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野外现场渗水试验的目的是测定( )。A.含水层孔隙度 B.包气带孔隙度 C.含水层垂向渗透系数 D.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包气带防污性能,说法正确的有( )。
    A. 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细,渗透系数K越大,防污染性能越差
    B. 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粗,渗透系数K越大,防污染性能越差
    C. 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粗,渗透系数K越小,防污染性能越好
    D. 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细,海透系数K越小,防污染性能越好


    答案:B,D
    解析:

  • 第2题:

    关于包气带防污性能,说法正确的有()。
    A.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细,渗透系数K越大,防污染性能越差
    B.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粗,渗透系数K越大,防污染性能越差
    C.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粗,渗透系数K越小,防污染性能越好
    D.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细,渗透系数K越小,防污染性能越好



    答案:B,D
    解析:
    渗透系数是表征含水介质透水性能的重要参数,K值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介质的性质,如粒度成分、颗粒排列等,粒径越大,渗透系数尺值也就越大。包气带中的细小颗粒可以滤去或吸附某些污染物质,土壤中的微生物则能将许多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的产物(如H2O、CO2等)。因此,颗粒细小且厚度较大的包气带构成良好的天然净水器,粗颗粒的砾石过滤净化作用弱。

  • 第3题: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关于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型概化的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根据排放规律污染源可以概化为连续恒定排放或非连续恒定排放以及瞬时排放
    B. 各级评价项目,预测所需的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含水层渗透系数、给水度等参数初始值的获取应以收集评价范围内己有水文地质资料为主,现场试验获取为辅
    C.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可根据调查评价区和场地环境水文地质条件进行
    D. 一级评价项目,预测所需的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含水层渗透系数、给水度等参数初始值的获取应通过现场试验获取


    答案:D
    解析:
    选项 的内容是旧导则的要求,对于 2015 年版的导则,不管是哪级坪价,预测所需的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含水层渗透系数、给水度等参数初始值的获取应以收集评价范围内已有水文地质资料为主,不满足预测要求时需通过现场试验获取。

  • 第4题:

    当污水池底部渗漏,包气带中垂向水力坡度等于1时,下列关于包气带中污水垂向水头速度V在数值上与垂向渗透系数K的关系,正确的是( )。

    A.V=1/K
    B.V=2K
    C.V=K
    D.V=0.5K

    答案:C
    解析:
    由达西定律可知,当水力坡度i=1时,V=K,即渗透系数在数值上等于渗流速度。由于水力坡度是无量纲的,因此K值具有和V相同的单位,一般用m/d或cm/s等单位。

  • 第5题:

    根据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地下水分为(  )三个亚类。

    A.包气带水
    B.孔隙水
    C.潜水
    D.裂隙水
    E.岩溶水

    答案:B,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地下水的类型。根据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地下水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三个亚类。教材页码:17-18

  • 第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开展建设项目场地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应扩展至包气带的条件是()。

    A.天然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小于1ⅹ10-7 cm/s
    B.天然包气带厚度大于100m
    C.天然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小于1ⅹ10-6 cm/s
    D.天然包气带厚度大于50m

    答案:B,C
    解析:

  • 第7题:

    根据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地下水又分为( )。

    A.孔隙水
    B.裂隙水
    C.岩溶水
    D.包气带水
    E.承压水

    答案:A,B,C
    解析:

  • 第8题:

    关于包气带防污性能,说法正确的有()。

    A: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细,渗透系数K越大,防污染性能越差
    B: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粗,渗透系数K越大,防污染性能越差
    C: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粗,渗透系数K越小,防污染性能越好
    D: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细,渗透系数K越小,防污染性能越好

    答案:B,D
    解析:
    渗透系数是表征含水介质透水性能的重要参数,K值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介质的性质,如粒度成分、颗粒排列等,粒径越大,渗透系数K值也就越大。包气带中的细小颗粒可以滤去或吸附某些污染物质,土壤中的微生物则能将许多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的产物(如H2O、CO2等),因此,颗粒细小且厚度较大的包气带构成良好的天然净水器,粗颗粒的砾石过滤净化作用弱。

  • 第9题:

    描述孔隙含水层的基本水文地质参数是()。

    A:孔隙度、给水度、渗透系数
    B:空隙率、给水度、弹性系数
    C:有效孔隙度、渗透系数、实际流速
    D:有效孔隙度、弹性系数、水力传导系数

    答案:A
    解析:
    描述孔隙含水层的基本水文地质参数有:①孔隙度,指某一体积岩石(包括孔隙在内)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②给水度,即把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③渗透系数,又称水力传导系数。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它定义为单位水力梯度下的单位流量,表示流体通过孔隙骨架的难易程度;在各向异性介质中,渗透系数以张量形式表示。

  •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在(    )时需预测特征因子在包气带中迁移。
    A

    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大于1×10-6cm/s或厚度超过100 m

    B

    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小于1×10-6cm/s或厚度超过100 m

    C

    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横向渗透系数小于1×10-6cm/s或厚度超过50 m

    D

    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小于1×10-6cm/s或厚度超过50 m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型概化的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根据排放规律污染源可以概化为连续恒定排放或非连续恒定排放以及瞬时排放

    B

    各级评价项目,预测所需的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含水层渗透系数、给水度等参数初始值的获取应以收集评价范围内已有水文地质资料为主,现场试验获取为辅

    C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可根据调查评价区和场地环境水文地质条件进行

    D

    一级评价项目,预测所需的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含水层渗透系数、给水度等参数初始值应通过现场试验获取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有机污染物在包气带中迁移途径为()。
    A

    污染源→表层土壤→下包气带土壤→犁底层土壤→地下含水层

    B

    污染源→表层土壤→地下含水层→犁底层土壤→下包气带土壤

    C

    污染源→表层土壤→犁底层土壤→下包气带土壤→地下含水层

    D

    污染源→表层土壤→犁底层土壤→地下含水层→下包气带土壤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水文地质参数初始值的确定时,对于预测所需的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含水层渗透系数、给水度等参数初始值的获取应以( )。
    A. 收集评价范围内己有水文地质资料为主,不满足预测要求时需通过现场试验获取
    B. 通过现场试验获取
    c. 收集评价范围内己有水文地质资料为主,无需通过现场试验获取
    D. 查阅相关资料获取


    答案:A
    解析:

  • 第14题:

    描述孔隙含水层的基本水文地质参数是( )。

    A.孔隙度、给水度、渗透系数
    B.空隙率、给水度、弹性系数
    C.有效孔隙度、渗透系数、实际流速
    D.有效孔隙度、弹性系数、水力传导系数

    答案:A
    解析:
    描述孔隙含水层的基本水文地质参数有:①孔隙度,指某一体积岩石(包括孔隙在内)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②给水度,即把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③渗透系数,又称水力传导系数。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它定义为单位水力梯度下的单位流量,表示流体通过孔隙骨架的难易程度;在各向异性介质中,渗透系数以张量形式表示。

  • 第15题:

    当污水池底部渗漏,包气带中垂向水力坡度等于1时,下列关于包气带中污水垂向水头速度V在数值上与垂向渗透系数K的关系,正确的是()。

    A.V=1/K B.V=2K C.V=K D.F=0.5K


    答案:C
    解析:
    C解析:根据达西定律可知:当水力坡度i=1时,则v=k,即渗透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当水力坡度为1时的地下水渗流速度。

  • 第16题:

    赋存于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为( )。

    A.包气带水
    B.潜水
    C.裂隙水
    D.孔隙水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地下水的分类和特征。 考前黑钻押题,瑞牛题库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 www.niutk.com 赋存于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为潜水。

  • 第17题:

    根据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地下水分为( )三个亚类。

    A:包气带水
    B:孔隙水
    C:潜水
    D:裂隙水
    E:岩溶水

    答案:B,D,E
    解析:
    2019版教材P17
    根据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地下水又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三个亚类。

  • 第1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通常与调查评价范围一致
    B.预测层应以潜水含水层或污染物直接进入的含水层为主
    C.当建设项目场地包气带厚度超过 100m 时,预测范围应扩展至包气带
    D.当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小于 1×10-7cm/s 时,预测范围应扩展至包气带

    答案:A,B,C,D
    解析:
    9. 2预测范围
    9. 2.1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一般与调查评价范围一致。
    9. 2.2预测层位应以潜水含水层成污染物直接进入的含水层为主,兼顾与其水力联系密切 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
    9. 2.3当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垂句渗透系数小于1*10*-6m/s或厚度超过100m吋,预测范围应扩展至包气带。

  • 第19题:

    野外现场渗水试验的目的是测定()。

    A:含水层孔隙度
    B:包气带孔隙度
    C:含水层垂向渗透系数
    D: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

    答案:D
    解析:
    环境水文地质实验是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许多水文地质资料皆需通过环境水文地质实验才能获得。其中渗水试验是一种在野外现场测定包气带土层垂向渗透系数的简易方法,在研究地面入渗对地下水的补给时,常需进行此种试验。

  • 第20题:

    有机污染物在包气带中迁移途径为()。

    A:污染源→表层土壤→下包气带土壤→犁底层土壤→地下含水层
    B:污染源→表层土壤→地下含水层→犁底层土壤→下包气带土壤
    C:污染源→表层土壤→犁底层土壤→下包气带土壤→地下含水层
    D:污染源→表层土壤→犁底层土壤→地下含水层→下包气带土壤

    答案:C
    解析:

  • 第21题:

    不定项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通常与调查评价范围一致

    B

    预测层应以潜水含水层或污染物直接进入的含水层为主

    C

    当建设项目场地包气带厚度超过100m时,预测范围应扩展至包气带

    D

    当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小于1×10-7cm/s时,预测范围应扩展至包气带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当污水池底部渗漏,包气带中垂向水力坡度等于1时,下列关于包气带中污水垂向渗透速度V在数值上与垂向渗透系数K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V=1/K

    B

    V=2K

    C

    V=K

    D

    V=0.5K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3题:

    不定项题
    关于包气带防污性能,说法正确的有(  )。
    A

    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细,渗透系数K越大,防污染性能越差

    B

    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粗,渗透系数K越大,防污染性能越差

    C

    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粗,渗透系数K越小,防污染性能越好

    D

    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细,渗透系数K越小,防污染性能越好


    正确答案: 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