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学家( )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
A.拉尼斯
B.费景汉
C.舒尔茨
D. 刘易斯
第1题:
A.亚当.斯密
B.费景汉
C.刘易斯
D.舒尔茨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答案:C
解析: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1915-1991)于1954年首先提出的。在其《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阐述了“两个部门结构发展模型”的概念,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并存着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体系和城市现代工业体系两种不同的经济体系,这两种体系构成了“二元经济结构”。
劳动力无限供给,不发达国家工业部门的劳动供给在现有工资水平上具有完全的弹性,可以得到其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这是刘易斯 (W. A. Lewis) 在1954年提出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传统的农业部门,其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极低,甚至为零或负数,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很低,一般只能维持自己和家庭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另一个是劳动生产率远比农业部门为高的现代化生产的城市工业部门,其工资取决于农业劳动者的收入,一般稍高于农业劳动者,但不高许多,否则农业劳动者大量流入城市,超过工业部门的需求,导致工资下降。刘易斯还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是农业国,农村劳动力极为丰富,因此,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可以获得其工资由农业劳动者收入决定的无限供给的劳动力。但是,在农业过剩劳动力被城市工业部门完全吸收以后,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则开始上升,农民收入逐步增加,城市工业部门再由农业部门吸收劳动力则必须付以较高的工资,否则,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将停止。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供给再也不是无限的,它将与资本一样成为稀缺要素,其工资水平随之提高。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奠基性理论之一。刘易斯(A.Lewis,1954)较早地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并存着农村中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的农业和城市中以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化部门,由于发展中国家农业中存在着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能够促使二元经济结构逐步消减。此后费景汉、拉尼斯(H.Fei & G.Ranis,1964)修正了刘易斯模型中的假设,在考虑工农业两个部门平衡增长的基础上,完善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发展思想。
第2题:
比较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及哈里斯—托达罗的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第3题: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第4题:
第5题:
最早提出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学者是()
A.贝克尔
B.刘易斯
C.托达罗
D.拉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