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68岁。患糖尿病12年,多次因血糖控制不佳住院治疗,目前经过胰岛素治疗后,血糖稳定,准备出院。护士为患者采取的首要健康教育的内容是A、合理控制饮食B、掌握尿糖定性试验测定的方法C、胰岛素注射方法、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D、观察低血糖反应与酮症酸中毒E、保证有足够的营养和睡眠护士向患者解释皮下注射胰岛素经常更换部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A、胰岛素吸收不良B、胰岛素过敏反应C、局部形成硬结D、发生注射疼痛E、脂肪萎缩

题目

患者,女性,68岁。患糖尿病12年,多次因血糖控制不佳住院治疗,目前经过胰岛素治疗后,血糖稳定,准备出院。护士为患者采取的首要健康教育的内容是A、合理控制饮食

B、掌握尿糖定性试验测定的方法

C、胰岛素注射方法、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

D、观察低血糖反应与酮症酸中毒

E、保证有足够的营养和睡眠

护士向患者解释皮下注射胰岛素经常更换部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A、胰岛素吸收不良

B、胰岛素过敏反应

C、局部形成硬结

D、发生注射疼痛

E、脂肪萎缩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性,68岁。患糖尿病12年,多次因血糖控制不佳住院治疗,目前经过胰岛素治疗后,血糖稳定,准备 ”相关问题
  • 第1题:

    女性,60岁,患2型糖尿病10年,近1个多月来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后,空腹血糖仍达8mmol/L以上。下列实验室检查对临床治疗指导意义最大的是

    A.睡前测血糖

    B.夜间多次测血糖

    C.血C-肽测定

    D.血浆胰岛素测定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患者女,68岁,糖尿病史六年,因血糖控制不理想住院治疗,经过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理想。出院时护士告知患者需经常更换胰岛素注射部位,其原因是

    A:防止过敏反应
    B:防止局部形成硬结
    C:防止感染
    D:防止胰岛素吸收不良
    E:防止皮下血肿

    答案:D
    解析:
    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需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其原因是防止胰岛素吸收不良。

  • 第3题:

    患者,女性,68岁。患糖尿病12年,多次因血糖控制不佳住院治疗,目前经过胰岛素治疗后,血糖稳定,准备出院。

    护士向患者解释皮下注射胰岛素经常更换部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
    A.发生注射疼痛
    B.局部形成硬结
    C.胰岛素过敏反应
    D.胰岛素吸收不良
    E.脂肪萎缩

    答案:D
    解析:

  • 第4题:

    患者男性,55岁,糖尿病病史12年,目前使用胰岛素治疗。查夜间2时血糖2.5mmol/L,早晨7时空腹血糖为12.5mmol/L,。导致空腹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可能为( )

    A.病情加重
    B.胰岛素剂量过小
    C.Somogyi效应
    D.黎明现象

    答案:C
    解析:
    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后;早晨血糖仍然较高的常见原因有:①夜间胰岛素作用不足;②黎明现象:夜间血糖控制良好,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一段时间出现高血糖,其机制为皮质醇、生长激素等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所致;③Somogyi效应:夜间有低血糖,在睡眠中未察觉,但导致体内升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加,继而发生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本例夜间血糖降低,仅2.5mmol/L,清晨空腹血糖升高(12.5mmol/L),此为Somogyi效应。

  • 第5题:

    单选题
    患者,女,63岁,患2型糖尿病10年,近1个多月来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后,空腹血糖仍达8mmol/L以上。对临床治疗指导意义最大的实验室检查是(  )。
    A

    睡前测血糖

    B

    夜间多次测血糖

    C

    血浆胰岛素测定

    D

    血C-肽测定

    E

    胰岛素抗体测定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监测血糖5次

    B

    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者,每日监测1~2次

    C

    血糖控制差或病情危重者每周监测血糖4~7次

    D

    使用服药和实施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达标后每日监测血糖2~4欠

    E

    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监测血糖5次


    正确答案: B
    解析:
    AE两项,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监测2~4次。B项,当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日。C项,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或病情危重者应每日监测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D项,使用服药和实施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达标后,每周监测血糖2~4次。

  • 第7题:

    单选题
    某患者,女性,60岁,患2型糖尿病6年,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不满意,加用皮下注射胰岛素。关于胰岛素治疗,下列不妥的是()
    A

    胰岛素剂量需严格个体化

    B

    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

    C

    老年人胰岛素治疗时血糖控制标准可适当放宽

    D

    开始胰岛素治疗后可以不控制饮食

    E

    血糖控制不稳时,可每3~4天调整一次胰岛素剂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Monnier2003和Monnier2011两项研究纳入了何种类型的患者?()
    A

    单纯饮食控制或OAD治疗,血糖良好或不佳的患者

    B

    单纯饮食控制或OAD治疗,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

    C

    单纯饮食控制或OAD治疗,血糖控制达标的患者

    D

    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68岁。患糖尿病12年,多次因血糖控制不佳住院治疗,目前经过胰岛素治疗后,血糖稳定,准备出院。护士为患者采取的首要健康教育的内容是()。
    A

    合理控制饮食

    B

    掌握尿糖定性试验测定的方法

    C

    胰岛素注射方法、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

    D

    观察低血糖反应与酮症酸中毒

    E

    保证有足够的营养和睡眠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女性,60岁,患糖尿病10年,因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不满意,近1个多月采用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仍10.5mmol/L。对该患者治疗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复查空腹血糖

    B.夜间多次测定血糖

    C.尿糖测定

    D.糖耐量试验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患者男性,58岁,糖尿病病史12年,目前使用胰岛素治疗。查夜间2时血糖2.5mmol/L,早晨7时空腹血糖为12.5mmol/L。导致空腹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可能为
    A.胰岛素剂量过小 B.胰岛素剂量过大 C. Somogyi效应 D.黎明现象


    答案:C
    解析:
    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后,早晨血糖仍然较高的常见原因有:①夜间胰岛素作用不足;②黎明现象:夜间血糖控制良好,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短时间内出现高血糖,可能由于清晨皮质醇、生长激素等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所致;③Somogyi效应:即在夜间曾有低血糖,在睡眠中未被察觉,但导致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继而发生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本例夜间血糖降低,仅2.5mmol/L, 清晨空腹血糖升高(12.5 mmol/L),此为Somogyi效应。多次(于0、2、4、6、8时)测定夜间血糖,有助于鉴别早晨高血糖的原因。

  • 第12题:

    患者,女性,68岁。患糖尿病12年,多次因血糖控制不佳住院治疗,目前经过胰岛素治疗后,血糖稳定,准备出院。

    护士为患者采取的首要健康教育的内容是
    A.合理控制饮食
    B.观察低血糖反应与酮症酸中毒
    C.保证有足够的营养和睡眠
    D.胰岛素注射方法、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
    E.掌握尿糖定性试验测定的方法

    答案:D
    解析:

  • 第13题:

    2015市场策略中来得时的目标患者是:()

    • A、OAD控制不佳的住院患者
    • B、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住院前血糖控制不佳
    • C、住院前使用一天两针预混胰岛素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
    • D、住院前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68岁。2型糖尿病15年,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入院时大汗淋漓、高热、呼出气体呈烂苹果味。住院治疗1周,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患者认为出院后不需监测血糖,此时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是
    A

    潜在的血糖升高 

    B

    感染的危险 

    C

    知识缺乏 

    D

    食欲下降 

    E

    不合作 


    正确答案: D
    解析: 该题所问此时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是?此时是什么?所问的问题中给出的一个信息是此时患者认为出院后不需监测血糖,而糖尿病病人出院后是仍然需要监测血糖的,所以知识缺乏是此时主要的护理问题。其余项均为干扰选项。

  • 第15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61岁,患糖尿病5年,一直采用口服的降糖药,但血糖控制不佳。今查空腹血糖10.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7.7mmol/L入院,医嘱:注射胰岛素。属于强化胰岛素治疗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

    局部脂肪萎缩

    B

    胰岛素过量

    C

    轻度水肿

    D

    低血糖

    E

    感染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68岁。患糖尿病12年,多次因血糖控制不佳住院治疗,目前经过胰岛素治疗后,血糖稳定,准备出院。 护士向患者解释皮下注射胰岛素经常更换部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
    A

    胰岛素吸收不良

    B

    胰岛素过敏反应

    C

    局部形成硬结

    D

    发生注射疼痛

    E

    脂肪萎缩


    正确答案: C
    解析: 注射胰岛素应经常更换部位以防止注射部位组织硬化和脂肪萎缩。

  • 第17题:

    多选题
    LADI研究中,血糖控制不佳的1型糖尿病患者转为甘精胰岛素+谷赖胰岛素治疗的结果,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改善血糖控制

    B

    改善生活质量

    C

    改善血糖波动

    D

    增加治疗满意度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