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对于相邻的两个色谱峰,其分离度R与理论塔板数n的()次方成正比。 ”相关问题
  • 第1题:

    描述色谱柱效能和总分离效能的指标分别是

    A.理论塔板数和保留值
    B.理论塔板数或理论塔板高度和分离度
    C.分离度或有效塔板高度
    D.理论塔板高度和理论塔板数
    E.有效塔板高度和保留值

    答案:B
    解析:

  • 第2题:

    用一根2m长色谱柱将组分A、B分离,实验结果如下:空气保留时间30s ;A峰保留时间230s;B峰保留时间250s;B峰底宽25s。求: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n;A、B各自的分配比;相对保留值r2,1;两峰的分离度R;若将两峰完全分离,柱长应该是多少?


    n=16(t r /W b ) 2 =16(250/25) 2 =1600 k' A =t' RA /t 0 =(230-30)/30=6.7 K' B =t' RB /t 0 =(250-30)/30=7.3 γ 2,1 =t' RB /t' RA =220/200=1.1 R=(t' RB -t' RA )/W b =(220-200)/25=0.8 L=2×(1.5/0.8) 2 ≈7(m)

  • 第3题:

    在一定的操作的条件下,根据色谱图中的某色谱峰计算的塔板数或有效塔板数,数值越大则说明

    A.色谱柱对该组分的选择性越好

    B.该组分检测准确度越高

    C.该组分与相邻组分的分离度可能高

    D.该组分检测灵敏度越高


    该组分与相邻组分的分离度可能高

  • 第4题:

    在色谱图中,相邻两峰间的距离取决于()

    A.两组分的分配系数

    B.理论塔板数

    C.有效塔板数

    D.塔板高度


    两组分的分配系数

  • 第5题:

    27、相邻两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峰底宽之和一半的比值是

    A.分离度

    B.选择因子

    C.容量因子

    D.理论塔板数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