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航空安保信息报告制度,发生什么情况应当立即报告民航地区管理局?
第1题:
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每月向民航地区管理局报告以下哪些情况 () 。
A.安保运行情况
B.非法干扰行为、扰乱行为及其它违规行为情况
C.航空安保方案的执行和修订情况
D.其他应当报告的内容
第2题:
航空安全员执照若有遗失,持有人应当立即向()部门报告。
第3题:
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应当每周向民航总局报告机场运行情况,报告应当抄送民航地区管理局。报告内容包括快报和月报所包含的内容,以及机场本周的()
第4题:
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应当每月向民航地区管理局报告以下情况()
第5题:
发生以下情况之一,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应当立即报告民航地区管理局()
第6题:
当发生因机场飞行区保障原因造成飞行事故、飞行事故征候、航空地面事故和其他不安全事件时,机场管理机构应当立即以月报形式报告民航地区管理局。
第7题:
发生影响机场运行安全的事件或隐患时,各运行保障单位均应当立即报告()
第8题:
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向()报告机场运行安全信息。
第9题:
事故发生后,事发相关单位应当立即向事发地()报告事故信息;事发地()收到事故信息后,应立即报告事发地民航地区管理局,同时通报当地人民政府;事发地民航地区管理局收到事故信息后,应当立即报告民航局安全信息主管部门,并且在2小时内以文字形式上报有关事故情况。
第10题:
机场管理机构发现机场电磁环境保护区域内民用航空无线电台(站)频率受到干扰时,应当立即报告()。
第11题:
当发生因机场飞行区保障原因造成飞行事故、飞行事故征候、航空地面事故和其他不安全事件时,机场管理机构应当立即以()形式报告民航地区管理局。
第12题:
第13题:
航空运输企业及其他驻场单位在机场内发生不安全事件,或发现机场设施达不到标准时,应当通报()并报告民航地区管理局。
第14题:
根据《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在其他不安全事件信息的报告流程中,其他不安全事件发生后,负责调查的民航地区管理局应当在事发后向事发相关单位所在地民航地区管理局填报报告表。
第15题:
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应当每天向民航总局报告机场运行情况,报告应当抄送民航地区管理局。
第16题:
根据《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在机场及附近发生航空器遭鸟撞击的事件时()。
第17题:
国内民用航空旅客运输发生非法干扰行为时,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应当立即向()报告
第18题:
根据《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在事故信息的报告流程中,发生航空事故后,事发地民航地区管理局收到始报告表,应当在事发后将审核后的初始报告表上报到()
第19题:
根据《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在其他不安全事件信息的报告流程中,其他不安全事件发生后,事发相关单位应当立即向()报告其他不安全事件信息。
第20题:
根据《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在严重事故征候信息的报告流程中,严重事故征候发生后,事发相关单位应当立即向()报告严重事故征候信息。
第21题:
机场管理机构发现机场电磁环境保护区域内民用航空无线电台(站)频率受到干扰时,应当立即首先报告()
第22题:
航空器的飞行应当事先向哪个单位提出飞行预报申请()
第23题:
根据《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在事故信息的报告流程中,当事发地民航地区管理局收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