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10岁,突发寒战、高烧、抽搐、昏迷,身体评估:T40.5℃,血压60/30mmHg,肛拭子取便,镜检:脓细胞(十),拟诊断为细菌性痢疾。为确诊应做下列哪项检查()A.血培养B.大便培养C.脑脊液检查D.血清抗体监测

题目
女,10岁,突发寒战、高烧、抽搐、昏迷,身体评估:T40.5℃,血压60/30mmHg,肛拭子取便,镜检:脓细胞(十),拟诊断为细菌性痢疾。为确诊应做下列哪项检查()

A.血培养

B.大便培养

C.脑脊液检查

D.血清抗体监测


相似考题
更多“女,10岁,突发寒战、高烧、抽搐、昏迷,身体评估:T40.5℃,血压60/30mmHg,肛拭子取便,镜检:脓细胞(十),拟诊断为细菌性痢疾。为确诊应做下列哪项检查()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患儿,5岁,高热40.8℃,昏迷不醒,抽搐,四肢厥冷,休克血压,肛拭子取便镜检:脓细胞(+),红细胞(+)。

    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流行性出血热

    B.细菌性痢疾中毒休克型

    C.细菌性痢疾中毒脑型

    D.霍乱并发循环衰竭

    E.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患儿,男,12岁。突发寒战、高热、抽搐、昏迷。体检:体温40.5℃,脉搏140次/分,血压61/32mmHg,口唇发绀。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82%,肛拭子取便,镜检脓细胞(+),拟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其所属类型为

    A:中毒性细菌性痢疾(脑型)
    B: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发作
    C:急性细菌性痢疾(普通型)
    D:中毒性细菌性痢疾(休克型)
    E: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混合型)

    答案:D
    解析:

  • 第3题:


    患儿7岁,高热体温40.5℃,昏迷,抽搐,四肢厥冷,血压60/38mmHg,肛拭子取便镜检为脓细胞、红细胞(+)

    预防该病的综合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A.隔离患者
    B.发现并处理带菌者
    C.加强社区卫生监督管理
    D.接种疫苗
    E.流行季节预防服药

    答案:C
    解析:

    该患儿表现符合中毒型急性菌痢的临床表现,中毒型以儿童多见,起病急骤,病势凶险,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伴全身毒血症症状,以严重毒血症,休克和中毒性脑病为主要表现,而肠道症状轻,但发病后24小时内可出现腹泻及痢疾样大便。
    该疾病致病微生物为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为G杆菌,主要流行菌群为B群,可产生内毒素,该菌在外界环境中生存能力较强。
    预防该病的综合措施中最重要的是加强社区卫生监督管理,包括健康教育、社区卫生管理、检查和治疗带菌者、做好疫情报告和疫源地处理等。

  • 第4题:

    患儿,男,12岁。突发寒战、高热、抽搐、昏迷。体检:体温40.5℃,脉搏140次/分,血压61/32mmHg,口唇发绀。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5×10/L,中性粒细胞82%,肛拭子取便,镜检脓细胞(+),拟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其所属类型为

    A.中毒性细菌性痢疾(脑型)B.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发作C.急性细菌性痢疾(普通型)D.中毒性细菌性痢疾(休克型)E.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混合型)

    答案:D
    解析:
    中毒型:多见于2~7岁儿童。起病急骤,高热,体温达40℃以上。反复惊厥、嗜睡、昏迷,可迅速发生呼吸衰竭及休克,但肠道症状较轻,甚至开始无腹痛及腹泻,发病后24h内可出现腹泻及痢疾样大便。按其主要表现可分为3型:①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主要表现为感染性休克,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发绀,血压下降或测不出,脉搏细速甚至测不到,少尿或无尿,此型较常见;②脑型(呼吸衰竭型):以严重脑症状为主,脑缺血、缺氧、脑水肿、颅内压升高,严重者发生脑疝,也可出现呼吸异常及呼吸衰竭,此型较严重;③混合型:具有以上两型之表现,最为凶险,病死率很高。【该题针对“.细菌性痢疾病人护理与管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 第5题:


    患儿7岁,高热体温40.5℃,昏迷,抽搐,四肢厥冷,血压60/38mmHg,肛拭子取便镜检为脓细胞、红细胞(+)

    应考虑该患者为
    A.细菌性痢疾
    B.霍乱
    C.钩端螺旋体病
    D.阿米巴痢疾
    E.伤寒

    答案:A
    解析:

    该患儿表现符合中毒型急性菌痢的临床表现,中毒型以儿童多见,起病急骤,病势凶险,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伴全身毒血症症状,以严重毒血症,休克和中毒性脑病为主要表现,而肠道症状轻,但发病后24小时内可出现腹泻及痢疾样大便。
    该疾病致病微生物为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为G杆菌,主要流行菌群为B群,可产生内毒素,该菌在外界环境中生存能力较强。
    预防该病的综合措施中最重要的是加强社区卫生监督管理,包括健康教育、社区卫生管理、检查和治疗带菌者、做好疫情报告和疫源地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