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应隔离至”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30岁。高热、腹泻,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对其应采取

    A、严密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昆虫隔离

    D、接触隔离

    E、保护性隔离


    参考答案:B

  • 第2题:

    女性患者,30岁,高热,腹泻,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对其应采取

    A.严密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昆虫隔离

    D.接触隔离

    E.保护性隔离


    正确答案:B
    答案:B
    【解析】隔离分以下几种:严密隔离、一般隔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接触隔离、昆虫隔离)、保护性隔离、血液隔离。细菌性痢疾病人应采取消化道隔离。故本题选B。

  • 第3题:


    患者,男,25岁,因食用大排档小吃后出现高热、腹泻,诊断为“细菌性痢疾”。

    对此患者应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A.严密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昆虫隔离
    D.接触隔离
    E.保护性隔离

    答案:B
    解析:

    消化道隔离是对病原体通过污染食物,饮水,食具或手并经口引起传播的疾病所给予的隔离方法。细菌性痢疾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消化道隔离对隔离室的要求为床边隔离,不交换物品。伤寒、痢疾为通过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可实行床边隔离,患者可安排在同一病室。

  • 第4题:

    细菌性痢疾消化道隔离应至临床症状消失,粪便培养阴性(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5次

    答案:B
    解析:
    对患者采取肠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粪便培养2次阴性。

  • 第5题:

    患儿,6岁,高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有脓血便,诊断为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则该患儿应隔离至

    A.便常规正常
    B.热退
    C.临床症状消失或3次大便培养阴性
    D.隔离1周
    E.便培养1次阴性即可

    答案:C
    解析:

  • 第6题:

    患者男性,34岁,入院诊断为“细菌性痢疾”该患者应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 A、保护性隔离
    • B、严密隔离
    • C、呼吸道隔离
    • D、肠道隔离
    • E、接触隔离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患者,男性,32岁,患细菌性痢疾,正在住院治疗。应采用哪种隔离()

    • A、严密隔离
    • B、昆虫隔离
    • C、接触性隔离
    • D、消化道隔离
    • E、血液性隔离

    正确答案:D

  • 第8题:

    患者,男,25岁,因食用大排档小吃后出现高热、腹泻,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对此患者应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 A、严密隔离
    • B、消化道隔离
    • C、昆虫隔离
    • D、接触隔离
    • E、保护性隔离

    正确答案:B

  • 第9题:

    简述细菌性痢疾患者解除隔离。


    正确答案:直到2份连续粪便标本或直肠试纸(在停止使用抗生素48小时后采样,两次采样间隔超过24小时)转阴为止。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男,25岁,因食用大排档小吃后出现高热、腹泻,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对此患者应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A

    严密隔离

    B

    消化道隔离

    C

    昆虫隔离

    D

    接触隔离

    E

    保护性隔离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32岁,患细菌性痢疾,正在住院治疗。应采用哪种隔离()
    A

    严密隔离

    B

    昆虫隔离

    C

    接触性隔离

    D

    消化道隔离

    E

    血液性隔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患儿,6岁,高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有脓血便,诊断为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则该患儿应隔离至()。
    A

    热退

    B

    临床症状消失或3次大便培养阴性

    C

    便常规正常

    D

    便培养1次阴性即可

    E

    隔离1周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郭女士,30岁,高热,腹泻,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对其应采取A.昆虫隔离 B.消化道隔离

    郭女士,30岁,高热,腹泻,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对其应采取

    A.昆虫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严密隔离

    D.接触隔离

    E.保护性隔离


    正确答案:B
    细菌性痢疾经过粪一口传播途径传播,应给予消化道隔离。

  • 第14题:

    A、严密隔离
    B、呼吸道隔离
    C、接触性隔离
    D、消化道隔离
    E、保护性隔离

    患者,男性,32岁。因细菌性痢疾住院治疗。护士应釆用的隔离方法为


    答案:D
    解析:
    肠道隔离适用于由病人的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污染了食物或水源而引起传播的疾病,,如伤寒、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等。肠道隔离可切断粪-口传播途径。

  • 第15题:

    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32岁,患细菌性痢疾,正在住院治疗。

    应采用下列哪种隔离
    A:严密隔离
    B:昆虫隔离
    C: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D:空气传播的隔离
    E:血液性隔离

    答案:C
    解析:
    消毒时间从灯亮起后5~7分钟后计时。

    0.5%漂白粉溶液用于浸泡餐具、便具等,需30分钟。

    细菌性痢疾要执行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 第16题:

    患儿,男,12岁。突发寒战、高热、抽搐、昏迷。体检:体温40.5℃,脉搏140次/分,血压61/32mmHg,口唇发绀。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5×10/L,中性粒细胞82%,肛拭子取便,镜检脓细胞(+),拟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其所属类型为

    A.中毒性细菌性痢疾(脑型)B.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发作C.急性细菌性痢疾(普通型)D.中毒性细菌性痢疾(休克型)E.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混合型)

    答案:D
    解析:
    中毒型:多见于2~7岁儿童。起病急骤,高热,体温达40℃以上。反复惊厥、嗜睡、昏迷,可迅速发生呼吸衰竭及休克,但肠道症状较轻,甚至开始无腹痛及腹泻,发病后24h内可出现腹泻及痢疾样大便。按其主要表现可分为3型:①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主要表现为感染性休克,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发绀,血压下降或测不出,脉搏细速甚至测不到,少尿或无尿,此型较常见;②脑型(呼吸衰竭型):以严重脑症状为主,脑缺血、缺氧、脑水肿、颅内压升高,严重者发生脑疝,也可出现呼吸异常及呼吸衰竭,此型较严重;③混合型:具有以上两型之表现,最为凶险,病死率很高。【该题针对“.细菌性痢疾病人护理与管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 第17题:

    照护患细菌性痢疾的老年人应采取()。

    • A、呼吸道隔离
    • B、昆虫隔离
    • C、消化道隔离
    • D、接触性隔离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27岁女患,食用炸酱面后第2天出现腹部不适,稀便4次,体温37.5℃,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口服诺氟沙星2天后症状消失,此患者诊断为()

    • A、细菌性痢疾轻型
    • B、细菌性痢疾普通型
    • C、细菌性痢疾重型
    • D、细菌性痢疾中毒性
    • E、细菌性痢疾混合型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患儿,6岁,高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有脓血便,诊断为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则该患儿应隔离至()。

    • A、热退
    • B、临床症状消失或3次大便培养阴性
    • C、便常规正常
    • D、便培养1次阴性即可
    • E、隔离1周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何谓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正确答案: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起病急骤,临床以高热、嗜睡、惊厥、昏迷、休克和/或呼吸衰竭为主要特征。多见于2~7岁体质较好的小儿,病死率较高。必须积极抢救。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细菌性痢疾患者解除隔离。

    正确答案: 直到2份连续粪便标本或直肠试纸(在停止使用抗生素48小时后采样,两次采样间隔超过24小时)转阴为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27岁女患,食用炸酱面后第2天出现腹部不适,稀便4次,体温37.5℃,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口服诺氟沙星2天后症状消失,此患者诊断为()
    A

    细菌性痢疾轻型

    B

    细菌性痢疾普通型

    C

    细菌性痢疾重型

    D

    细菌性痢疾中毒性

    E

    细菌性痢疾混合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患儿应隔离至()
    A

    发热减退后3天

    B

    休克纠正后1天

    C

    临床症状消失后7天

    D

    腹泻减轻后3天

    E

    临床症状消失后5天


    正确答案: A
    解析: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患儿应采取肠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