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患者,男性,62岁。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伴大汗3小时,急诊就医,心电图示:V1~V5导联出现Q波,且ST段弓背向上抬高,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尿激酶治疗,其作用在于
A.疏通心肌微循环
B.增强心肌收缩力
C.溶解冠脉内血栓
D.促进心肌能量代谢
E.减轻心脏前负荷
第2题:
男性,65岁。冠心病心绞痛史8年,无高血压史,夜间突发心前区疼痛8小时入院,入院时血压为150/90mmHg,经心电图检查,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最可能的心电图表现为
A.Ⅱ、Ⅲ、aVF导联出现异常Q波伴ST段弓背向上抬高
B.V1~V4导联出现异常Q波伴ST段弓背向上抬高
C.V1~V4导联出现冠状T波
D.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为()。
第7题:
男性,65岁。冠心病心绞痛史8年,无高血压史,夜间突发心前区疼痛8小时入院。入院时血压为150/90mmHg,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最可能的心电图表现为()
第8题:
患者男,68岁。因“反复胸痛2周,加重3小时”来诊。胸痛发作与劳累及情绪有关,休息可缓解。3小时前出现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重,并出现气促,不能平卧,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心率120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3级收缩期杂音,双肺散在哮鸣音及湿啰音。该患者心电图可出现的表现是(提示根据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结果,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第9题:
患者男,64岁。因阵发性胸闷9年,持续胸痛7小时收入院。入院时血压为150/90mmHg,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支持诊断的心电图改变为下列哪一项()
第10题: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急性侧壁心肌梗死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第11题:
疏通心肌微循环
增强心肌收缩力
溶解冠脉内血栓
促进心肌能量代谢
减轻心脏前负荷
第12题:
相关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变化迅速,出现病理性Q波
普遍导联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aVR、V1导联除外),不出现病理性Q波
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主要为J点抬高,多见于胸导联,不出现病理性Q波
相关导联一过性ST段抬高,对应导联ST段下移,变化迅速
相关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持续达数月,有病理性Q波
第13题:
患者,男性,62岁。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伴大汗3小时,急诊就医,心电图:V1~V5导联、I、aVL导联出现病理Q波,且ST段弓背向上抬高超过0.3mV。
此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胃穿孔
B.急性胰腺炎
C.自发性气胸
D.急性心肌梗死
E.带状疱疹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急性心包炎的心电图表现为()。
第18题:
男,23岁,发热伴心前区疼痛数日,吸气时明显,诊断为急性心包炎,心电图检查特征改变为
第19题:
患者男性,62岁。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伴大汗3小时,急诊就医,心电图示:V~V导联出现Q波,且ST段弓背向上抬高,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尿激酶治疗,其作用在于()
第20题:
女性,65岁,冠心病心绞痛史8年,无高血压病史,夜间突起心前区疼痛4小时入院,入院时血压为20/12kPa,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定位诊断是()
第21题:
患者男性,47岁。饮酒后剧烈胸痛伴大汗40分钟,急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3mV,ST-T呈单向曲线,aVL、V5、V6导联ST抬高0.1~0.2mV,相关导联未见坏死型Q波。根据病史及心电图改变,应首先考虑为()
第22题:
急性前侧壁心肌梗死
急性下壁非Q波型心肌梗死
急性下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急性心包炎
急性下壁、侧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第23题:
疏通心肌微循环
增强心肌收缩力
溶解冠脉内血栓
促进心肌能量代谢
减轻心脏前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