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无组织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组织排放源指没有排气筒或者排气筒高度低于12m的排放源排放的污染B:无组织排放源排放量统计有两种方法;物料衡算法和反推法C:与工艺相同、原料相似的同类工厂进行类比,在此基础上核算本厂无组织排放量为类比法D:无组织排放源表现在工艺生产过程中具有弥散型的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以及设备、管道和管件等的“跑冒滴漏”等

题目
下列关于无组织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组织排放源指没有排气筒或者排气筒高度低于12m的排放源排放的污染
B:无组织排放源排放量统计有两种方法;物料衡算法和反推法
C:与工艺相同、原料相似的同类工厂进行类比,在此基础上核算本厂无组织排放量为类比法
D:无组织排放源表现在工艺生产过程中具有弥散型的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以及设备、管道和管件等的“跑冒滴漏”等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关于无组织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指标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B.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C.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D.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监控浓度限值

    答案:D
    解析: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设置了三项指标:①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②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任何一个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上述两项指标,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③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

  • 第2题:

    某建设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场界预测浓度超过场界控制点处无组织排放浓度标准限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按无组织排放源设计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B.按无组织排放源事故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C.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环境质量标准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D.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场界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10.2.2有场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应首先满足场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如预测结果在场界监控点处(以标准规定为准)出现超标,应要求削减排放源强。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污染物排放源强应采用削减达标后的源强(D正确)。

  • 第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列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原则和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无组织排放多种污染物时,应根据排放量最大的污染物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B.当有多个排放同类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源时,应根据排放量最大的源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C.属于同一生产车间的无组织排放源,应合并作为单一面源计算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D.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污染物,排放源强无需考虑无组织排放监控点达标情况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原则和要求包括:①对于属于同一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的无组织排放源,应合并作为单一面源计算并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②当无组织源排放多种污染物时,应分别计算,并按计算结果的最大值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③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污染物排放源强应采用削减达标后的源强。

  • 第4题:

    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指标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B: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C: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D: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监控浓度限值

    答案:D
    解析: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设置了三项指标: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任何一个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上述两项指标,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

  • 第5题: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下列关于建筑施工过程中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施工阶段排放限值相同
    B:打桩阶段排放限值最大
    C:无最大A声级排放限值要求
    D:夜间最大A声级限值为65dB(A)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同施工阶段噪声排放限值相同,分别为昼间70dB(A)、夜间55dB(A)。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

  • 第6题:

    (2014年)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下列关于建筑施工过程中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施工阶段排放限值相同
    B.打桩阶段排放限值最大
    C.无最大A声级排放限值要求
    D.夜间最大A声级限值为65dB(A)

    答案:A
    解析:

  • 第7题:

    什么是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


    正确答案: 凡不通过烟囱或排气系统而泄漏烟尘、生产性粉尘和有害污染物,均为无组织排放。相反,则称为有组织排放。排气筒高度大于或等于15米的排放源为有组织排放源;而无组织排放源指无组织排放的建筑构造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米的排放源。

  • 第8题:

    下列关于恶性肿瘤正确的说法是( )

    • A、组织结构具有高度异型性而细胞无 
    • B、组织结构和细胞都具有高度异型性 
    • C、没浸润性,也不转移 
    • D、细胞具有高度异型性而组织结构无 
    • E、以上说法都不对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关于蒸汽吹扫前应具备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支架是否牢固
    • B、出口设有排放消音设备
    • C、蒸汽导向管无滑动障碍
    • D、弹簧支吊架应加弹簧固定装置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下列属于无组织排放源的是()。

    • A、露天环境中具有无组织排放的设施
    • B、无组织排放的建筑构造(如车间、工棚等)
    • C、露天煤场
    • D、露天干灰场

    正确答案:A,B,C,D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污染源简化要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排放方式可简化为点源和面源

    B

    排放规律可简化为连续恒定排放和非连续恒定排放

    C

    无组织排放一般可以简化为点源

    D

    在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中,通常可以把排放规律简化为连续恒定排放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属于无组织排放源的是()。
    A

    露天环境中具有无组织排放的设施

    B

    无组织排放的建筑构造(如车间、工棚等)

    C

    露天煤场

    D

    露天干灰场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建设项目同一单元内有两个仅排放同一种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的防护距离设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对两个无组织排放源进行计算,分别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B、分别对两个无组织排放源进行计算,按最大值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C、将两个无组织排放源合并为一个面源进行计算,再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D、分别对两个无组织排放源进行计算,按各自计算值之和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答案:C
    解析:
    10.1.3对于属于同一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 的无组织排放源,应合并作为单一面源计算并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 第14题:

    某建设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场界预测浓度超过场界监控点无 组织排放浓度标准限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按无组织排放源设计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B.按无组织排放源事故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C.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环境质量标准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D.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场界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10.2.2 有场界元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佳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应首先满足场界元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如预测结果在场界监控点处(以标准规a定为准)出现超标,应要求削减排放源强。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污染物排放源强应采用削减达标后的源强(D 正确)。

  • 第15题:

    项目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包括()。

    A.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在非正常排放条件下的预测排放量之和
    B.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在正常排放条件下的预测排放量之和
    C.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在非正常排放条件下的预测排放量之差
    D.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在正常排放条件下的预测排放量之差

    答案:B
    解析:

  • 第16题:

    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下列关于采样时间和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有()。

    A:连续排放的排气筒必须连续1h采样获取平均值
    B: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采样时间不低于1h
    C: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监测采样,一般采用连续1h采样计平均值
    D:排放时间小于1h间断性排放的排气筒,必须采样几个排放周期,满足采样总时间不低于1h的要求

    答案:C
    解析: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关于监测采样的时间和频次的规定指出,该标准规定的三项指标均指任何1h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故在采样时应做到:①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以连续1h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②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和参照点监测的采样,一般采用连续1h采样计平均值;若浓度偏低,需要时可适当延长采样时间;若分析方法灵敏度高,仅需用短时间采集样品时,应实行等时间间隔采样,采集4个样品计平均值。③特殊情况下的采样时间和频次,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小于1h,应在排放时段内实行连续采样,或在排放时段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2~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大于1h,则应在排放时段内按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以连续1h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④当进行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应按需要设置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不受上述要求的限制。

  • 第17题:

    (2013年)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指标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B. 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C. 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D. 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监控浓度限值

    答案:D
    解析:
    本标准规定了 33 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设置了三项指标: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任何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上述两项指标,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

  • 第18题:

    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的指标体系设置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排气筒排放的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B:通过排气筒排放的污染物,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C:通过排气筒排放的污染物,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或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有一项必须达标,两者均超过为超标
    D: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污染物,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

    答案:A,B,D
    解析:

  • 第19题: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考核内容()。

    • A、有组织排放浓度、排放速率
    • B、有组织排放浓度、排放速率、无组织排放浓度
    • C、排放浓度
    • D、有组织排放浓度、无组织排放浓度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3.4中关于无组织排放说法正确的有()

    • A、无组织排放是指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
    • B、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于无组织排放
    • C、低矮烟囱排气筒属于有组织排放
    • D、由低矮排气筒造成的监控点污染物浓度增加不予扣除

    正确答案:A,C,D

  • 第21题:

    下列关于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中污染源简化要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排放方式可简化为点源和面源
    • B、排放规律可简化为连续恒定排放和非连续恒定排放
    • C、无组织排放一般可以简化为点源
    • D、在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中,通常可以把排放规律简化为连续恒定排放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下列关于无组织排放结果评价,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污染源单位周界外设监控点的监测结果,以最多四个监控点中的测定浓度最高点的测值作为“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
    • B、 在无组织排放源上、下风向设置参照点和监控点的监测结果,以最多四个监控点中的测定浓度最高点的测值作为“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
    • C、 在污染源单位周界外设监控点的监测结果,以最多四个监控点中的浓度最高点测值扣除参照点测值所得之差值,作为“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
    • D、 在无组织排放源上、下风向设置参照点和监控点的监测结果,以最多四个监控点中的浓度最高点测值扣除参照点测值所得之差值,作为“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

    正确答案:A,D

  • 第23题:

    多选题
    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应设置在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下列关于点位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距排放源2~10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

    B

    距排放源2~50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

    C

    监控点距无组织排放源最近不应小于2m

    D

    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