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建生态影响型项目,该项目类别为Ⅰ类,该项目所在地土壤pH值为7.5,项目周边有土壤环境敏感目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该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题目
某新建生态影响型项目,该项目类别为Ⅰ类,该项目所在地土壤pH值为7.5,项目周边有土壤环境敏感目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该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相似考题
更多“某新建生态影响型项目,该项目类别为Ⅰ类,该项目所在地土壤pH值为7.5,项目周边有土壤环境敏感目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该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重点调查主要装置附近的土壤污染现状,适用情景包括()

    A.一级评价污染影响型新建项目
    B.二级评价污染影响型改建项目
    C.三级评价污染影响型扩建项目
    D.一级、二级生态影响型改、扩建项目

    答案:B
    解析:

  • 第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现状调查评价范围的确定依据不包括()

    A.影响类型
    B.气象条件
    C.工作等级
    D.防渗水平

    答案:D
    解析:

  • 第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下列建设项目必须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是()

    A.医院
    B.核电站
    C.碳素制品厂
    D.年出栏生猪300头的养殖场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关于土壤环境预测与评价因子,说法正确包括()

    A.根据环境影响识别出的特征因子选取关键预测因子
    B.根据环境影响识别出的基本因子和特征因子选取关键预测因子
    C.可能造成酸化影响的建设项目,选取土壤盐分含量、pH值作为预测因子
    D.可能造成碱化影响的建设项目,选取土壤盐分含量、pH值作为预测因子

    答案:A,C,D
    解析:

  • 第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建设项目类别划分依据不包括()

    A.环境影响程度
    B.行业特征
    C.工艺特点
    D.规模大小

    答案:A
    解析:

  • 第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其现状调查范围通常取占地范围外()以内。

    A. 1 km
    B. 2 km
    C. 5 km
    D. 10 km

    答案:A
    解析:

  • 第7题:

    影响识别:关于土壤环境影响识别的表述,正确的有()。

    A.运营期影响源可能发生变化的,应按其变化特征分阶段识别
    B.识别土地利用类型,分析建设项目可能影响的土壤环境敏感目标。
    C.涉及大气沉降途径的,应识别项目周边的土壤环境敏感目标
    D.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影响途径分为大气沉降、地面漫流、垂直入渗三种

    答案:A,B,C
    解析:

  • 第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下列预测与评价结论,不能得出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可接受的结论的是()。

    A. 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且占地范围内各评价因子均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B. 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或占地范围内有个别点位、层位或评价因子出现超标,但采取必要措施后,可满足相关规定的
    C. 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土壤盐化、酸化、碱化对预测评价范围内土壤原有生态功能造成重大不可逆影响的
    D. 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出现或加重土壤盐化、酸化、碱化等问题,但采取防控措施后,可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

    答案:C
    解析:
    以下情况不能得出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可接受的结论:
    a)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土壤盐化、酸化、碱化等对预测评价范围内土壤原有生态功能造成重大不可逆影响的;
    b)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或占地范围内多个点位、层位或评价因子出现超标,采取必要措施后,仍无法满足GB 15618、GB36600或其他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管理规定的。

  • 第9题:

    拟新建Ⅰ项目,所在地位于干燥度>2.5且常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5m的地势平坦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此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的评价工作等级为()。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答案:B
    解析:

  • 第10题:

    某库容3亿立方米的水库项目位于土壤环境不敏感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是()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答案:B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将土壤环境影响类型划分为与污染影响型,(   )
    A

    农作物影响型

    B

    地下水影响型

    C

    生态影响型

    D

    污染影响型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建设项目同时涉及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型与污染影响型时,应(   )评价工作等级,并按相应等级分别开展评价工作。
    A

    分别判定

    B

    根据污染影响型判定

    C

    根据生态影响型判定

    D

    根据等级高的判定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3题:

    总则之评价基本任务:关于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相关要求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Ⅳ类建设项目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B.涉及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型与污染影响型多种影响类型的建设项目应重点开展污染影响评价工作
    C.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场地的建设项目应分别开展评价工作
    D.自身为敏感目标的建设项目,可根据需要仅对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某高速公路项目位于平原地区,涉及A、B、C三个场地,A场地土壤含盐量为3.5g/kg,pH=7.2,B场地土壤干燥度>2.5,C场地土壤常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为<1.5m,则该项目土壤环境敏感程度属于()

    A.敏感
    B.较敏感
    C.不敏感
    D.无法判断

    答案:D
    解析:

  • 第1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不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A. 化工
    B. 冶金
    C. 矿山采掘
    D. 核项目

    答案:D
    解析:
    本标准规定了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工作程序、内容、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化工、冶金、矿山采掘、农林、水利等可能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本标准不适用于核与辐射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 第1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占地面积为8000hm2的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土壤现状监测点数应不少于()。

    A. 10 个
    B. 11 个
    C. 12 个
    D. 14 个

    答案:D
    解析:
    建设项目各评价工作等级的监测点数不少于表6要求。

  • 第1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关于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原则,说法错误的包括()

    A.涉及地面漫流途径影响的,应结合地形地貌,只在占地范围外的下游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
    B.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应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形特征、地面径流方向设置柱状样监测点;
    C.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改、扩建项目,可在主导风向上风向适当增加监测点位;
    D.建设项目现状监测点设置应兼顾土壤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

    答案:A,B,C
    解析:

  • 第1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依据不包括()

    A.土壤环境影响类型
    B.环境敏感程度
    C.评价工作等级
    D.土地利用类型

    答案:B
    解析:

  • 第1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下列情况属于土壤环境影响不可接受的结论的是()

    A.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出现或加重土壤盐化、酸化、碱化等问题,但采取防控措施后,可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
    B.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土壤盐化、酸化、碱化等对预测评价范围内土壤原有生态功能造成重大不可逆影响的;
    C.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或占地范围内有个别点位、层位或评价因子出现超标,但采取必要措施后,可满足GB 15618、GB 36600或其他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管理规定的;
    D.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或占地范围内多个点位、层位或评价因子出现超标,采取必要措施后,仍无法满足GB 15618、GB 36600或其他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管理规定的;

    答案:B,D
    解析:

  • 第20题:

    评价工作等级: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有()。

    A.周边土壤环境不敏感、占地面积3hm的I类项目
    B.周边土壤环境不敏感、占地面积3hm的II类项目
    C.周边土壤环境不敏感、占地面积3hm的III类项目
    D.周边土壤环境较敏感、占地面积30hm的III类项目

    答案:C
    解析:

  • 第21题:

    某建设项目属于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型,涉及盐化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该项目可采取的过程防控措施的有()。

    A. 排水排盐
    B. 调节土壤 pH 值
    C. 降低地下水位
    D. 绿化措施

    答案:A,C
    解析:
    生态影响型:
    a)涉及酸化、碱化影响的可采取相应措施调节土壤pH值,以减轻土壤酸化、碱化的程度;
    b)涉及盐化影响的,可采取排水排盐或降低地下水位等措施,以减轻土壤盐化的程度。

  • 第22题:

    不定项题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 HJ 964-2018)适用于下面那些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
    A

    畜禽养殖

    B

    水库

    C

    核技术利用

    D

    煤矿开采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3题:

    不定项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根据行业特征、工艺特点或规模大小等将建设项目类别分为(   )
    A

    I类

    B

    II类

    C

    Ⅲ类

    D

    Ⅳ类


    正确答案: 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