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患者,男,40岁,右腹股沟肿块5年,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偶可降入阴囊,可还纳。查体:右腹股沟肿块,手掌大小,可还纳腹腔,外环容2指,压迫内环后肿块不再出现。该患者诊断为()
第5题:
男性,28岁,8年来站立或腹压增高时反复出现右阴囊肿块,平卧安静时肿块明显缩小或消失。10小时前因提重物而肿块又出现,伴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体检示右阴囊红肿,可见一梨状肿块,平卧后肿块不消失。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第6题:
男性,35岁,右腹股沟肿块10年,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有时可降入阴囊,可还纳。查体:右腹股沟肿块,手拳大小,还纳腹腔,外环容3指,压迫内环后肿块不再出现。该患者最佳手术方式为()
第7题:
患者,男,48岁,6年来站立或腹压增高时反复出现右阴囊肿块,平卧安静时用手将肿块向腹腔推送,肿块可向腹腔回纳而消失,入院查体后诊断为右腹股沟斜疝,进行手术修补后,以下护理措施哪项不正确()。
第8题:
男性,35岁,右腹股沟肿块10年,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有时可降入阴囊,可还纳。查体:右腹股沟肿块,手拳大小,还纳腹腔,外环容3指,压迫内环后肿块不再出现。该患者的病最可能的诊断为()
第9题: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嵌顿性腹股沟直疝
绞窄性股疝
睾丸鞘膜积液
睾丸扭转
第10题:
绝对卧床休息
术前晚灌肠
多饮水
注意保暖
排尿
第11题: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嵌顿性腹股沟直疝
绞窄性股疝
睾丸鞘膜积液
睾丸扭转
第12题:
股疝
精索鞘膜积液
腹股沟直疝
腹股沟斜疝
先天性鞘膜积液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患者,男,40岁,右腹股沟肿块5年,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偶可降入阴囊,可还纳。查体:右腹股沟肿块,手掌大小,可还纳腹腔,外环容2指,压迫内环后肿块不再出现。该患者最佳手术方式为()
第16题:
患者,男性,28岁。8年来站立或腹压增高时反复出现右腹股沟肿物,平卧安静时肿块明显缩小或消失。10小时前因提重物而肿块又出现,伴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体检示右阴囊红肿,可见一梨状肿块,平卧后肿块不消失。 本例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
第17题:
患者,男性,30岁,2年前发现右腹股沟肿块,约3cm×3cm大小,站立或咳嗽时出现,平卧后消失。2年来肿块逐渐增大到10cm×5cm大小。肿块突出时感下腹坠胀、隐痛。查肿块坠入阴囊,回纳后压迫内环,不再出现。问:根据病史,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第18题:
患者,男,32岁,5年来站立或腹压增高时反复出现右阴囊肿块,平卧安静时肿块明显缩小或消失。10小时前因提重物导致肿块又出现,伴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体检示右阴囊红肿,可见一梨状肿块,平卧后肿块不消失。护士对其病情判断结果最有可能的是()。
第19题:
患者,男,32岁,5年来站立或腹压增高时反复出现右阴囊肿块,平卧安静时肿块明显缩小或消失。10小时前因提重物导致肿块又出现,伴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体检示右阴囊红肿,可见一梨状肿块,平卧后肿块不消失。对该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
第20题: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嵌顿性腹股沟直疝
绞窄性股疝
绞窄性腹股沟斜疝
绞窄性腹股沟直疝
第21题:
股疝
精索鞘膜积液
腹股沟直疝
腹股沟斜疝
先天性鞘膜积液
第22题:
术后第2天予沙袋压迫伤口处
术后第2天嘱患者床边活动
术后第2天嘱患者多饮水
嘱患者注意保暖
予丁字带将患者阴囊托起
第23题:
绝对卧床休息
取屈膝仰卧位
多饮水
注意保暖
排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