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大于1×10-6cm/s或厚度超过100 m
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小于1×10-6cm/s或厚度超过100 m
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横向渗透系数小于1×10-6cm/s或厚度超过50 m
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小于1×10-6cm/s或厚度超过50 m
第11题:
根据排放规律污染源可以概化为连续恒定排放或非连续恒定排放以及瞬时排放
各级评价项目,预测所需的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含水层渗透系数、给水度等参数初始值的获取应以收集评价范围内已有水文地质资料为主,现场试验获取为辅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可根据调查评价区和场地环境水文地质条件进行
一级评价项目,预测所需的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含水层渗透系数、给水度等参数初始值应通过现场试验获取
第12题:
污染源→表层土壤→下包气带土壤→犁底层土壤→地下含水层
污染源→表层土壤→地下含水层→犁底层土壤→下包气带土壤
污染源→表层土壤→犁底层土壤→下包气带土壤→地下含水层
污染源→表层土壤→犁底层土壤→地下含水层→下包气带土壤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通常与调查评价范围一致
预测层应以潜水含水层或污染物直接进入的含水层为主
当建设项目场地包气带厚度超过100m时,预测范围应扩展至包气带
当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小于1×10-7cm/s时,预测范围应扩展至包气带
第22题:
V=1/K
V=2K
V=K
V=0.5K
第23题:
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细,渗透系数K越大,防污染性能越差
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粗,渗透系数K越大,防污染性能越差
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粗,渗透系数K越小,防污染性能越好
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细,渗透系数K越小,防污染性能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