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胶质层指数用哪些指标来描述?简述胶质层指数测定的的方法要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试验结束时测得的收缩度x值,可以反映该煤的结焦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 第2题:

    测定烟煤胶质层试验过程中煤样形成的胶质体很粘稠(粘度很大)时,应如何测定?


    参考答案:在试验过程中煤样形成的胶质体粘度很大时,要扎穿它是很费力的,所以不能以为测完上层后,用一点力向下扎,感到扎不动时(阻力特别大),就以为达到下部层面了,而必须用较大的力扎(但要用均匀的垂直力,否者既扎不下去,又会把探针扎弯,甚至折断),待穿透胶质体达到气泡层时,就会明显感到阻力大大减少而能很顺利地到达半焦表面。这种情况只有在较大的之字型、山形和之山混合型体积曲线的煤样中才会碰到。

  • 第3题:

    烟煤胶质层指数的测定中,煤杯在多长时间内升温至250℃()

    A.20min

    B.30min

    C.25min

    D.10min


    正确答案:B

  • 第4题:

    测定煤黏结性的结焦性的实验方法有许多种,不包括( )。

    A.介电常数
    B.罗加指数
    C.胶质层指数
    D.坩埚膨胀系数

    答案:A
    解析:

  • 第5题:

    胶质层指数有加合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胶质层指数测定中煤样粒度应<0.1mm。()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我国煤分类(以炼焦煤为主)的指标主要有()。

    • A、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 B、粘结指数
    • C、胶质层最大厚度
    • D、奥亚膨胀度

    正确答案:A,C

  • 第8题:

    烟煤胶质层指数的测定煤杯杯底升温速度在250℃以前应该是()。 

    • A、3℃/min
    • B、5℃/min
    • C、8℃/min
    • D、10℃/min

    正确答案:C

  • 第9题:

    我国近年来采用的煤分类指标之一是()。

    • A、固定碳
    • B、粘结指数
    • C、胶质层厚度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胶质层指数y的数值越大,一般表明煤的粘结性()。

    • A、越差
    • B、没有联系
    • C、越好
    •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多选题
    炼焦煤质量指标要求是:()
    A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

    B

    粘结指数G

    C

    胶质层最大厚度y

    D

    奥亚膨胀度b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目前我国炼焦煤分类的主要指标有挥发分Vdaf和()。
    A

    灰分

    B

    粘结指数

    C

    胶质层最大厚度Y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测定烟煤胶质层试验中煤样生成的胶质体很稀薄时,应如何测定?


    参考答案:试验中煤样生成的胶质体很稀薄时,测上部层面时要特别小心。探针插入要慢,用力要轻,遇到有阻力,即为上部层面,然后再稍加一点力缓慢的将胶质体扎穿,感到阻力稍大即停止,这就是下部层面。
    胶质层上、下层面往往不明显,常常是一穿即达杯底,遇到这种情况,可暂停20-25min,使层面恢复,然后再以每15min不多于一次的频数按上述方法测量上部或下部层面,此外报出测定结果时应注明焦块的融合情况。

  • 第14题:

    影响胶质层测定准确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胶质层测定方法是一个规范性很强的试验,对仪器设备、测定方法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必须严格执行,否则会影响测定结果。
    (1)升温速度是本方法中第一位重要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在350-600℃期间的升温速度。因为这是煤样热分解的阶段,若升温速度快,Y值偏高,反之则偏低。
    (2)试验开始时,炉砖必须处于室温。因为热炉砖增加煤样的受热强度,故使Y值偏高。
    (3)热转的热性质——导热系数的大小影响测定结果。一般情况下导热系数小Y值要偏高,所以要求使用散热较好(导热系数大)而且热性质一致或相近的砖炉(全国统一生产的砖炉)。
    (4)使用正确手感来测定上、下部层面,否则测出的结果不准确,因此,操作人员一定要经过专门培训后才能承担胶质层测定的工作。
    (5)加热面一定要均匀(温度场分布均匀),若不均匀,将会破坏等温面的平整,使测值不准。
    (6)装杯时一定要切记按GB479-1987的有关规定进行操作,切忌捣固或敲击煤杯而改变煤样的堆积密度,影响测量结果。
    (7)煤样粒度要求小于1.5mm。在制样过程中应该用对辊破碎机逐次破坏,以保证细煤粉所占比例不大,否则会影响测定结果。

  • 第15题:

    测定煤黏结性和结焦性的实验方法有很多,不包括( )。

    A.罗梅指数
    B.罗加指数
    C.黏结指数
    D.胶质层指数

    答案:A
    解析:

  • 第16题:

    胶质层指数最适用于强粘结性煤。()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测定奥亚膨胀度用煤样粒度要求比胶质层指数,粘结指数都严格。()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肥煤和弱粘结性煤不适于用胶质层指数表征。()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胶质层指数越高,煤的()越好。

    • A、燃点
    • B、结焦性
    • C、粘结性
    • D、挥发性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烟煤胶质层指数的测定时,在350~600℃期间,实际温度与应达到的温度的差不应超过()。 

    • A、3℃
    • B、5℃
    • C、8℃
    • D、10℃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炼焦煤质量指标要求是:()

    • A、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
    • B、粘结指数G
    • C、胶质层最大厚度y
    • D、奥亚膨胀度b

    正确答案:A,B,C,D

  • 第22题:

    目前我国炼焦煤分类的主要指标有挥发分Vdaf和()。

    • A、灰分
    • B、粘结指数
    • C、胶质层最大厚度Y

    正确答案:C

  • 第23题:

    问答题
    胶质层指数法的测定要点是什么?其适用范围是什么?它的最大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测定要点是:将煤样装入特制的煤杯中,并在上面加一可移动压盘,压盘通过杠杆和重锤相连,使压盘对煤样产生0.1MPa的压力。然后模拟煤样在焦炉中的受热过程,以3℃/min的升温速度从煤杯底部单侧加热,使煤杯中的煤样形成一系列温度不同的等温层。等温层的温度从上到下依次递增。当温度升到煤的软化点时,煤开始软化形成具有塑性的胶质体,当温度升到固化温度时,胶质体开始固化形成半焦。这样,煤杯中的煤样就逐层软化、熔融再固化。在试验过程中要用特制的探针定时测量胶质层的厚度,以胶质层最大厚度作为Y值梯度。
    适用性:胶质层指数法较适合于中等粘结性的煤;
    优点:其优点是Y值具有可加性;
    缺点:
    (1)胶质层厚度只能反映胶质体的数量,不能反映胶质体的质量;
    (2)测定过程的规范性强,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多;
    (3)测定时所需煤样量大;
    (4)对弱粘煤(Y≤7mm)和胶质体流动性大的煤(Y﹥25mm)测定的精度差、重现性差。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