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下列关于地面水预测点的布设原则,说法正确的有()。
第7题:
某小河断面宽深比25,预测河段弯曲参数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河可简化为()。
第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对于()河段,当拟预测溶解氧时,不需要预测最大亏氧点。
第9题:
矩形平直河流
矩形弯曲河流
非矩形河流
弯曲河流
第10题:
分段预测
弯曲
矩形
非矩形
第11题:
评价等级
水环境现状
当地的环保要求
纳污水体的水力条件
第12题:
当拟预测溶解氧时,应预测最大亏氧点的位置及该点的浓度
某重要用水地点在预测范围外,估计有可能受到影响,也应设立预测点
预测点的数量和预测的布设应只根据评价等级以及当地的环保要求确定
环境现状监测点应作为预测点
排放口附近常有局部超标区,如有必要可在适当水域加密预测点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某类污水中污染物类型=2,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8,这类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于()。
第1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确定某矿山工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段的依据有()。
第20题:
对于()河段,当拟预测溶解氧时,不需要预测最大亏氧点。
第21题:
预测水质参数的数目不宜过多
建设期与生产运行期的预测参数不一定相同
拟预测水质参数的数目应与现状调查的水质参数相同
拟预测水质参数应根据环境现状、评价等级的筛选确定。
第22题:
分段预测
弯曲
矩形
非矩形
第23题:
矿山工程的特点
评价工程周期
地面水环境特点
当地环保部门要求
第24题:
一维模式
零维模式
三维模式
S-P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