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14个月。发热、咳嗽4天以肺炎收住院,入院当晚出现呼吸加快,口唇发绀,医嘱予鼻导管给氧。其氧流量和氧浓度的选择是A.氧流量1L/min,氧浓度<40%B.氧流量2~4L/min,氧浓度<50%C.氧流量5~6L/min,氧浓度<60%D.氧流量7~8L/min,氧浓度<70%E.氧流量9~10L/min,氧浓度<80

题目

患儿,男,14个月。发热、咳嗽4天以肺炎收住院,入院当晚出现呼吸加快,口唇发绀,医嘱予鼻导管给氧。其氧流量和氧浓度的选择是

A.氧流量1L/min,氧浓度<40%

B.氧流量2~4L/min,氧浓度<50%

C.氧流量5~6L/min,氧浓度<60%

D.氧流量7~8L/min,氧浓度<70%

E.氧流量9~10L/min,氧浓度<80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鼻导管给氧时,婴幼儿氧流量为0.5~1L/min,故选A,给氧浓度一般连续给氧时选择40%以下是安全的。
更多“患儿,男,14个月。发热、咳嗽4天以肺炎收住院,入院当晚出现呼吸加快,口唇发绀,医嘱予鼻导管给氧。其 ”相关问题
  • 第1题:

    6岁小儿因患肺炎住院,晚上出现呼吸稍急促,口唇发绀,给予鼻导管吸氧,氧流量应调节在每分钟为 ( )

    A、0.5L

    B、1L

    C、1.5L

    D、2L

    E、2.5L


    参考答案:C

  • 第2题:

    患儿,10个月。以发热、咳嗽、气促收入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9.5℃,脉搏150次/分,呼吸50次/分,口唇发绀,肺部听诊有细湿啰音,诊断为肺炎。

    该患儿住院期间护士应重点观察
    A.进食情况
    B.睡眠情况
    C.大小便次数
    D.脉搏、呼吸的改变
    E.咳嗽的次数

    答案:D
    解析:
    1.体温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监测体温超过38.5℃时给予物理降温,主要目的是预防高热惊厥,故而选A。解题关键:密切关注患儿体温,因体温的升高常能预示着病情的加重或提示发生并发症。
    2.护士会置患儿于半卧位或抬高床头,尽量避免患儿哭闹,减少氧的消耗,故而正确答案选C。解题关键:保持患儿安静,可以保证气体交换通畅,防止病情进展。
    3.若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胸痛、脉率加快、烦躁不安、患侧呼吸运动受限等,考虑并发脓胸或脓气胸的可能,是病情突然加重表现,故而选D。解题关键: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

  • 第3题:

    患儿,男,15个月,发热、咳嗽4天以肺炎收住院,入院当晚出现呼吸加快,口唇发绀,医嘱予鼻导管给氧,其氧流量和氧浓度的选择是

    A.氧流量2~4L/min,氧浓度<50%
    B.氧流量7~8L/min,氧浓度<70%
    C.氧流量9~10L/min,氧浓度<80%
    D.氧流量1L/min,氧浓度<40%
    E.氧流量5~6L/min,氧浓度<60%

    答案:D
    解析:

  • 第4题:

    患儿男,15个月,发热、咳嗽4天以肺炎收住院,入院当晚出现呼吸加快,口唇发绀,医嘱予鼻导管给氧,其氧流量和氧浓度的选择是

    A.氧流量1L/min,氧浓度<40%

    B.氧流量2~4L/min,氧浓度<50%

    C.氧流量5~6L/min,氧浓度<60%

    D.氧流量7~8L/min,氧浓度<70%

    E.氧流量9~1OL/min,氧浓度<80%


    正确答案:A
    鼻导管给氧时,婴幼儿氧流量为0.5~1L/min,故选A,给氧浓度一般连续给氧时选择40%以下是安全的。

  • 第5题:

    患儿男,生后2天,出生体重为2400g。因吸入性肺炎入院,入院时患儿呼吸急促,口唇稍发绀。即置于辐射保暖床上抢救。

    为该患儿选择的给氧方法是
    A.单侧鼻导管
    B.双侧鼻导管
    C.面罩法
    D.头罩法
    E.机械通气

    答案:D
    解析:



    大于2000g新生儿应维持体温在36.5~37℃,该患儿因肺炎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应给予头罩法给氧,增加氧浓度,氧流量控制在4L/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