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PPD皮试,以下哪一项不正确
A、接种后应在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分别记录反应结果
B、PPD结果呈阳性,确定有结核病存在
C、PPD结果阴性,不能排除结核病的诊断
D、测定反应硬结,应当取纵、横两者平均直径来判定反应
E、皮内注射0.1ml相当于PPD 5个单位
第1题:
关于PPD皮试,下列错误的是
A、于前臂掌侧中下1/3交界处注射
B、一般注射0.1ml,5个结核菌素单位
C、皮丘直径必须>6mm
D、注射后48~72小时看结果
E、测量局部红晕直径判断反应强度
第2题:
患儿男,7岁。接种过卡介苗,PPD皮试结果(+),5天后反应消失,应考虑以下哪种可能
A、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
B、应复种卡介苗
C、接种卡介苗后正常反应
D、要考虑异烟肼治疗
E、体内有结核杆菌存在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关于PPD皮试,下列错误的是()
A于前臂掌侧中下1/3交界处注射
B一般注射0.1ml,5个结核菌素单位
C皮丘直径必须>6mm
D注射后24~72小时看结果
E测量局部硬结直径判断反应强度
第6题:
关于结核菌素PPD试验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第7题:
以下哪项不是PPD皮内注射注意事项()
第8题:
关于结核菌素试验,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第9题:
下列哪项检查是错误的()。
第10题:
于前臂掌侧中下1/3交界处注射
一般注射0.1ml,5个结核菌素单位
皮丘直径必须>6mm
注射后24~72小时看结果
测量局部硬结直径判断反应强度
第11题:
接种后应在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分别记录反应结果
PPD结果呈阳性,确定有结核病存在
PPD结果阴性,不能排除结核病的诊断
测定反应硬结,应当取纵、横两者平均直径来判定反应
皮内注射0.1ml相当于PPD5个单位
第12题:
关于结核菌素试验,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硬结平均直径不足5mm为阴性
B.一般注入左前臂掌侧面中、下1/3交界处皮内
C.48~72h后观察反应结果
D.皮内注射PPD0.1ml
E.测定局部硬结,取纵、横两者平均直径来判断其强度
第13题:
关于结核菌素试验(PPD)结果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
A.结果阴性可排除结核病
B.BCG接种后PPD反应为强阳性
C.部分高危结核患儿可呈阴性反应
D.阳性结果代表患有结核病
E.婴幼儿PPD阴性提示体内无活动性结核病
第14题:
第15题:
有关PPD皮试,以下哪一项不正确()
A接种后应在24、48、72小时分别记录反应结果
BPPD结果呈阳性,确定有结核病存在
CPPD结果阴性,不能排除结核病的诊断
D测定反应硬结,应当取纵、横两者平均直径来判定反应
E皮内注射0.1ml相当于PPD5个单位
第16题: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0岁,咳嗽、咳痰1个月,咳少量黏稠痰,伴盗汗、乏力,期间曾有高热、咯血,无胸痛、气促,曾在当地医院予"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等抗炎治疗1周,症状一度减轻。近2周来上述症状又反复,无发热,遂入院诊治。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欠佳,大小便尚正常。既往有糖尿病病史3年。血常规:WBC9.1×109/L,N72%,RBC3.4×109/L,Hb97g/L。关于PPD皮试,以下不正确的有()
A一般选择左侧前臂屈侧中上部1/3处,0.1ml(5IU)皮内注射
BPPD皮试后48~72h观察和记录结果,测量红晕的横径和纵径,计算平均直径=(横径+纵径)/2
CPPD皮试结果阴性的儿童,可以除外结核病
D结核性脑膜炎患者PPD皮试结果多10mm以内
EPPD皮试结果呈强阳性反应可确诊结核病
第17题:
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皮内注射后(48-72)小时观察反应结果,对于阴性牛和疑似反应牛,于注射后(96)小时和(120)小时再分别观察一次。
第18题:
病例摘要:女性,50岁,咳嗽、咳痰1月,咳少量黏稠痰,伴盗汗、乏力,期间曾有高热、咯血,无胸痛、气促,曾在当地医院予"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等抗感染治疗1周,症状一度减轻。近2周来上述症状又反复,无发热,遂入院诊治。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欠佳,大小便尚正常。既往有糖尿病病史3年。血常规:WBC9.1×109/L,N0.72,RBC3.4×109/L,Hb97g/L。 关于PPD皮试,以下不正确的有哪些()。
第19题:
7岁男孩,接种过卡介苗,PPD皮试结果(+),5天后反应消失,应考虑以下哪种可能()
第20题:
接种后应在24、48、72小时分别记录反应结果
PPD结果呈阳性,确定有结核病存在
PPD结果阴性,不能排除结核病的诊断
测定反应硬结,应当取纵、横两者平均直径来判定反应
皮内注射0.1ml相当于PPD5个单位
第21题:
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
应复种卡介苗
接种卡介苗后正常反应
要考虑异烟肼治疗
体内有结核杆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