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19岁。头部跌伤后当即昏迷,10分钟后清醒,1天后再次昏迷,检查:伤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对侧肢体瘫痪。处理应采取A、激素治疗B、冬眠低温疗法C、改善脑细胞代谢D、急诊手术E、脱水治疗

题目

患者,女性,19岁。头部跌伤后当即昏迷,10分钟后清醒,1天后再次昏迷,检查:伤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对侧肢体瘫痪。处理应采取

A、激素治疗

B、冬眠低温疗法

C、改善脑细胞代谢

D、急诊手术

E、脱水治疗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性,19岁。头部跌伤后当即昏迷,10分钟后清醒,1天后再次昏迷,检查:伤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 ”相关问题
  • 第1题:

    脑干损伤

    A.伤后立即出现一侧瞳孔散大

    B.伤后瞳孔正常,以后一侧瞳孔先缩小继之进行性散大,并且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

    C.两侧瞳孔时大时小变化不定,对光反应消失,伴眼球运动障碍

    D.两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迷或去皮质强直

    E.瞳孔散大


    正确答案:C

  • 第2题:

    患者,男,22岁。因车祸头部撞伤,昏迷20分钟后清醒,2小时后再度昏迷不醒,检查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左侧偏瘫。该患者应考虑为

    A.脑震荡

    B.脑挫裂伤

    C.脑内血肿

    D.右侧硬脑膜外血肿

    E.硬脑膜下血肿


    正确答案:D
    硬脑膜外血肿典型的意识障碍为中间清醒期(受伤后原发性脑损伤的意识障碍清醒后,经过一段时间颅内血肿形成,颅内压增高导致病人再度昏迷)。

  • 第3题:

    男,42岁,6小时前头部外伤后当即意识丧失,20分钟后清醒,诉头痛,呕吐3次。1小时前病人再次出现昏迷,格拉斯哥评分7分,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左侧肢体肌张力增高,膝腱、跟腱反射亢进。

    患者首次昏迷的主要原因是

    A.脑缺血

    B.脑水肿

    C.脑震荡

    D.脑挫裂伤

    E.颅内血肿


    正确答案:C
    该患者头部外伤后出现中间清醒期,首次昏迷是由于脑震荡引起的原发性昏迷,再次昏迷是由于颅内出血形成硬脑膜外血肿继发脑疝引起的继发性昏迷。

  • 第4题:

    朱某,男,20岁,囚车祸头部撞伤,昏迷 20min后清醒,2h后再度昏迷不醒,检查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左侧偏瘫,应诊断为( )。

    A.脑震荡

    B.脑挫裂伤

    C.脑内血肿

    D.右侧硬脑膜外血肿

    E.硬脑膜下血肿


    正确答案:D
    解析:脑损伤

  • 第5题:


    患者,27岁,4小时前因交通事故头部受伤,伤后有一过性意识障碍后清醒期,30分钟后再次昏迷。

    若颅内压进一步增高,其瞳孔的改变最可能是
    A.患侧瞳孔散大
    B.对侧瞳孔缩小
    C.患侧瞳孔缩小
    D.对侧瞳孔散大
    E.双侧瞳孔散大

    答案:E
    解析:


    硬脑膜外血肿瞳孔改变的特点,多数患者在初期首先形成小脑幕切迹疝,在医师改变的同时,出现瞳孔变化。初期因动眼神经受到刺激,指示患者瞳孔缩小(故选C),继之由于患者动眼神经受压而患侧瞳孔散大。当颅内压进一步增大,会使脑干受压,使位于脑干内的动眼神经核受损,表现双侧瞳孔散大(故选E)。

  • 第6题:

    患者,27岁,4小时前因交通事故头部受伤,伤后有一过性意识障碍后清醒期,30分钟后再次昏迷。若考虑患者为硬脑膜外血肿,其初期的瞳孔变化,最可能是()

    • A、患侧瞳孔散大
    • B、对侧瞳孔缩小
    • C、患侧瞳孔缩小
    • D、对侧瞳孔散大
    • E、双侧瞳孔散大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患者男,40岁。头部外伤后昏迷,15分钟后清醒,清醒后不能回忆受伤时情况,1天后再次陷入昏迷,该患者最可能是()

    • A、脑震荡
    • B、脑挫裂伤
    • C、脑内血肿
    • D、硬膜外血肿
    • E、硬膜下血肿

    正确答案:A

  • 第8题:

    问答题
    患者,女性。34岁,车祸后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约30分钟后清醒,自诉头痛、头晕、恶心。留院观察期间多次呕吐,5小时后再次昏迷检查发现左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右侧肢体瘫痪。请问:该患者考虑何种脑损伤?对该昏迷患者的护理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该患者考虑为硬脑膜外血肿并脑疝形成。
    对该昏迷患者的护理应注意:①保持呼吸道通畅;②保持正确体位,抬高床头15~30°;③增加营养,及时、有效补充能量和蛋白质以减轻机体损耗;④预防并发症如压疮、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暴露性角膜炎、关节挛缩、肌萎缩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男,42岁,6小时前头部外伤后当即意识丧失,20分钟后清醒,诉头痛,呕吐3次。1小时前病人再次出现昏迷,格拉斯哥7分,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左侧肢体肌张力增高,膝腱、跟腱反射亢进。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项目包括()
    A

    瞳孔变化、言语反应、运动反应 

    B

    库欣反应、言语反应、睁眼反应 

    C

    睁眼反应、言语反应、运动反应 

    D

    库欣反应、睁眼反应、运动反应 

    E

    瞳孔变化、睁眼反应、库欣反应


    正确答案: C
    解析: C【解析】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项目包括睁眼反应、言语反应和运动反应。最高15分,最低3分,低于8分为昏迷。

  • 第10题:

    单选题
    男性,40岁,建筑施工中,从三层楼脚手架摔下,头部、肩部同时触地,当即昏迷,送来急诊,昏迷程度为格拉斯哥计分5分,住院观察治疗。伤后约40分钟,患者醒来,基本恢复正带,但有头痛、头晕。伤后约2小时,患者再次昏迷,并逐渐加深,左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右侧肢体瘫痪。该患者初步诊断为()。
    A

    硬脑膜外血肿

    B

    脑内血肿

    C

    颅底骨折

    D

    枕骨大孔疝

    E

    脑挫伤裂伤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26岁。车祸致头部受伤后当即昏迷,20分钟后逐渐清醒,1天后出现烦躁、头痛、呕吐,随后再次昏迷。体检:伤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对侧肢体不完全性瘫痪、巴宾斯基征(+),应考虑为( )
    A

    脑震荡

    B

    慢性硬膜下血肿

    C

    原发性脑干损伤

    D

    硬脑膜外血肿

    E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患者男,40岁。头部外伤后昏迷,15分钟后清醒,清醒后不能回忆受伤时情况,1天后再次陷入昏迷,该患者最可能是()
    A

    脑震荡

    B

    脑挫裂伤

    C

    脑内血肿

    D

    硬膜外血肿

    E

    硬膜下血肿


    正确答案: E
    解析: 中间清醒期是指受伤当时昏迷,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意识障碍好转,甚至完全清醒。继而因为硬膜外血肿的形成,脑受压引起再度昏迷。通常认为这种意识状态的变化不仅是硬膜外血肿的典型,还是其他颅脑血肿的典型表现。但是临床上此类病人的比例不足1/3。病人意识状态的改变取决于原发脑损伤的程度、血肿形成速度和颅内其他损伤的存在。

  • 第13题:

    朱某,20岁,因车祸头部撞伤,昏迷20min后清醒,2h后再度昏迷不醒,检查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左侧偏瘫。应考虑为( )

    A.脑震荡

    B.脑挫裂伤

    C.脑内血肿

    D.右侧硬脑膜外血肿

    E.硬脑膜下血肿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患者,男,60岁,醉酒后跌倒,头部着地,诊断为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典型意识改变是A、伤后清醒状态

    B、伤后短暂昏迷

    C、昏迷有中间清醒期

    D、伤后持续昏迷

    E、伤后昏迷逐渐加深

    硬脑膜外血肿的定位症状是A、同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

    B、同侧瞳孔散大,同侧肢体瘫痪

    C、同侧瞳孔散大,两侧肢体瘫痪

    D、对侧瞳孔散大,同侧肢体瘫痪

    E、对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

    对硬脑膜外血肿最佳处理是A、立即手术,清除血肿

    B、快速用脱水治疗,无效时行手术

    C、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对症处理

    D、做好术前准备,等待手术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A


    问题 3 答案:A

  • 第15题:

    朱某,20岁,因车祸头部撞伤,昏迷20分钟后清醒,2小时后再度昏迷不醒,检查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左侧偏瘫。该患者应考虑为

    A.脑震荡

    B.脑挫裂伤

    C.脑内血肿

    D.右侧硬脑膜外血肿

    E.硬脑膜下血肿


    正确答案:D
    硬脑膜外血肿典型的意识障碍为中间清醒期(受伤后原发性脑损伤的意识障碍清醒后,经过一段时间颅内血肿形成,颅内压增高导致病人再度昏迷)。

  • 第16题:

    患者女,35岁。骑车上班时被汽车撞倒,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立即送往医院。GCS评分5分,住院观察治疗。40分钟后患者清醒,诉头痛、头晕。2小时后再次昏迷,并逐渐加深,左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右侧肢体瘫痪。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硬脑膜外血肿
    B.硬脑膜下血肿
    C.脑挫裂伤
    D.脑震荡
    E.脑疝

    答案:A
    解析:
    患者脑部受伤后当即昏迷,后中间有清醒期,且清醒时有头痛症状,应为颅内压增高所致,为典型的硬脑膜外血肿的表现。

  • 第17题:


    患者,27岁,4小时前因交通事故头部受伤,伤后有一过性意识障碍后清醒期,30分钟后再次昏迷。

    若考虑患者为硬脑膜外血肿,其初期的瞳孔变化,最可能是
    A.患侧瞳孔散大
    B.对侧瞳孔缩小
    C.患侧瞳孔缩小
    D.对侧瞳孔散大
    E.双侧瞳孔散大

    答案:C
    解析:


    硬脑膜外血肿瞳孔改变的特点,多数患者在初期首先形成小脑幕切迹疝,在医师改变的同时,出现瞳孔变化。初期因动眼神经受到刺激,指示患者瞳孔缩小(故选C),继之由于患者动眼神经受压而患侧瞳孔散大。当颅内压进一步增大,会使脑干受压,使位于脑干内的动眼神经核受损,表现双侧瞳孔散大(故选E)。

  • 第18题:

    男,42岁,6小时前头部外伤后当即意识丧失,20分钟后清醒,诉头痛,呕吐3次。1小时前病人再次出现昏迷,格拉斯哥7分,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左侧肢体肌张力增高,膝腱、跟腱反射亢进。 患者再次昏迷的主要原因是

    • A、脑缺血 
    • B、脑水肿 
    • C、脑震荡 
    • D、脑挫裂伤 
    • E、颅内血肿

    正确答案:E

  • 第19题:

    患者,女性,26岁。车祸致头部受伤后当即昏迷,20分钟后逐渐清醒,1天后出现烦躁、头痛、呕吐,随后再次昏迷。体检:伤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对侧肢体不完全性瘫痪、巴宾斯基征(+)。应考虑为()。

    • A、脑震荡
    • B、慢性硬膜下血肿
    • C、原发性脑干损伤
    • D、硬脑膜外血肿
    • E、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19岁。头部跌伤后当即昏迷,10分钟后清醒,1天后再次昏迷,检查:伤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对侧肢体瘫痪。处理应采取()
    A

    激素治疗

    B

    冬眠低温疗法

    C

    改善脑细胞代谢

    D

    急诊手术

    E

    脱水治疗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男性,40岁,建筑施工中,从三层楼脚手架摔下,头部、肩部同时触地,当即昏迷,送来急诊,昏迷程度为格拉斯哥计分5分,住院观察治疗。伤后约40分钟,患者醒来,基本恢复正常,但有头痛、头晕。伤后约2小时,患者再次昏迷,并逐渐加深,左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右侧肢体瘫痪。当前初步确定患者的病变在()
    A

    右侧

    B

    左侧

    C

    双侧

    D

    左右无法确定

    E

    脑干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27岁,4小时前因交通事故头部受伤,伤后有一过性意识障碍后清醒期,30分钟后再次昏迷。若颅内压进一步增高,其瞳孔的改变最可能是()
    A

    患侧瞳孔散大

    B

    对侧瞳孔缩小

    C

    患侧瞳孔缩小

    D

    对侧瞳孔散大

    E

    双侧瞳孔散大


    正确答案: E
    解析: 硬脑膜外血肿瞳孔改变的特点,多数患者在初期首先形成小脑幕切迹疝,在医师改变的同时,出现瞳孔变化。初期因动眼神经受到刺激,指示患者瞳孔缩小(故选C),继之由于患者动眼神经受压而患侧瞳孔散大。当颅内压进一步增大,会使脑干受压,使位于脑干内的动眼神经核受损,表现双侧瞳孔散大(故选E)。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27岁,4小时前因交通事故头部受伤,伤后有一过性意识障碍后清醒期,30分钟后再次昏迷。若考虑患者为硬脑膜外血肿,其初期的瞳孔变化,最可能是()
    A

    患侧瞳孔散大

    B

    对侧瞳孔缩小

    C

    患侧瞳孔缩小

    D

    对侧瞳孔散大

    E

    双侧瞳孔散大


    正确答案: A
    解析: 硬脑膜外血肿瞳孔改变的特点,多数患者在初期首先形成小脑幕切迹疝,在医师改变的同时,出现瞳孔变化。初期因动眼神经受到刺激,指示患者瞳孔缩小(故选C),继之由于患者动眼神经受压而患侧瞳孔散大。当颅内压进一步增大,会使脑干受压,使位于脑干内的动眼神经核受损,表现双侧瞳孔散大(故选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