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心理咨询师激发求助者自身潜力和行为能力,表明其使用了( )。
A.行为矫正技术
B.设身处地理解的技术
C.语义分析技术
D.无条件积极关注技术
第2题:
设身处地的理解意味着( )。
A.求助者学会站在咨询师的角度理解咨询师
B.咨询师从求助者的角度去知觉他们的世界
C.咨询师帮助求助者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世界
D.以上都正确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别人的情绪、需要、意图的能力属心理咨询技术中的技术()
第8题:
觉察他人情绪的能力就是所谓(),亦即能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设想。
第9题:
觉察()的能力就是所谓同理心,亦即能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设想。
第10题:
心理咨询师激发求助者自身的潜力和行为能力,表明其使用了()。
第11题:
第12题:
咨询师理解求助者的情感和认知,并要向求助者表达他们的情感和认知以被准确理解
咨询师从求助者的角度去知觉他们的世界
咨询师帮助求助者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世界
沉默有时可以用做表达设身处地
第13题:
同理心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 站在别人的焦度来思考和处理问题的高度。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同理心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设身处地,感同身受
C.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D.物我两忘,心无旁骛
第14题:
同理心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立场和感受, 并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和处理问题的高度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同理心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设身处地,感同身受
C.推己及人,将心比心D.物我两忘,心无旁骛
A、B、C 都是在既定已发生的事件上,把自己当成是别人,想像自己因为什么心理以致有这种行为,从而触发这个事件。因为自己已经接纳了这种心理,所以也就接纳了别人这种心理,以致谅解这行为和事件的发生;只有D 项中的物我两忘是与诗学有关的古代美学概念,指创作时艺术家的主体与创作对象的客体浑然为一而兼忘的境界,不属于同理心。故选D。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体验教育是帮助孩子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
第20题:
为了控制我们的情绪需要理解别人,理解别人的方法有()。
第21题:
()是指人们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去体会或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的能力。
第22题: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