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可有多种临床类型。
咽结合膜热:病原为腺病毒3、7型,常发生于春夏季。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可散发或发生小流行。多呈高热,咽痛,眼部刺痛,咽部充血,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膜炎,可伴球结膜出血。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有时有胃肠道症状。病程1~2周。
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黏膜急性炎性疾病。俗称“伤风”或“感冒”。四季均可发病,但冬季更多见。
常见的致病病毒为鼻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冠状病毒等。
化脓性扁桃体炎病原体多数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往往起病急,咽痛明显、伴有高热(体温可达39摄氏度以上)查体可发现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有时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而肺部查体无异常体征。
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为柯萨奇病毒A组,好发于夏秋季。急起高热,咽痛,流涎,畏食,呕吐等。可见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