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城市环境电磁辐射监测,若进行24h昼夜测量,其频次不少于()次。”相关问题
  • 第1题:

    现状监测频次: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开展现状监测,有关监测频次的表述正确的为()。

    A.基本因子应至少开展1次现状监测
    B.特征因子应至少开展1次现状监测量的
    C.若掌握近5年至少1次的基本因子监测数据,可不进行现状监测
    D.若掌握近5年至少1次的特征因子监测数据,可不进行现状监测

    答案:B
    解析:

  • 第2题:

    关于混凝土施工期间的测温项目与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有()。

    A、室外气温测量最高、最低气温
    B、环境温度每昼夜不少于4次
    C、搅拌机棚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3次
    D、外加剂溶液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2次
    E、混凝土出机、浇筑、入模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答案:A,B,E
    解析:
    2018新教材P109

    表2A312061-3 “室外气温,测量最高、最低气温。环境温度,每昼夜不少于4次。搅拌机棚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水、水泥、矿物参合料、砂、石及外加剂溶液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混凝土出机、浇筑、入模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 第3题: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厂界噪声监测频次一般不少于连续()昼夜。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

  • 第4题:

    开箱频次一般要求不少于()。

    A每天1次

    B每天2次

    C封发频次

    D投递频次


    D

  • 第5题:

    军械仓库每昼夜巡库次数不少于多少()次。

    • A、不少于2次
    • B、不少于3次
    • C、不少于4次
    • D、不少于5次

    正确答案:C

  • 第6题:

    下列关于口岸食品销售单位开展口岸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对A级单位监督频次每6个月不少于1次
    • B、对B级单位监督频次每3个月不少于1次
    • C、对未开展量化分级管理的单位监督频次每2个月不少于1次
    • D、对C级单位监督频次每个月不少于2次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排污单位为了确认自行监测的采样频次,要求每个生产周期采样次数不少于

    • A、2次
    • B、3次
    • C、4次
    • D、6次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在电磁辐射测量中进行简化测量时,须在电磁辐射体正常工作时间内进行测量,每个测点连续测5次,每次测量时间不应小于15s,并读取稳定状态的最大值,若测量读数起伏较大时,应适当延长测量时间。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单选题
    开箱频次一般要求不少于()。
    A

    每天1次

    B

    每天2次

    C

    封发频次

    D

    投递频次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立井井筒竣工验收质量检查时,其井筒总漏水量的数值应()。
    A

    每昼夜测1次漏水量,取3个昼夜测量的平均值

    B

    每昼夜测2次漏水量,取2个昼夜测量的平均值

    C

    每昼夜测3次漏水量,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

    D

    每昼夜测5次漏水量,取5次测量的平均值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立井井筒竣工验收的质量要求。井筒竣工后应检查的内容有井筒中心坐标、井口标高、井筒的深度以及与井筒连接的各水平或倾斜的巷道口的标高和方位;井壁的质量和井筒的总漏水量;井筒的断面和井壁的垂直程度;隐蔽工程记录、材料和试块的试验报告等。其中井筒的总漏水量,一昼夜应测漏水量3次,取其平均值。本题应选择C选项。

  • 第11题:

    填空题
    水生生物监测的“生物群落法”项目适用于河流、()、()水体环境的监测,监测频次每年不少于()。

    正确答案: 湖泊,水库,两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排污单位为了确认自行监测的采样频次,要求每个生产周期采样次数不少于
    A

    2次

    B

    3次

    C

    4次

    D

    6次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关于土壤环境现状监测频次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若掌握符合要求的近 3 年至少 1 次的监测数据,一级评价项目也应至少开展 1 次基本因子现状监测
    B. 若掌握符合要求的近 3 年至少 1 次的监测数据,二级评价项目可不再进行基本因子现状监测
    C. 若掌握符合要求的近 3 年至少 1 次的监测数据,三级评价项目可不再进行基本因子现状监测
    D. 若掌握符合要求的近 3 年至少 1 次的监测数据,三级评价项目可不再进行特征因子的现状监测

    答案:D
    解析:
    现状监测频次要求
    a)基本因子: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应至少开展1次现状监测;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三级的建设项目,若掌握近3年至少1次的监测数据,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引用监测数据应满足7.4.2和7.4.3的相关要求,并说明数据有效性;
    b)特征因子:应至少开展1次现状监测。

  • 第14题:

    关于混凝土施工期间的测温项目与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室外气温测量最高、最低气温
    B.环境温度每昼夜不少于4次
    C.搅拌机棚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3次
    D.外加剂溶液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2次
    E.混凝土出机、浇筑、入模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答案:A,B,E
    解析:
    2020版教材P124页
    见表2A312061-3施工期间的测温项目与频次表,冬期施工期间搅拌机棚温度测温频次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外加剂溶液温度测温频次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 第15题: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电磁辐射的监测频次是在正常工作时段上,每个监测点监测()。

    A:4次
    B:3次
    C:2次
    D:1次

    答案:D
    解析:

  • 第16题:

    水生生物监测的“生物群落法”项目适用于河流、()、()水体环境的监测,监测频次每年不少于()。


    正确答案:湖泊;水库;两次

  • 第17题:

    城市环境电磁辐射监测,按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执行,一般选择()高峰期进行测试。

    • A、5:00~9:00
    • B、11:00~14:00
    • C、18:00~23:00
    • D、11:00~l3:00

    正确答案:A,B,C

  • 第18题:

    高危人群测量血压频次()

    • A、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
    • B、每年测量一次
    • C、每二年测量一次
    • D、每季度测量一次
    • E、不需监测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 )应作为一种预防机制,根据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法律及法规要求,制定包括监测对象与监测频次的监测计划,并以此对企业活动的必要基本过程进行监测。

    • A、主动测量
    • B、审核
    • C、被动测量
    • D、管理评审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根据《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 640-2012),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中,昼间监测频次为1次/年,夜间监测频次为1次/3年。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判断题
    在电磁辐射测量中进行简化测量时,须在电磁辐射体正常工作时间内进行测量,每个测点连续测5次,每次测量时间不应小于15s,并读取稳定状态的最大值,若测量读数起伏较大时,应适当延长测量时间。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不定项题
    城市环境电磁辐射监测,按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执行,一般选择()高峰期进行测试。
    A

    5:00~9:00

    B

    11:00~14:00

    C

    18:00~23:00

    D

    11:00~l3:0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高危人群测量血压频次()
    A

    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

    B

    每年测量一次

    C

    每二年测量一次

    D

    每季度测量一次

    E

    不需监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