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心肺复苏时,判断及评价呼吸的时间不得超过
A.5s
B.6s
C.8s
D.10s
E.15s
第2题:
心肺复苏时,判断及评价呼吸的时间不得超过
A、3秒
B、6秒
C、8秒
D、10秒
E、15秒
第3题:
第4题:
心肺复苏的操作时间要求中第0~5s应该()
第5题:
心肺复苏前如何判断患者意识、呼吸及动脉搏动?
第6题:
心肺复苏时,判断及评价呼吸的时间不得超过().
第7题:
现场心肺复苏应坚持不断地进行,抢救者不得频繁更换,即使送往医院途中也应继续进行。鼻导管给氧绝不能代替心肺复苏术。如需将伤员由现场移往室内,中断操作时间不得超过7s;通道狭窄、上下楼层、送上救护车等的操作中断不得超过30s。
第8题:
在心肺复苏操作中,若救护者相互替换,不得使复苏抢救中断时间超过()。
第9题:
心肺复苏时心脏按压中断时间不得超过()
第10题:
5~7s
30s
1min
2min
10~20s
第11题:
20秒
30秒
60秒
10秒
第12题:
3秒
6秒
8秒
10秒
15秒
第13题:
A、面色转红
B、意识恢复
C、恢复自主呼吸
D、心脏按压时能扪及颈脉搏动
E、散大的瞳孔缩小
答案:D
解析:
心肺复苏操作是否正确,主要靠平时严格训练,掌握正确的方法。而在急救中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可根据以下5方面综合考虑:
1)颈动脉搏动
按压有效时,每一次按压可以摸到一次搏动,如若停止按压,搏动也消失,此时应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如若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跳动,则说明病人心搏已恢复。(按压有效时,可测到血压在60/40mmHg)。
2) 神志
复苏有效时,意识逐渐恢复,昏迷变浅,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甚至手脚开如活动,或出现反射或挣扎。
3)面色(口唇)
由紫绀转为红润;如面色变为灰白,则说明复苏无效。
4)出现自主呼吸
吹气时可听到肺泡呼吸音或有自主呼吸,呼吸改善。但自主呼吸出现,并不意味着可以停止人工呼吸,如果自主呼吸微弱,仍应坚持口对口呼吸。
5)瞳孔
复苏有效时,可见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如瞳孔由小变大、固定,则说明复苏无效。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心肺复苏的操作时间要求中第20~30s应该()
第17题:
心肺复苏术中的ABCD中的A包括
第18题:
进行心肺复苏法时,如有担架搬运伤员,应该持续做心肺复苏,中断时间不超过()s。
第19题:
心肺复苏时判断患者有无呼吸,看(),听(),面部感觉(),时间为()。
第20题:
心肺复苏时,判断患者呼吸时间不超过()
第21题:
5s
6s
8s
10s
15s
第22题: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