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包括既往治疗的相关毒性,如周围神经炎,血栓事件等
B、包括患者的因素,如年龄、一般状态、骨髓贮备及肾功能等
C、包括疾病的侵袭性,如广泛骨破坏、浆细胞白血病、髓外浆细胞瘤(MED)、β2-MG升高、白蛋白下降及FISH或染色体等
D、包括患者的因素如药物耐受性
E、包括治疗方案的有效率,特别是CR/nCR率,以及治疗的耐受性和临床疗效
第1题:
A、复发难治性骨髓瘤(RRMM)患者在疾病晚期合并髓外浸润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比较困难
B、许多药物的III期临床试验不是专门为分析EMD疗效设计的
C、目前标准的治疗方案是化疗
D、大多文献报道是Case report和小型的回顾性研究
E、NCCN及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指南均无标准的治疗方案推荐
第2题:
A、包括宿主因素和肿瘤特征、治疗方式及对治疗的反应
B、肿瘤特征包括D-S分期、R-ISS分期、mSMAR反应深度
C、宿主因素包括年龄、体能状态 、GA评分
D、治疗方式及对治疗的反应包括反应深度和MRD
E、主要可以归为3个大类
第3题:
A.环境特征(如气温)
B.先天特征(包括基因、性别、年龄等)
C.社会学特征(如社会阶层等)
D.行为特征(如吸烟、饮酒、饮食等)
E.生理学特征(如血压、动脉疾病史、凝血缺陷等)
第4题:
A、人群健康状况的评定
B、疾病负担的评估
C、临床疗效的评价
D、健康影响因素及防治重点的选择
E、其他领域的应用:如保险业等
第5题:
药物从进入人体至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其间要经历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速度过程,该速度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
A、环境因素,如气候
B、生理因素,如年龄、性别、妊娠等
C、遗传因素
D、人体的昼夜节律
E、病理因素,如胃肠疾病、肝肾功能等
第6题:
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剂型因素不包括
A、药物的类型(如酯或盐、复盐等)
B、药物的理化性质(如粒径、晶型等)
C、处方中所加的各种辅料的性质与用量
D、药物剂型的种类及用法和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等
E、药物的包装
第7题:
第8题:
在健康风险评估中的概念中,前期暴露因素不包括技能()
第9题:
风险因素包括()如物质条件、()如道德品行等。
第10题:
药物的类型(如酯或盐、复盐等)
药物的理化性质(如粒径、晶型等)
处方中所加的各种辅料的性质与用量
药物剂型的种类及用法和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等
药物的包装
第11题:
给药剂量和剂型
给药间隔
预期达到的血药浓度
需要对患者进行其他方面检查的项目,如肝、肾功能等
药物过量中毒的救治方法。
第12题:
人群健康状况的评定
疾病负担的评估
临床疗效的评价
健康影响因素及防治重点的选择
其他领域的应用:如保险业等
第13题:
A、随着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新药时代的到来,MM的中位生存期由3-5年提高到5-7年,国外甚至以10年生存率来计算
B、MM异质性大
C、预后因素包括临床分期、生化指标、分子遗传学异常
D、其中合并髓外浸润,较无髓外浸润的患者治疗疗效好,生存期长,预后好
E、预后因素包括微环境、宿主的免疫状态、是否合并髓外浸润及对治疗的反应等
第14题:
A、药物耐受性
B、上次治疗的缓解质量及缓解持续时间
C、治疗方案的有效率,特别是CR/nCR率,以及治疗的耐受性和临床疗效
D、传统药物:环磷酰胺、阿霉素、马法兰、脂质体阿霉素 糖皮质 激素
E、Big-Five:万珂 雷那度胺 反应停 卡非佐米 泊马度胺
第15题:
A.药物未能覆盖致病菌,或细菌耐药
B.呼吸道特殊病原体感染如结核、真菌、支原体、病毒感染等
C.出现并发症或存在影响疗效的患者因素
D.非感染性疾病误诊为肺炎
E.药物疗程不够
第16题:
A、牙的状态
B、牙的位置
C、可修复性
D、牙周状况
E、既往治疗情况
第17题:
关于核医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外照射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
B、核医学诊断包括脏器功能测定
C、外照射治疗
D、核医学诊断包括体内诊断如脏器显像
E、治疗疾病的学科
第18题:
关于核医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外照射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
B.核医学诊断包括脏器功能测定
C.治疗核医学包括内、外照射治疗
D.核医学诊断包括体内诊断如脏器显像
E.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的学科
第19题:
行为疗法包括一系列的治疗方法,如();();();();();();();();()等。
第20题:
患者女性,10岁,因“发作性头痛、眩晕、呕吐3个月,行走不稳”来诊。查体:意识清楚,言语较缓慢,双眼外展不及边,双眼侧视时有小幅度水平眼震。视盘水肿。共济失调。影像学提示:髓母细胞瘤可能性大。行手术切除肿瘤,拟行放射治疗。 关于髓母细胞瘤的分期,错误的是()
第21题:
有形因素
无形因素
有形条件
无形条件
第22题:
环境因素,如气候
生理因素,如年龄、性别、妊娠等
遗传因素
人体的昼夜节律
病理因素,如胃肠疾病、肝肾功能等
第23题:
应首先区别是特异性下背痛还是非特异性下背痛
下背痛的临床治疗原则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下背痛的非手术治疗包括健康教育、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下背痛患者如可耐受手术,应首选手术治疗,以求良好治疗效果
如非手术治疗无效,再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