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自然无为
B、礼法兼用
C、相对主义
D、兼爱非攻
E、性善论
F、性恶论
第1题:
第2题:
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人性论根据是()。
A性恶论
B双性论
C性善论
D无性论
第3题:
荀子的儿童观观点是()
第4题:
墨家文化的精髓是()
第5题:
荀子在人性论方面主张()
第6题:
与荀子“性恶论”相对的理论是()
第7题:
自然无为
礼法兼用
相对主义
兼爱非攻
性善论
性恶论
第8题:
相同,都提倡性善论
不同,荀子提倡性恶论,孟子提倡性善论
不同,荀子提倡性善论,孟子提倡性恶论
相同,都提倡性恶论
第9题:
性善论
性恶论
染丝说
性三品说
第10题:
“仁政”理论
民本主义
兼爱
性善论
性恶论
第11题:
老庄的无为论
慎到的势治论
墨子的兼爱论
孟子的性善论
第12题:
老庄的无为论
慎到的势治论
墨子的兼爱论
孟子的性善论
第13题:
第14题:
《荀子》的基本思想有()。
A自然无为
B礼法兼用
C相对主义
D兼爱非攻
E性善论
F性恶论
第15题:
荀子主要继承发展了孔子的礼学,他主张()。
第16题:
儒家学派的荀子主张()。
第17题:
《劝学》选自《荀子》。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在人性的善恶问题上他与孟子的观点()。
第18题:
荀子提出化性起伪,因而主张()。
第19题:
兼爱非攻
礼
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
第20题:
性善论
性恶论
双性论
无性论
第21题:
中庸之道
性善论
仁政
性恶论
第22题:
荀子主张“性善论”
孟子主张“性恶论”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孔子重视“仁”“礼”
第23题:
性善论
性恶论
人分三等论
养育论
第24题:
性善论
性恶论
人性无善无恶
人性有善有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