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6岁,肝硬化史10余年,近几日出现大部分时间昏睡,可唤醒,可回答简单问题,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脑电图异常,该患者属肝性()A.I期B.Ⅱ期C.Ⅲ期D.Ⅳ期E.以上均不对

题目

患者,女,56岁,肝硬化史10余年,近几日出现大部分时间昏睡,可唤醒,可回答简单问题,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脑电图异常,该患者属肝性()

A.I期

B.Ⅱ期

C.Ⅲ期

D.Ⅳ期

E.以上均不对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56岁,肝硬化史10余年,近几日出现大部分时间昏睡,可唤醒,可回答简单问题,肌张力高,腱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性,65岁。有慢性肝炎病史10年,患肝硬化5年,近日出现大部分时间昏睡,可唤醒,有扑翼样震颤,肌张力增加,脑电图异常。目前该患者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

    A、恐惧
    B、知识缺乏
    C、活动无耐力
    D、有受伤的危险
    E、焦虑

    答案:D
    解析:
    扑翼样震颤是由于既有基底节病变又有小脑性共济失调而引起。此种震颤粗大,节律稍慢,通常呈对称性,累及上肢及下肢,肌张力高低可变。当病人平伸手指及腕关节时,腕关节突然屈曲,然后又迅速伸直,加上震颤多动,类似鸟的翅膀在扇动,故称扑翼样震颤。
    根据题干患者近日大部分时间昏睡,可唤醒,有扑翼样震颤,容易受伤。此时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有受伤的危险,此题选择D。

  • 第2题:

    患者,男性,65岁。有慢性肝炎病史10年,患肝硬化5年,近日出现大部分时间昏睡,可唤醒,有扑翼样震颤,肌张力增加,脑电图异常。目前该患者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

    A.焦虑
    B.恐惧
    C.知识缺乏
    D.活动无耐力
    E.有受伤的危险

    答案:E
    解析:

  • 第3题:

    患者男,69岁。丙肝后肝硬化24余年。2天前聚餐后出现意识淡漠,行为反常,扑翼样震颤阳性,病情逐渐加重。查体:巩膜黄染,不能唤醒,腱反射和肌张力亢进,血氨230μmol/L。

    该患者目前可能出现哪些表现
    A.各种反射都消失
    B.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
    C.不能唤醒
    D.肌张力亢进
    E.脑电图呈特征性改变
    F.腱反射亢进
    G.唤醒后可正确回答问题,但很快再次入睡
    H.定向力差
    I.睡眠倒错
    J.书写障碍
    K.情绪激动

    答案:B,C,D,E,F
    解析:
    2.肝性脑病发病机制有:(1)神经毒素学说,包括:①血氨干扰脑细胞三羧酸循环;②大脑对中性氨基酸(如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的摄取增加;③脑星形胶质细胞含有谷氨酰胺合成酶,可促进氨与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当脑内氨浓度增加,星形胶质细胞合成的谷氨酰胺增加,导致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肿胀;④氨可直接干扰神经的电活动。(2)神经递质的变化:γ-氨基丁酸/苯二氮革类神经递质、假性神经递质、色氨酸增加。
    4.肝性脑病的治疗包括消除诱因、减少肠道内氮源性毒素的生成和吸收、促进体内氨的代谢、调节神经递质、人工肝、肝移植等,其中减少肠道内氮源性毒素的生成和吸收包括限制蛋白质饮食、清洁肠道(生理盐水或弱酸液清洁灌肠)、口服乳果糖或乳梨醇、口服抗生素(如新霉素、甲硝唑、利福昔明等)、口服益生菌制剂。促进体内氨的代谢的药物包括L-鸟氨酸-L-门冬氨酸(OA)、鸟氨酸-α-酮戊二酸、谷氨酸钠或谷氨酸钾、精氨酸等。同时为预防脑水肿,可静脉输注高渗葡萄糖或甘露醇。

  • 第4题:

    患者女性,54岁。患肝硬化8年,近日出现大部分时间昏睡,可唤醒,有扑翼样震颤,肌张力增加,脑电图异常,锥体束征阳性。此时该患者处于并发症的

    A、昏迷前期
    B、昏睡期
    C、浅昏迷期
    D、深昏迷期
    E、前驱期

    答案:B
    解析:
    肝性脑病的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大部分时间呈昏睡状态,但可唤醒。各种神经体征持续存在或加重,扑翼样震颤仍存在,肌张力增加,脑电图有异常表现,锥体束征呈阳性。

  • 第5题:

    患者,男性,30岁。患肝硬化4年,近两日其大部分时间昏睡,可唤醒,有扑翼样震颤,肌张力增加,脑电图异常,锥体束征阳性。该患者可能出现了

    A.上消化道出血
    B.肝肾综合征
    C.肝肺综合征
    D.肝性脑病
    E.感染

    答案: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