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更多“使用红外线灯治疗,一般灯距和照射时间为( )A.10~15cm,5~10分钟B.15~25 cm,10~20分钟C.30~50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性,25岁。高位截瘫,因护理不周引起压疮,为促进创面干燥和肉芽组织生长使用红外线治疗时,其照射最佳灯距和时间是

    A.5~10cm;10~20分钟

    B.15~20cm;10~20分钟

    C.30~50cm;20~30分钟

    D.60~70cm;20~30分钟

    E.15~20cm;20~30分钟


    正确答案:C

  • 第2题:

    患者,女性,25岁。高位截瘫,因护理不周引起压疮,为促进创面干燥和肉芽组织生长使用红外线治疗时,其照射最佳灯距和时间是

    A.5~10cm;10~20分钟
    B.15~20cm;10~20分钟
    C.30~50cm;20~30分钟
    D.60~70cm;20~30分钟
    E.15~20cm;20~30分钟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3、患者,女性,25岁。高位截瘫,因护理不周引起压疮,为促进创面干燥和肉芽组织生长使用红外线治疗时,其照射最佳灯距和时间是

    A.5~10cm;10~20分钟

    B.15~20cm;10~20分钟

    C.30~50cm;20~30分钟

    D.60~70cm;20~30分钟


    B

  • 第4题:

    患者李某,女性,32岁,会阴侧切伤口红肿,给予红外线灯照射。

    照射时灯距应为
    A.5~10cm
    B.10~20cm
    C.20~30cm
    D.30~50cm
    E.50~70cm

    答案:D
    解析:

    红外线照射治疗作用: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红外线照射人体时,其能量在皮肤及皮下组织中吸收转变为热,引起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局部循环得到改善,组织营养和代谢相应好转。其机制主要是通过引起反射性血管扩张和形成组胺、血管活性肽等血管扩张性物质两个途径完成。②促进局部渗出物的吸收消肿:这种作用主要由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继发效果,血流加速后局部、渗出物引流容易,渗出物移除后组织张力下降,肿胀自然减轻。但当急性渗出过程未停止时,局部不能用强热,否则由于施热后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反而加剧渗出;或是肿胀明显时最好不直接在局部用强热,此时可在肿胀区的近端加热,近段血管扩张后可加强肿区的引流而不致引起肿区的血管扩张。
    灯距为30到50cm,照射时间为20到30min。

  • 第5题:

    患者,女性,32岁,阴道产后3天,会阴侧切伤口红肿,给予红外线灯照射。

    照射时灯距应为
    A.10~20cm
    B.5~10cm
    C.20~30cm
    D.30~50cm
    E.50~70cm

    答案: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