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构成时间序列的基本因素包括( )。
A.被研究现象的计量单位
B.被研究现象的分组情况
C.被研究现象所属的时间
D.被研究现象的频数分布
E.反映该现象一定时间条件下数量特征的指标值
第2题:
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B、研究总体内部结构
C、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D、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第3题:
统计表是用来表达统计指标与研究对象之间数量关系的表格。统计表的优点体现在()。
A、可以避免文字的冗长叙述。
B、易于比较各个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
C、便于检查计算错误和项目遗漏
D、比全面深入的了解数据的情况
第4题:
构成时间序列的基本因素是( )。
A.被研究现象的频数分布
B.被研究现象的分组情况
C.被研究现象的计量单位
D.被研究现象所属时间
E.反映该现象一定时间条件下数量特征的指标值
第5题:
第6题:
统计分组的主要作用在于( )。
第7题:
()是构成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研究形象本身及形象与形象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8题:
旅游学的研究,包括某些重要分支的研究,总是以()的整体而不是以它的某一组成部分为研究对象
第9题:
统计分组的作用包括()。
第10题:
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研究总体规模总量
研究总体内部的结构
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第11题:
被研究现象的计量单位
被研究现象的分组情况
被研究现象的频数分布
反映该现象一定时间条件下数量特征的指标值
被研究现象所属时间
第12题:
层次关系
反馈关系
数量关系
人际关系
第13题:
统计分组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A、分组以被研究对象本质特征为基础
B、分组以被研究对象的具体特征为基础
C、分组标志要明确
D、分组要包含所有数据
E、分组要适当剔除极端数据
第14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5题:
统计表中的主词指的是()。
A、各种指标所描述的研究对象
B、描述研究对象的指标
C、配置在表上方标题中的资料
D、分布在表格中的数量特征
第16题:
时间序列由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分别为( )。
A.被研究现象所属时间
B.被研究现象分组情况
C.反映被研究现象一定空间条件下数量特征的指标值
D.被研究现象的动态性
E.反映被研究现象一定时间条件下数量特征的指标值
第17题:
构成时间序列的基本因素有()。
第18题:
统计学是从数量方面认识世界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以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为其研究对象的。
第19题:
在研究金属的结构时,用假想线条把各原子中心连起来构成的空间格子叫做(),表达其排列形式特征的最基本几何单元叫做晶胞,它的各边尺寸叫做晶体常数。
第20题:
课堂人种志的量化研究主要是以()描述研究对象。
第21题:
分组标志的选择()
第22题:
划分总体现象的类型
研究总体现象的结构和比例
研究总体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便于汇总数据
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第23题:
标题
标目
线条
数字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