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8个月,男,进食大量含糖饮料后出现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大便常规未见红白细胞。考虑发病机制可能为( )A、cAMP增加,小肠分泌增多导致腹泻B、肠黏膜损坏,充血水肿导致腹泻C、肠液中渗透压增加导致腹泻D、吸收障碍性腹泻E、肠道功能紊乱性腹泻

题目

患儿,8个月,男,进食大量含糖饮料后出现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大便常规未见红白细胞。考虑发病机制可能为( )

A、cAMP增加,小肠分泌增多导致腹泻

B、肠黏膜损坏,充血水肿导致腹泻

C、肠液中渗透压增加导致腹泻

D、吸收障碍性腹泻

E、肠道功能紊乱性腹泻


相似考题
更多“患儿,8个月,男,进食大量含糖饮料后出现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大便常规未见红白细胞。考虑发病机制 ”相关问题
  • 第1题: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A.大便呈暗绿色、海水样,黏液较多。便常规有大量脓细胞、革兰阳性细菌

    B.大便呈水样便、腥臭味,便常规有白细胞,少量红细胞

    C.大便呈稀黄色,泡沫较多,可呈豆腐渣样、便常规少量白细胞

    D.多夏季起病,黏液脓血便,便常规大量白细胞、可见红细胞

    E.秋季起病,大便呈蛋花汤样、量多、次数多、无腥臭味,便常规偶见白细胞


    正确答案:A

  • 第2题:

    患儿,8个月,男,进食大量含糖饮料后出现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大便常规未见红白细胞。考虑发病机制可能为()

    • A、cAMP增加,小肠分泌增多导致腹泻
    • B、肠黏膜损坏,充血水肿导致腹泻
    • C、肠液中渗透压增加导致腹泻
    • D、吸收障碍性腹泻
    • E、肠道功能紊乱性腹泻

    正确答案:C

  • 第3题:

    单选题
    8个月女婴,进食大量含糖饮料后导致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大便常规未见红、白细胞。考虑发病机制可能为()
    A

    cAMP增加,小肠分泌增多导致腹泻

    B

    肠黏膜损坏,充血水肿导致腹泻

    C

    肠液中渗透压增加导致腹泻

    D

    吸收障碍性腹泻

    E

    肠道功能紊乱性腹泻


    正确答案: D
    解析: 含糖饮料后导致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大便常规未见异常,考虑饮料为含糖饮料导致的渗透压升高导致的腹泻。

  • 第4题:

    单选题
    患儿,男,1岁。腹泻5天,大便4~5次/天,为黄色稀水便,含脓血及黏液。体检:体温38.7℃,皮肤弹性尚可,心肺正常。大便镜检:大量红白细胞。考虑该患儿腹泻的原因可能是().
    A

    肠内细菌感染

    B

    轮状病毒感染

    C

    肠道菌群失调

    D

    消化酶分泌减少

    E

    肠道外感染导致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单选题
    男孩,15岁。9月15日来诊,突发腹泻、呕吐半日,腹泻10余次,初为稀便,后为水样便,无腹痛,无里急后重。查体:体温36.7℃,血压78/56mmHg。便常规:水样便,未见红白细胞。本例患者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
    A

    伤寒

    B

    急性菌痢

    C

    急性肠胃炎

    D

    霍乱

    E

    食物中毒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患儿,男,1岁。腹泻5天,大便4~5次/天,为黄色稀水便,含脓血及黏液。体检:体温38.7℃,皮肤弹性尚可,心肺正常。大便镜检:大量红白细胞。该患儿腹泻的主要机制是(  )。
    A

    肠内酸度降低,肠道下部细菌上移

    B

    细菌侵袭肠黏膜

    C

    消化酶分泌减少

    D

    双糖酶活性降低,导致高渗性腹泻

    E

    环腺苷酸生成增多,肠道分泌增加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患儿,女,8个月,因腹泻伴呕吐3天入院,大便为黄色稀水样便,每天十余次。查体:体温38.5℃,皮肤弹性差,尿少,前囟凹陷,唇干。大便常规:黄褐色,水样便,WBC0~1个/HP,脂肪球++。脱水纠正后,患儿仍频繁腹泻,最不合理的治疗方法为()

    • A、微生态疗法
    • B、调整饮食
    • C、大剂量抗生素
    • D、收敛剂
    • E、支持疗法

    正确答案:C

  • 第8题:

    患儿,男,1岁。腹泻5天,大便4~5次/天,为黄色稀水便,含脓血及黏液。体检:体温38.7℃,皮肤弹性尚可,心肺正常。大便镜检:大量红白细胞。考虑该患儿腹泻的原因可能是().

    • A、肠内细菌感染
    • B、轮状病毒感染
    • C、肠道菌群失调
    • D、消化酶分泌减少
    • E、肠道外感染导致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男孩,15岁。突发腹泻、呕吐半日,腹泻10余次,初为稀便,后为水样便,无腹痛,无力急后重。查体:体温36.7℃,血压78/56mmHg。便常规:水样便,未见红白细胞。本例患者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
    A

    伤寒

    B

    急性菌痢

    C

    急性肠胃炎

    D

    霍乱

    E

    食物中毒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患儿,8个月,男,进食大量含糖饮料后出现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大便常规未见红白细胞。考虑发病机制可能为()
    A

    cAMP增加,小肠分泌增多导致腹泻

    B

    肠黏膜损坏,充血水肿导致腹泻

    C

    肠液中渗透压增加导致腹泻

    D

    吸收障碍性腹泻

    E

    肠道功能紊乱性腹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男,26岁。8月底来诊。突起腹泻1天,大便20余次,初为稀便,后为水样,继之多次呕吐,无发热,无腹痛,无里急后重。查体:体温37℃,血压100/70mmHg。大便镜检:水样便,红白细胞偶见。下列诊断应首先考虑(  )。
    A

    霍乱

    B

    伤寒

    C

    阿米巴痢疾

    D

    急性胃肠炎

    E

    急性菌痢


    正确答案: A
    解析:
    霍乱最先出现的症状多为腹泻,无发热,无腹痛,无粪臭,无里急后重,多为米泔水样便或洗肉水样便。每日可达数十次。呕吐多发生于腹泻之后,多为喷射性,少有恶心。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者为米泔水样液体。

  • 第12题:

    单选题
    患者,男,26岁。8月底来诊。突起腹泻1天,大便20余次,初为稀便,后为水样,无发热,无腹痛,无里急后重。查体:体温37℃,血压100/70mmHg。大便镜检:水样便,红白细胞偶见。下列诊断应首先考虑(  )。
    A

    霍乱

    B

    伤寒

    C

    阿米巴痢疾

    D

    急性胃肠炎

    E

    急性菌痢


    正确答案: D
    解析:
    泻吐期 多突然发病,以剧烈腹泻开始,继以呕吐。多无腹痛及里急后重,大便日数次至数十次,甚至失禁,开始为稀便,后即水样,少数为米泔水样。腹泻1~2次后出现喷射状呕吐,与大便性质相似,常无恶心。本期持续数小时至2~3天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