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20%~30%为“中等敏感”,30%~45%为“很敏感”,大于45%为“极敏感”。
更多“景观敏感度评价中,景观表面相对于观景者的视线坡度为(),视为“极敏感”。”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景观影响评价中,一般用作景观敏感度判别指标有()。
    A.视见频率 B.相对距离
    C.海拔高度 D.视角


    答案:A,B,D
    解析:

  • 第2题:

    景观敏感度评价中,视见频率是一个评价指标,从对视觉的冲击来看,一般观察时间(),视为“极敏感”。

    A:大于40s
    B:大于30s
    C:10~30s
    D:5~10s

    答案:B
    解析:
    大于30s为“极敏感”,10~30s为“很敏感”,5~10s为“中等敏感”

  • 第3题:

    景观敏感度评价的指标()

    • A、相对距离
    • B、视见频率
    • C、景观醒目程度
    • D、距离

    正确答案:A,B,C

  • 第4题:

    景观敏感度


    正确答案: 是景观被注意到的程度的量度,它是景观醒目程度的练合反映。指在人与景观相互作用以及人对景观认知的过程中,景观处在一个极易发生变化并呈现在景观及其环境系统中的特征。

  • 第5题:

    在景观影响评价中,一般用作景观敏感度判别指标有()。

    • A、视见频率
    • B、相对距离
    • C、海拔高度
    • D、视角

    正确答案:A,B,D

  • 第6题:

    景观敏感度是报景观被人注意到的程度,可用视角或视线坡度进行评价。一般视角或视线坡度()为“很敏感”

    • A、小于20%
    • B、在20%—30%之问
    • C、在30%—45%之间
    • D、大于45%

    正确答案:C

  • 第7题:

    下列关于景观敏感度评价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般将400m以内距离作为前景,为极敏感
    • B、景观的相对距离与景观物体量大小、色彩对比等因素有关
    • C、从对视觉的冲击来看,一般观察或视见时间>60s者,可为极敏感
    • D、环境与景观的对比度,如形体、线条、色彩、质地和动静的对比度越高,景观越敏感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多选题
    在景观影响评价中,一般用作景观敏感度判别指标有()。
    A

    视见频率

    B

    相对距离

    C

    海拔高度

    D

    视角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不定项题
    以下指标属于景观敏感度判别指标的有(    )。
    A

    景观尺度

    B

    景观历史

    C

    视角或相对坡度

    D

    景观醒目程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我国佛光景观出现次数最多的观景地是____,我国蜃景景观出现次数最多的观景地是____。

    正确答案: 四川峨眉山,山东蓬莱
    解析:
    佛光是光线衍射作用中产生的一种特殊自然景观。佛光一般出现于中低纬度地区及高山茫茫云海之中,阳光在斜射条件下,由云滴雾珠发生的衍射分光现象。水汽丰富的高峻山地,半山腰漫布白茫茫云海,人站在山上若光线从背后射来,由于光线衍射作用,会在前面云幕上出现人影或头影,人影外围绕彩色光环,似佛像头上的光圈,故称佛光。四川峨眉山佛光出现次数最多,因峨眉山多云雾,且湿度大、风速小,故峨眉山佛光最精彩,有“蛾眉宝光”、“金顶祥光”之誉。蜃景也称海市或海市蜃楼。意为海底神仙住所,蜃为蛟龙之属,能吐气为楼,故称海市蜃楼。蜃景成因是由于气温在垂直方向剧烈变化,使空气密度在垂向上出现显著差异,从而产生光线折射和全反射现象,导致远处景物在眼前呈现出奇幻景观,一般出现在海滨与沙漠地区。山东蓬莱蜃景出现次数最多。

  • 第11题:

    多选题
    景观敏感度评价的指标()
    A

    相对距离

    B

    视见频率

    C

    景观醒目程度

    D

    距离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不定项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视角与相对坡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景观表面相对于观景者的视角越大,景观被看到或被注意到的可能性也越大

    B

    一般视角或视线坡度达20%~30%,为中度敏感

    C

    一般视角或视线坡度达30%~45%,为很敏感

    D

    一般视角或视线坡度>45%,为极度敏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敏感度评价的判别指标有()。

    A:平坦度
    B:相对位置
    C:视见频率
    D:景观醒目程度

    答案:C,D
    解析:
    敏感度评价指标有:视角或相对坡度、相对距离、视见频率、景观醒目程度。

  • 第14题:

    景观敏感度评价中,相对距离是一个评价指标,一般将景观与观景者()距离,视为“中等敏感”。

    A:小于400m
    B:400~800m
    C:800~1600m
    D:大于1600m

    答案:C
    解析:
    小于400m为“极敏感”,400~800m为“很敏感”,800~1600m为“中等敏感”,大于1600m可作为背景。

  • 第15题:

    从中国的发展来看,景观敏感度通常包含生态敏感度、()和景观建筑及其环境敏感度三个方面。


    正确答案:景观认知的景观视觉敏感度

  • 第16题:

    一般的景观视角或视线坡度达30%~45%时为()。

    • A、不敏感
    • B、中等敏感
    • C、很敏感
    • D、极敏感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视角与相对坡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景观表面相对于观景者的视角越大,景观被看到或被注意到的可能性也越大
    • B、一般视角或视线坡度达20%~30%,为中度敏感
    • C、一般视角或视线坡度达30%~45%,为很敏感
    • D、一般视角或视线坡度>45%,为极度敏感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景观敏感度评价中,一般将()m以内距离作为前景,为极敏感。

    • A、200
    • B、300
    • C、400
    • D、500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地形在园林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其中地形通过设计还可以创造良好的观景条件,以引导视线,具有()。如在山顶或山坡可俯瞰整体风景、景观,在狭窄的谷地能够引导视线,强化尽端景物的焦点作用。

    • A、构成园林景观骨架作用
    • B、构成空间作用
    • C、构成背景作用
    • D、观景作用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景观敏感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般视角或视线坡度达20%~<30%,为中等敏感

    B

    一般视角或视线坡度达30%~45%为极敏感

    C

    一般将400 m以内距离作为前景,为极敏感

    D

    一般观察或视见时间>30 s者,可为极敏感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景观敏感度是报景观被人注意到的程度,可用视角或视线坡度进行评价。一般视角或视线坡度()为“很敏感”
    A

    小于20%

    B

    在20%—30%之问

    C

    在30%—45%之间

    D

    大于45%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景观敏感度评价中,景观表面相对于景观者的视线坡度为( ),视为“极敏感”。
    A

    小于20%

    B

    20%-30%

    C

    30%-35%

    D

    大于45%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一般的景观视角或视线坡度达30%~45%时为()。
    A

    不敏感

    B

    中等敏感

    C

    很敏感

    D

    极敏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