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关于土壤环境现状监测频次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若掌握符合要求的近 3 年至少 1 次的监测数据,一级评价项目也应至少开展 1 次基本因子现状监测 B. 若掌握符合要求的近 3 年至少 1 次的监测数据,二级评价项目可不再进行基本因子现状监测 C. 若掌握符合要求的近 3 年至少 1 次的监测数据,三级评价项目可不再进行基本因子现状监测 D. 若掌握符合要求的近 3 年至少 1 次的监测数据,三级评价项目可不再进行特征因子的现状监测

题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关于土壤环境现状监测频次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若掌握符合要求的近 3 年至少 1 次的监测数据,一级评价项目也应至少开展 1 次基本因子现状监测
B. 若掌握符合要求的近 3 年至少 1 次的监测数据,二级评价项目可不再进行基本因子现状监测
C. 若掌握符合要求的近 3 年至少 1 次的监测数据,三级评价项目可不再进行基本因子现状监测
D. 若掌握符合要求的近 3 年至少 1 次的监测数据,三级评价项目可不再进行特征因子的现状监测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关于土壤环境现状监测频次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污染影响型项目,二级评价,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原则,说法正确的包括()

    A.占地范围内只需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
    B.占地范围外主导风向的上风向1个表层样监测点
    C.占地范围外主导风向的下风向1个表层样监测点
    D.最大落地浓度点必增设1个表层样监测点

    答案:B,C
    解析:

  • 第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下列工作内容中,不属于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工作内容的是()

    A.现场踏勘
    B.土壤环境理化特性调查
    C.数据分析与处理
    D.土壤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答案:A,D
    解析:

  • 第3题:

    某新建生态影响型项目,该项目类别为Ⅰ类,该项目所在地土壤pH值为7.5,项目周边有土壤环境敏感目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该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答案:B
    解析:

  • 第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下列关于土壤现状监测频次说法错误的包括()

    A.一级评价,至少开展1次基本因子和特征因子的现状监测
    B.二级评价,掌握近3年至少1次的监测数据,必须开展1次特征因子现状监测
    C.二级评价,掌握近3年至少1次的监测数据,可不再进行特征因子现状监测
    D.三级评价,掌握近3年至少1次的监测数据,可不再进行基本因子现状监测

    答案:C
    解析:

  • 第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关于土壤环境影响预测,说法正确的包括()

    A.预测评价范围略小于现状调查评价范围
    B.预测评价重点是占地范围外对土壤环境敏感目标的累积影响
    C.预测评价重点是占地范围内对土壤环境的潜在影响
    D.土壤环境影响分析以定量分析为主

    答案:B
    解析:

  • 第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涉及入渗途径影响的土壤环境现状点位布设原则,说法错误的包括()

    A.主要产污装置区应设置柱状样监测点
    B.采样深度需至地下水潜水埋深
    C.采样深度需至装置底部与土壤接触面以下
    D.主要产污装置区只需采表层土样

    答案:B,D
    解析:

  • 第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关于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原则,说法错误的包括()

    A.涉及地面漫流途径影响的,应结合地形地貌,只在占地范围外的下游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
    B.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应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形特征、地面径流方向设置柱状样监测点;
    C.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改、扩建项目,可在主导风向上风向适当增加监测点位;
    D.建设项目现状监测点设置应兼顾土壤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

    答案:A,B,C
    解析:

  • 第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其现状调查范围通常取占地范围外()以内。

    A. 1 km
    B. 2 km
    C. 5 km
    D. 10 km

    答案:A
    解析:

  • 第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保障措施的原则包括()

    A.源头控制
    B.过程阻断
    C.分区防控
    D.跟踪监测

    答案:A,B,C
    解析:

  • 第10题:

    现状监测取样方法:土壤表层样监测点的监测取样方法一般参照执行()。

    A.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B.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C.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D.地下水监测技术规范

    答案:C
    解析:

  • 第11题:

    不定项题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 HJ 964-2018)适用于下面那些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
    A

    畜禽养殖

    B

    水库

    C

    核技术利用

    D

    煤矿开采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一级评价的建设项目跟踪监测一般每(   )年内开展1次监测工作。
    A

    1

    B

    2

    C

    3

    D

    5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土壤环境生态影响重点是指()

    A.盐化
    B.沙化
    C.酸化
    D.碱化

    答案:A,C,D
    解析:

  • 第14题:

    拟新建项目类别为Ⅱ类,项目占地4.5h㎡,项目周边存在耕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该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现状调查评价范围的确定依据不包括()

    A.影响类型
    B.气象条件
    C.工作等级
    D.防渗水平

    答案:D
    解析:

  • 第1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下列建设项目必须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是()

    A.医院
    B.核电站
    C.碳素制品厂
    D.年出栏生猪300头的养殖场

    答案:C
    解析:

  • 第1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不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A. 化工
    B. 冶金
    C. 矿山采掘
    D. 核项目

    答案:D
    解析:
    本标准规定了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工作程序、内容、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化工、冶金、矿山采掘、农林、水利等可能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本标准不适用于核与辐射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 第1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土壤环境跟踪监测计划应包括()

    A.监测指标
    B.执行标准
    C.向社会公开的信息内容
    D.跟踪监测制度

    答案:A,B,C
    解析:

  • 第1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统计分析,应给出()

    A.样本数量
    B.平均值
    C.标准差
    D.合格率

    答案:A,B,C
    解析:

  • 第20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依据不包括()

    A.土壤环境影响类型
    B.环境敏感程度
    C.评价工作等级
    D.土地利用类型

    答案:B
    解析:

  • 第2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关于土壤环境跟踪监测计划,说法错误的包括()

    A.监测点位只布设在重点影响区附近
    B.监测指标只选择建设项目特征因子
    C.二级评价每3年内开展1次跟踪监测工作
    D.跟踪监测应尽量在农作物收割后开展

    答案:A,B,C,D
    解析:
    导则HJ964-2018的9.3.2 a)监测点位应布设在重点影响区和土壤环境敏感目标附近;b)监测指标应选择建设项目特征因子;c)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一般每3年内开展1次监测工作,二级的每5年内开展1次,三级的必要时可开展跟踪监测;d)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跟踪监测应尽量在农作物收割后开展。A选项应该是布设在重点影响区和土壤环境敏感目标附近;C选项一级评价每3年1次,二级评价每5年1次;D选项说法只针对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

  • 第22题:

    某库容3亿立方米的水库项目位于土壤环境不敏感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是()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答案:B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将土壤环境影响类型划分为与污染影响型,(   )
    A

    农作物影响型

    B

    地下水影响型

    C

    生态影响型

    D

    污染影响型


    正确答案: 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