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六题 新建水库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道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
A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108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108m3,坝高40m,回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hm2,需移民1 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
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
1.8*108m3。
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104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河。
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km,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 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V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
[灌溉用水按500m3/(亩·a)、城市供水按300L*(人·d)测算。]
【问题】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4.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答:根据本项目特点,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有:
(1)A河,库区及上游集水区,下游水文变化区直至A河入清水河河口河段,拟建水库库尾至河口的干流河段与周边支流河口段。
(2)清水河,A河汇入的清水河上游500m至下游由于工程建设引起水文变化段。
(3)灌溉引水主干渠沿线区域。
(4)B灌区。
(5)供水城市新区。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答: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理由具体如下:
(1)对下游洄游鱼类的阻隔影响。由于在A河上建设大坝,造成河道生境切割,并产生阻隔影响,使下游鱼类不能通过大坝完成洄游。
(2)坝下河段的水文情势变化与减(脱)水影响。由于库区蓄水、城市供水及引水灌溉,导致A河坝下至清水河汇入口12km的河段将形成一个减水段甚至局部河段断流,天然水文情势明显改变。
(3)水生生物生境及鱼类“三场”的变化影响。由于坝下河段水文情势的改变,造成水生生物生境的改变,特别是鱼类“三场”将受到不利影响或破坏。
(4)低温水及气体过饱和问题。由于本工程为年调节的高坝水库,如果农灌季节下泄库底低温水,会导致下游出现低温水灌溉,导致农作物减产;如果下放上层水或下泄方式不当,容易产生气体过饱和;另外,下放上层泥沙含量少的清水,则容易导致下游河道的冲刷、河岸的塌方。
(5)灌溉回归水(即农田退水)的污染影响。灌溉回归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会对A河拟建水库坝下6km以下河段的水质和干流清水河水质造成不利的影响。
(6)由于汇入清水河的水量减少,对清水河水文情势及水生生态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7)城市新区排水的水质污染影响。由于城市新区排水直接进入清水河,会对清水河纳污河段的水质造成不利影响。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答: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的环境用水需求包括:
(1)农业灌溉用水量及新区工业和生活用水量。
(2)维持A河河道及清水河生态用水需求(维持水生生态系统基本结构与功能及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存的基本用水需求等)。
(3)维持A河河道及清水河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
(4)维持A河及清水河流域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
(5)A河河道外生态用水需求(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
(6)坝下河段景观用水需求。
4.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答:(1)能满足B灌区农业灌溉和城市新区近、远期的供水要求。
理由:该水库的功能是为城市提供用水和农业灌溉提供用水.根据题中所给信息,
①B灌区农业灌溉用水为:0.7*104*500*15=0.525*108m3/a(1hm2= 15亩);
②城市新区远期供水为:300*10-3*105*365=0.1095*108m3/a:
③合计0. 6345*108m3/a,小于水库设计库容0.9*108m3/a,仅占水库兴利库容的70.5%。
(2)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城市工业用水的需求。
理由:制糖、造纸均为高耗水行业,其规划建设的规模、用水量预测等均未知。
(3)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大坝下游河道及清水河的环境用水。
①确定生态环境用水的各类指标未确定,A河坝下6km处接纳的农灌回归水,水质较差,会对下游河段的水质产生不利影响;
②清水河接纳城市新区的排水后,河流水质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③A河水库下泄水量与水质也有不确定性。
第3题:
拟在永乐河新建永乐水利枢纽,其主要功能为防洪、灌溉兼顾发电,并向邻近清源河流域的清源水库调水。主要建筑物由挡水坝、溢流坝及发电厂房等组成,最大坝高97m。永乐水利枢纽向清源水库输水水量为3*108 m3 /a,输水线路包括60km隧洞和70km渠道。
永乐河流域上游为山区,中下游为丘陵平原。拟建坝址位于永乐河中游、永乐市上游35km处,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1.58*109 m3。永乐水库为稳定分层型水库,具有年调节性能,其调度原则为:在优先保障永乐水利枢纽库区及坝下用水的前提下,根据水库来水情况向清源水库调水,其中汛期满足防洪要求,枯水期库区或坝下不能保障用水需求时停止调水。
永乐水利枢纽坝址以下河段用水主要有城市取水和现有灌区取水,坝下22~30km河段为永乐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永乐水利枢纽回水区内有2条较大支流汇入,坝址下有3条较大支流汇入。永乐河在坝址下280km处汇入永安河。
经调查,永乐河现有鱼类8 7种,其中地方特有鱼类2种,无国家保护鱼类和洄游性鱼类,支流鱼类种类少于干流。永乐水利枢纽库区有2处较大的鱼类产卵场,坝下游有3处鱼类产卵场。永乐河中上游水质总体良好,永乐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永乐河市区段枯水期水质超标。
问题:
1.指出永乐水利枢纽运行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2.指出永乐水利枢纽运行对永乐河水环境的主要影响。
3.指出永乐水利枢纽运行对永乐河水生生态的主要不利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4.说明确定永乐水利枢纽生态流量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1.永乐水利枢纽运行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包括:永乐河水利枢纽库区(包括2处鱼类产卵场)及回水河段,坝下减水河段;清源水库;输水线路包括60km隧洞和70km渠道;永乐市城市取水口和现有灌区取水口;坝下永乐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坝下3处鱼类产卵场。
2.永乐水利枢纽运行对永乐河水环境的主要影响有:①坝下出现减水河段,导致下游河道水体自净能力减弱;②水利枢纽下泄低温水,对永乐河产卵场等鱼类生境会造成不利影响;③永乐河库区水体由急流变缓流,导致污染物扩散稀释能力变弱和水体复氧速率降低;④永乐河市区段枯水期水质超标,对城市用水和灌区用水会产生影响。
3.(1)永乐水利枢纽运行对永乐河水生生态的主要不利影响有:①坝下出现减水河段,河流水文情势发生改变,对坝下水生生态造成不利影响;②下泄低温水,对坝下3处鱼类产卵场和农田灌溉产生不利影响;③库区水流由急流变缓流,会引起库区水生生物物种发生变化,而且会对库区2处产卵场产生不利影响;④库区和坝下河流水质发生改变,对永乐河8 7种鱼类产生不利影响。
(2)对策措施:①确保下泄生态流量要求;②实行分层取水和“宽浅式”过流,缓解低温水的影响。
4.确定永乐水利枢纽生态流量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①坝下永乐市城市取水量和灌区取水量;②维持永乐河枯水期水质达标的稀释净化用水量及永乐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量;③维持永乐河河道生态平衡所需水量;④维持永乐河河道外生态平衡所需水量;⑤维持永乐河地表水和地下水动态平衡所需水量;⑥维持永乐河河道景观用水需水量。
第4题:
为满足灌溉、发电和供水等需要,从上游向下游输水而修建的建筑物称为()。
第5题:
位于浙江衢州的(),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
第6题: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所称大坝包括永久性挡水建筑物,以及与其配合运用的()等建筑物。
第7题:
泄水建筑物。为灌溉、发电和供水的需要,从上游向下游输水用的建筑物。如:引水隧洞、引水涵管、渠道、渡槽、倒虹吸等。
第8题:
挡水建筑物的作用是拦截河流,形成水库或雍高水位,满足防洪、灌溉、发电、供水、航运等需要。
第9题:
水工隧洞作用有()
第10题:
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给水、航运等任务的水库,应按设计规定首先()。
第11题:
为了满足防洪要求,获得发电、灌溉、供水等方面的效益,需要在河流的适宜地段修建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用来控制和支配水流,这些建筑物通称为()。
第12题:
有时可用于通航
引水发电,或为灌溉、供水输水
放空水库,用于人防或检修建筑物
在水利枢纽施工导流期用来导流
第13题:
第14题:
新建水库工程
【素材】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首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A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亿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亿m3,坝高40 m,回水长度12 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 hm2,需移民1 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 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亿m3。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 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万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 km处汇入A河。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 km处,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 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V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灌溉用水按500 m3/(亩·a)、城市供水按300 L/(人·d)测算。)
【问题】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并说明理由。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的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4.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1.(1)A河:库区及上游集水区,下游水文变化区直至A河入清水河河口的河段;(2)B灌区;(3)清水河:A河汇入的清水河上下游由于工程建设引起水文变化的河段;(4)灌溉引水主干区沿线区域;(5)供水城市新区。
2.(1)对下游洄游鱼类的阻隔影响。由于在A河上建设大坝,造成河道生境切割,阻止下游鱼类通过大坝完成洄游。(2)由于坝下形成减水段,河流水文情势及水生生态将发生变化。由于库区蓄水及引水灌溉,A河坝下至清水河汇入口1 2 km的河段将形成一个减水段。(3)由于汇入清水河的水量减少,对清水河水文情势及水生生态也将产生不利影响。(4)水生生物生境及鱼类“三场”的改变。坝下河段水文情势的改变,造成水生生物生境的改变,特别是鱼类“三场”将受到不利影响或破坏。(5)低温水及气体过饱和问题。由于本工程为年调节的高坝水库,如果农灌季节下泄库底低温水,会导致下游出现低温水灌溉,导致农作物减产;如果下放上层水或下泄方式不当,则容易产生气体过饱和;另外,下放上层泥沙含量少的清水,则容易导致下游河道的冲刷、河岸的塌方。(6)灌溉回归水(农田退水)的污染影响。灌溉回归水含有较多的污染物,对下游河流水质和干流清水河水质将造成不利的影响。
3.(1)农业灌溉用水量及新区工业和生活用水量;(2)维持A河河道及清水河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3)维持A河河道及清水河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的水量;(4)A河河道外生态需水量,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5)维持A河及清水河流域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6)景观用水。
4.(1)能满足B灌区的农灌用水和城市新区近、远期的供水。因为该水库的功能为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而B灌区农灌用水为:0.7*1 04 hm2/*1 5*500 m3/(亩·a)=0.525*1 08(m3/a),城市新区远期用水为:1 00 000人*300 L/(人·a)*365d÷1 000=0.109 5*108 m3,两者合计小于水库的兴利库容,仅占水库兴利库容的70.5%。(2)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城市工业用水的需要,因为制糖、造纸均为高耗水行业,其规划建设的规模、用水量预测等均未知。(3)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大坝下游河道及清水河的环境用水。因为确定环境用水的各类指标未确定,A河坝下接纳的灌溉回归水,水质较差,而且汇入清水河后,会使汇水口下游的Ⅳ类水体进一步恶化,而A河水库的下泄水量与水质也有不确定性。
本题是根据20 1 2年环评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修改而成,其中不少考点与本书20 1 2年版“九 农林水利类 案例1跨流域调水工程”类似,请各位考生认真分析,寻找高频考点,做到事半功倍。
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此考题与本书20 1 2年版“九农林水利类案例1跨流域调水工程”“1. 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范围应该包括哪些区域?”考点完全一致,类似考点重复出现的现象很多,请考生注意。
2.《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此考题与本书20 1 2年版本“九农林水利类 案例1跨流域调水工程”“3.指出工程实施对大清河下游的主要影响”考点完全一致。
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此考题与本书20 1 2年版“九农林水利类 案例2 新建水利枢纽工程”“1.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哪些方面的环境用水需求?”考点完全一致。
4.《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第15题:
第16题:
水库大坝包括永久性挡水建筑物以及与其配合运用的泄洪、输水和过船建筑物等。
第17题:
水库发电工程、防洪保安工程、输水调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称为()工程。
第18题: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所称大坝包括永久性挡水建筑物,以及与其配合运用的泄洪、输水和过船等建筑物。
第19题:
水库调度应在确保电站大坝等主要水工建筑物安全和经济用水、综合利用的原则下,合理安排水库的蓄水、供水运行方式,以充分发挥水库的发电、防洪、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
第20题:
三峡水利枢纽由()三大部分组成。
第21题: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所称大坝包括(),以及与其配合运用的泄洪、输水和过船等建筑物。
第22题:
溢洪道是水利枢纽中的主要建筑物,它泄放洪水,起着保护大坝安全的作用。具有三种形式为()。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