    正确答案: 验槽组织方式妥当。
    基坑验槽还应包括如下内容:
    (1)基槽尺寸;
    (2)槽底深度(坑底标高、开挖深度);
    (3)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
    (4)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
    (5)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
    (6)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或发生较大的土质扰动现象;
    (7)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
    (8)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
    首先明确:建(构)筑物基坑均应进行施工验槽。基坑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并清理后,施工单位必须会N勘察、设计、建设(或NN)等单位共同进行验槽,合格后方能进行基础工程施工。由于需要召集勘察、设计等单位,故其通常应为建设单位(或委托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由此可见,事件一中基坑验槽组织方式是妥当的。
    针对验槽的内容,背景材料指出,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孔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然后核对了基坑的位置。至少还应该验核的内容有:
    (1)基槽尺寸、槽底深度(坑底标高、开挖深度),检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
    (2)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
    (3)核实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或发生较大的土质扰动现象;
    (4)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98000m2,劲性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地下3层,地上46层,建筑高度约203m。基坑深度15m,桩基为人工挖孔桩,桩长18m。首层大堂高度为12m,跨度为24m。外墙为玻璃幕墙。吊装施工垂直运输采用内爬式塔吊,单个构件吊装最大重量为12t。总承包施工单位将劳务作业分包给A劳务公司。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附着式整体提升脚手架等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事件二: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孔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对钢柱进行施工质量检查中,发现对接焊缝存在夹渣、形状缺陷等质量问题,向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了整改要求。 事件四:由于工期较紧,施工总承包单位于晚上11点后安排了劲性钢结构构件进场和焊接作业施工。附近居民以施工作业影响夜间休息为由进行了投诉。当地相关主管部门在查处时发现:施工总承包单位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检测夜间施工场界噪声值达到60dB。 事件五:结构施工到30层时,开始插入二次结构施工,工期严重滞后,劳动力明显不足。为保证工期,A劳务公司将部分工作分包给了另一家有相应资质的B劳务公司,B劳务公司进场工人100人。因现场场地狭小,B劳务公司将工人安排在本工程地下室居住。工人上岗前,总承包单位项目部安全员向新进场的施工作业班组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双方签字确认。 写出事件四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所查处问题应采取的正确做法,并说明施工现场避免或减少光污染的防护措施。

    正确答案: (1)对所查处问题的正确做法为: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公告附近社区居民。
    (2)施工现场避免或减少光污染的防治措施有:
    1)夜间室外强光照明应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
    2)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63条规定:“夜间”是指晚22时至晨6时之间。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在第3.8款中对此规定进一步进行阐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昼间”是指6:00至22:00之间的时段;“夜间”是指22:00至次日6:00之间的时段。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需要(如考虑时差、作息习惯差异等)而对昼间、夜间的划分另有规定的,应按其规定执行。
    但作为全国统一的考试,只能按国家法律或规定作答,即:22:00至次日6:00之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30条规定:
    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
    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前款规定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
    夜间施工的证明,也就是业界通常所说的夜间施工许可证。
    故考试用书上进行如下阐述:
    (1)施工期间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制定降噪措施。确需夜间施工的,应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明,并公告附近社区居民。
    (2)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应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最后再仔细审下题,提问:写出对所查处问题的正确做法,不要再判断是否正确,也不需要过多地说原因,直接写正确做法。

  • 第23题:

    问答题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2层。总建筑面积26800m2,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其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孔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二: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了适当空隙,间隔48h后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总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的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事件三中,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指出此工序下填充墙每验收批的抽检数量。判断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是否合理,并给出理由。

    正确答案: 填充墙每验收批的检验数量:抽10%填充墙片(每两柱间的填充墙为一墙片),且不应少于3片墙。
    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不合理。
    理由:应等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