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24岁。右乳肿痛8天,伴高热。体格检查:右乳外上象限红肿,压痛明显,有波动感,穿刺抽出2ml黄白色黏稠脓液,切开引流的最佳切口应是()。A.以乳头为中心做放射状切口B.在波动明显处做切口C.“十字形”切口D.乳晕边缘做弧形切口E.沿乳房下缘做弧形切口

题目

女性,24岁。右乳肿痛8天,伴高热。体格检查:右乳外上象限红肿,压痛明显,有波动感,穿刺抽出2ml黄白色黏稠脓液,切开引流的最佳切口应是()。

A.以乳头为中心做放射状切口

B.在波动明显处做切口

C.“十字形”切口

D.乳晕边缘做弧形切口

E.沿乳房下缘做弧形切口


相似考题
更多“女性,24岁。右乳肿痛8天,伴高热。体格检查:右乳外上象限红肿,压痛明显,有波动感,穿刺抽出2ml黄 ”相关问题
  • 第1题:

    急性乳腺炎案例: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2岁,初次妊娠,产后4周,右侧乳房胀痛,伴发热。
    查体:T 39.5℃,急性面容,右乳外上红肿,皮温高,压痛,有浮动感。
    辅助检查:WBC 16×10/L,中性粒细胞分类88%,B超示:右乳外上象限液性暗区。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 本例初步印象:急性乳房炎,脓肿形成。其诊断依据是,
    (1)初次妊娠,产后。
    (2)发热、寒战、乳房肿痛。
    (3)查体 乳房表现为红、肿、热、痛典型的炎症表现。
    (4)血常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明显升高。
    (5)B超提示 右乳外上象限液性暗区。
    2.治疗原则
    (1)停止哺乳,将乳房以胸罩托起。
    (2)局部湿热敷。
    (3)抗生素治疗,可应用青霉素(80~100)万U+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8小时重复。
    (4)脓肿形成及时切开引流,注意选择合适的引流部位,避免损伤乳管致乳瘘形成。

  • 第2题:

    女性,24岁,产后1个月,右乳房胀痛伴高热39℃,右乳房外上象限明显红肿,有触痛,无波动感,诊断急性乳腺炎,下列哪项与常见的原因无关

    A.乳头发育不良
    B.细菌侵入
    C.乳管不通畅
    D.乳汁分泌过多不能完全排空
    E.哺乳期长

    答案:E
    解析:

  • 第3题:


    女,29岁,哺乳期,右乳房肿痛2天,无发热,体检:右乳房肿胀,内象限有压痛,无波动感。

    1周后,右乳房疼痛范围扩大,伴发热39℃以上。体检:右乳房红肿明显,压痛及波动感,穿刺抽出脓性液体。应进一步采用哪一种治疗方法
    A.切开引流
    B.抗生素治疗
    C.物理治疗
    D.单纯右乳房切除术
    E.中药治疗

    答案:A
    解析:

  • 第4题: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2岁,初次妊娠,产后4周,右侧乳房胀痛,伴发热。
    查体:T39.5℃,急性面容,右乳外上红肿,皮温高,压痛,有浮动感。
    辅助检查:WBC16×10/L,中性粒细胞分类88%,B超示:右乳外上象限液性暗区。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本例初步印象:急性乳房炎,脓肿形成。其诊断依据是:
    (1)初次妊娠,产后。
    (2)发热、寒战、乳房肿痛。
    (3)查体乳房表现为红、肿、热、痛典型的炎症表现。
    (4)血常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明显升高。
    (5)B超提示右乳外上象限液性暗区。
    2.治疗原则
    (1)停止哺乳,将乳房以胸罩托起。
    (2)局部湿热敷。
    (3)抗生素治疗,可应用青霉素(80~100)万U+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8小时重复。
    (4)脓肿形成及时切开引流,注意选择合适的引流部位,避免损伤乳管致乳瘘形成。

  • 第5题:

    女,29岁,哺乳期,右乳房肿痛2天,无发热,体检:右乳房肿胀,内象限有压痛,无波动感

    1周后,右乳房疼痛范围扩大,伴发热39℃以上,体检:右乳房红肿明显,压痛及波动感,穿刺抽出脓性液体。应进一步采用哪一种治疗方法
    A.切开引流
    B.抗生素治疗
    C.物理治疗
    D.单纯右乳房切除术
    E.中药治疗

    答案:A
    解析:
    1.根据患者为青年女性,哺乳期,表现右乳肿胀疼痛,查有压痛,可诊断为急性乳腺炎。
    2.根据患者青年女性,哺乳期,表现右乳肿胀、疼痛,查有压痛,首先考虑急性乳腺炎,治疗上应排空乳汁消除乳汁淤滞。
    3.根据患者右乳房疼痛范围扩大,伴发热,体检:右乳房红肿明显,压痛及波动感,穿刺抽出脓性液体。考虑脓肿形成,治疗原则宜切开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