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 县级以上
B 设区的市级以上
C 省级
D 各级
第2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3题:
在草原上种植牧草或者饲料作物,应当符合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督管理,防止草原沙化和水土流失。
A.对
B.错
第4题: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合理开发,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依法制定有关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并予以实施。判断对错
A.对
B.错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前应当制定包括()的工程项目监理规划。
第9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作物品种
病虫害
施肥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对暂不开发利用的污染地块,实施以安全利用为目的的风险管控
对拟开发利用为居住用地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用地的污染地块,实施以防止污染扩散为目的的风险管控
污染地块土地使用权人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并结合污染地块相关开发利用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风险管控
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编制风险管控方案,及时上传污染地块信息系统,并将方案主要内容通过其网站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公开
第12题:
在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不得新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已经建成的,应当限期关闭拆除
未利用地、复垦土地等拟开垦为耕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生态环境、白然资源主管部门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依法进行分类管理
对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详查和监测、现场检查表明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农用地地块,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对安全利用类农用地地块,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结合主要作物品种和种植习惯等情况,制定并实施安全利用方案
第1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国家建立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按照土壤污染程度和相关标准,以下不属于将农用地划分类型的是()。
A.限制开发类
B.优先保护类
C.安全利用类
D.严格管控类
第15题:
A.地下水
B.饮用水
C.生活用水
D.农牧用水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合理开发,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依法制定有关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并予以实施。
第20题:
()应当根据农业部制定的草原载畜量标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布本行政区域不同草原类型的具体载畜量标准,同时报农业部备案。
第21题:
分类管理
优先保护
安全利用
严格管控
第22题:
应当合理开发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
应当限制开发
制定有关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并予以实施
第23题:
对暂不开发利用的污染地块,无需实施风险管控
对拟开发利用为居住用地的污染地块,实施以防止污染扩散为目的风险管控 C
风险管控方案应当包括管控区域、目标、主要措施、环境监测计划以及应急措施等内容。
污染地块土地使用权人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并结合污染地块相关开发利用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风险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