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为患者肌内注射青霉素的操作要点应除外A.为避免患者疼痛可在双侧臀部交替注射B.注射前必须确认患者的过敏试验结果C.使用一次性的注射器可将针梗全部刺入D.第一次注射青霉素后可立刻回家休息E.严格按医嘱注射剂量

题目

护士为患者肌内注射青霉素的操作要点应除外

A.为避免患者疼痛可在双侧臀部交替注射

B.注射前必须确认患者的过敏试验结果

C.使用一次性的注射器可将针梗全部刺入

D.第一次注射青霉素后可立刻回家休息

E.严格按医嘱注射剂量


相似考题
更多“护士为患者肌内注射青霉素的操作要点应除外A.为避免患者疼痛可在双侧臀部交替注射B.注射前必须确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性,34岁,上呼吸道感染,医嘱青霉素过敏试验阴性后,肌内注射160万U青霉素。准备药物时,操作错误的是A、认真查对青霉素皮内过敏试验结果

    B、认真检查注射器

    C、药物应充分溶解并抽吸干净

    D、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E、在病人来门诊前抽好药物备用

    下列有关注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在臀部外上方注射

    B、避免在有硬结的部位注射

    C、注射进针要快

    D、第一次注射青霉素后病人可立刻回家休息

    E、不可随意加大使用剂量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D

  • 第2题:

    护士为患者肌内注射青霉素的操作要点错误的是

    A、注射前必须确认患者的过敏试验结果
    B、使用一次性的注射器不可将针梗全部刺入
    C、第一次注射青霉素后可直接回家休息
    D、严格按医嘱注射剂量
    E、为避免患者疼痛可在双侧臀部交替注射

    答案:C
    解析:
    皮试呈阴性者,在用药过程中也还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因此在注射药物后,应严密观察患者20~30分钟,无反应发生方可离开。

  • 第3题:

    患儿,女,21周,因淋巴结核住院,发热数天,医嘱肌内注射退烧药物。 请问:1.为该患者做肌内注射适合选用何部位? 2.护士在为患者进行肌内注射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宜选用肌肉肥厚的臀大肌

  • 第4题:

    患者,男性,32岁。患急性扁桃体炎。医嘱青霉素过敏试验阴性后,肌内注射160万U 青霉素。

    护士为患者肌内注射青霉素的操作要点应除外
    A.为避免患者疼痛可在双侧臀部交替注射
    B.注射前必须确认患者的过敏试验结果
    C.使用一次性的注射器可将针梗全部刺入
    D.第一次注射青霉素后可立刻回家休息
    E.严格按医嘱注射剂量

    答案:D
    解析:
    1.皮试呈阴性者,在用药过程中也还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因此在注射药物后,应严密观察患者20~30分钟,无反应发生方可离开。
    2.青霉素分子在水溶液中很快经过分子重排而成青霉素烯酸。后者与人体蛋白结合成青霉噻唑蛋白和青霉素烯酸蛋白而成全抗原。青霉素溶液在储存过程中产生高分子聚合体也能与蛋白质结合成全抗原。这些都是致敏物质,可引起过敏反应。因此临床应用青霉素时须现配现用,以防止或减少青霉噻唑蛋白的产生,以降低过敏性反应的发生。

  • 第5题:


    患者,女,27岁,主诉:停经7周,阴道少量流血1天,诊断为早孕,先兆流产。医嘱:黄体酮20mg,im,qd。护士小张为患者进行臀大肌肌内注射。

    护士在进行肌内注射时,为减轻疼痛下列措施不妥的是
    A.侧卧位时上腿应弯曲,下腿伸直
    B.注射时主动与患者沟通,分散其注意力
    C.注射时应做到“二快一慢加匀速”
    D.避免同一处反复多次注射
    E.选用长针头进行深部肌内注射

    答案:A
    解析:

    中效消毒剂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包括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等。
    皮肤常规消毒法:用棉签蘸2%碘酊,以注射点为中心,由内向外呈螺旋形涂擦,直径应在5cm以上,待碘酊干后用75%乙醇同法脱碘,待干后,方可注射;或使用0.5%碘伏或安尔碘消毒:用棉签以同法消毒两遍,不需脱碘。
    肌内注射侧卧位时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